三種職場抱怨Boss最忌諱

本文已影響2.76W人 

三種職場抱怨Boss最忌諱

1.74.7%的人抱怨是爲了發泄內心苦悶

職場怨念有多重?不妨來看看這項調查報告。

日前,某人才網站發佈了一個職場抱怨狀態特別調查報告。在參與調查的5000餘人中,65.7%的職場人士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數在1-5次。13.8%的被調查者每天抱怨6-10次,3.7%的人每天抱怨11-15次,還有4.8%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每天抱怨次數甚至高達20次以上,只有11.2%的人表示從不抱怨或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否抱怨。

分性別來看,有五成職場男性認爲自己一天的抱怨次數爲1-5次,而女性的這一比例達到七成。而在每天抱怨6-10次的選項上,男性的比例反而超過女性3.5個百分點。

對於抱怨的原因,調查顯示,抱怨與工作相關的內容達到了80.5%的比例。74.7%的人表示自己抱怨主要是爲了發泄內心的苦悶,而希望通過聆聽者來幫助解決問題的佔到了36.2%.

此外,國內某權威機構在天津等城市對近萬名80後職場人士進行了職業壓力調查,這些接受調查的職員都是25-28歲的職場新生代,90%以上的人表示承受着一定程度的職業壓力,六成以上感到職場壓力過大。

2.三種職場抱怨最遭忌諱

很多人認爲不滿情緒需要發泄,因此每天都有多多少少的抱怨,事實上,職場抱怨沒有太多正面意義,特別是當這種抱怨以一種非建設性的方式呈現時,無論是對處理職場人際關係,還是對解決職場問題,都起不到太大作用,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

當選擇將抱怨作爲對現實不滿的一種發泄時,你會慢慢發現,這很容易‘上癮’,很容易變成一種習慣,當習慣養成後,想再戒斷,就變成了難事。抱怨解決不了問題,但不抱怨又控制不住那種發泄的衝動,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特別提到了三種職場最忌諱的抱怨,很容易使自己處於危險境地,需要注意——

★發微博抱怨,別忘了粉絲裏有領導

案例:小A是個心直口快的東北小夥,工作後,小A明顯感受到了南北文化的差異,南方人含蓄內斂,工作上有什麼問題或想法,從來不直接提,都是拐彎抹角地先行打探一番,或是旁敲側擊地曲線救國,但小A向來有什麼說什麼。看不慣的公司條例,他會直接抱怨,領導處事不得當,他也喜歡站出來說兩句。前不久,公司出了個新規定,小A直接把不滿情緒發上了微博,沒過兩天,小A發現領導們看自己的眼神都特別犀利,這纔想起,微博粉絲裏好像就有他們的身影。

點評:抱怨方式很重要。不分場合,不分輕重的抱怨,效果只會適得其反。現代網絡發達,以前有人匿名上論壇發帖抱怨,現在直接升級爲在微博上挑戰,雖然還沒有實行實名制,但對一個小團體來說,你加我,我加你,誰不認得誰?別忘了龐大粉絲羣裏難免混雜着各色人等,也包括領導那雙炯炯有神的雙目。在公衆場合抱怨,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轉移矛盾焦點,讓領導只看到你愛抱怨、斤斤計較的一面,印象分直接下滑。

★只有破壞性沒有建設性的抱怨,少點

案例:小B是個嬌氣的女生,和職場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下雨天突然接到一項外出任務,她會抱怨領導爲什麼不提前通知,好讓她換掉新買的鞋子,免得弄髒。週末臨時有加班任務,她會滿腹牢騷地在位子上給朋友打電話:“哎呦,煩死了,突然說要加班,一點提前量都不給,我們的約會泡湯了。”和同事合作一項任務,她又會怨氣沉重:“幹嘛讓我和這個人合作啊,他向來沒什麼好點子的,這次的任務看來要泡湯了。”

