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焦慮能自己走出來嗎

本文已影響7.11K人 

如果是輕度抑鬱症,是不需要吃藥治療,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和自我調節來治癒。

抑鬱焦慮能自己走出來嗎1

如果經過臨牀的專業醫師進行了確診,就是真正的抑鬱症,就是真正的焦慮症,也叫抑鬱障礙、焦慮障礙。這些病一旦確診,就應該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長期的、有針對性的、科學的治療。

抑鬱症和焦慮症不可能自愈,因爲它是一種情緒性的.疾病,與家族遺傳有關係,與本人的個性特點有關係。另外也可能是在重大的器質性病變的基礎上產生,比如有惡性腫瘤,就可以同時產生焦慮症或者抑鬱症。

這樣的病是有一定的危險性,也是很嚴重的合併症。抑鬱症往往會有悲觀、失望,有自殺的傾向,所以原則上不可以自愈,應當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很好的治療。

治療的週期比較長,一定要有信心、有耐心,需要很好的和醫師合作,也需要家屬、親友、社會、單位的關心。這樣能促進其很好的回覆,才能收到好的臨牀的效果。

抑鬱焦慮能自己走出來嗎
  

自己能走出抑鬱症嗎

輕度的抑鬱症患者一般是可以自己能走出抑鬱症的,輕度的抑鬱症可能不受社會等方面的影響,能夠正常的生活,通過自己思想的釋放,是可以走出來的。如果是重度的抑鬱症,就需要積極的治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帕羅西汀或者舍曲林治療。

在治療期間一定要積極的配合醫生,可以做一些運動鍛鍊增強體質

抑鬱焦慮能自己走出來嗎2

抑鬱症一般有自我痊癒的特點(雖然並不總是這樣);在大多數情況下,它甚至無需治療最後也會消失。治療的目的只是加速痊癒的過程。現在有許多有效的藥物療法和心理療法,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也發展得很快。

當前,醫療科技不斷髮展,我們正處於抑鬱症治療方法的復興革命時代。由於我們無法百分百地肯定哪一種心理干預方法或藥物對於某個特定的'病人效果最好

所以,在沒有找到釋放快樂的神奇鑰匙之前,我們有時必須得采用多種方法。儘管這需要耐心和艱苦卓絕的努力。

如果一種方法甚至多種方法對你不起作用,並不等於所有的方法都會失效。實際上,事實可能往往正好相反。舉例來說,最近的藥物研究表明,病人如果對某一種抗抑鬱藥物沒有反應,他往往會對另一種藥物反應極好,這種概率很大。

如果某種療法對你不起作用,此時試試另一種療法,則康復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請想一想,如今有許多高效的抗抑鬱藥、心理治療干預療法和自助療法,所以最終能康復的可能性是非常之高的。

焦慮症可以有很多的軀體症狀,頭痛、無力、效率下降等,嚴重者可以使患者無法工作。輕症的患者一般是被一些短暫的困擾或者猶豫不決所折磨,一旦這些因素去除,焦慮也就迎刃而解。

抑鬱焦慮能自己走出來嗎 第2張
  

對於重症的患者則需要心理和藥物治療結合。個別患者要住院治療,更重要的是住在