小B沒發現,同事們已經對她敬而遠之,領導也經常當她是空氣。

點評:如果說建設性的抱怨還有一點營養的話,小B的這種抱怨除了破壞性還是破壞性。對事件發展沒有任何有益因素,只是一味傳播負面情緒,並同時將人際關係帶入冰點。這樣的職場抱怨,只會帶着你迅速脫離主流圈子,不斷邊緣化。誰都不喜歡和一個怨氣沉重的人一起工作生活,把自己裹在一堆爛情緒裏,慢慢發黴。

★共鳴性太大的抱怨,Boss很討厭

案例:小C的抱怨次數不算很多,但每次一開口,卻都是重磅炸彈級別的,令上司反感。在Boss眼裏,小C的抱怨最帶有煽動性、蠱惑性,引起整個團隊的強烈共鳴,造成情緒強勢反彈,以至於不少改革都阻力重重。

最近,公司好不容易接到一筆大單,需要創意小組加班加點完成,其他人雖然不滿,卻都低着頭不說話,只有小C一拍桌子站了起來,連珠炮式地提問:“每天加班大家吃得消嗎?領導爲什麼不考慮下屬的感受?真的要求我們加班,加班費算嗎?怎麼算?晚上打車回家的費用給報銷嗎?總不能讓同事們自己倒貼吧?”……Boss臉上堆笑,內心已經怒火重重,只想找機會給小C穿一雙不是那麼合腳的小鞋。

點評:共鳴性太大的抱怨,尤其是當着衆人的面直接提出來,其實在職場中很遭領導忌諱。現代職場講求團隊合作,公然挑釁領導,破壞團隊精神,打壓羣衆士氣的人,無疑會成爲領導的眼中釘。涉及團隊利益的抱怨,一定要慎重,如果一定要一吐爲快,換個私密的場合,以委婉的方式提出來,可能效果會不一樣。

3.馬雲:別把抱怨當習慣

“人是退化最嚴重的動物。跟獸比,人很弱肢,和狗比,人很聞盲,但人類‘進化’了抱怨。偶爾爲之無大礙,但當抱怨成習慣,就如喝海水,喝得越多,渴得越厲害。最後發現走在成功路上的都是些不抱怨的‘傻子們’。世界不會記得你說了什麼,但一定不會忘記你做了什麼!”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去年在微博中如是說。

事實上,有關抱怨的話題,馬雲不止說過一次。

在網上流傳頗廣的一段馬雲演講,說的也是如何對待抱怨(節選)——

我曾經去應聘肯德基杭州公司的助理,去應聘擦盤子我也被拒絕過。我也抱怨過,但是抱怨有什麼用?我後來變成我,是因爲我是那個時代沒有抱怨過的人。在我20歲的時候,我相信這個時代不是我們的,我相信40歲以後這個時代纔是我們的。爲了40歲這個時代,我從20歲開始積極尋找社會進步的東西,尋找未來、完善自己而不是埋怨別人。

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怎麼可能公平?你出生在農村,蓋茨的孩子出生在蓋茨家裏面,你能比嗎?但是有一點是公平的,比爾蓋茨一天24小時,你一天也是24小時。這24小時有3個8小時。8小時你在路上走、擠公共汽車,這時候需要好的朋友。還有8小時,你睡在牀上。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個好的牀,牀上有一個好的人。還有一個8小時,你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那就是工作。假如你工作不開心,你做的事情使你不爽的你可以換,千萬別做讓你討厭的工作,我覺得這樣是沒有意義的。娶了老婆天天罵老婆又不離婚這有什麼意思?對不對?

人可以不一樣,但人是可以幸福的。幸福是自己去找的。

沒有人是完美的,社會不可能完美,因爲社會是由所有不完美的人組成在一起,你的職責就是比別人多勤奮一點、多努力一點、多有一點理想,世界纔會好起來,我就是這麼走過來的。我沒有任何理由走到今天,唯一的理由我比同齡人更加樂觀,更會找樂子,更加懂得左手溫暖右手,相信明天會更好,就是這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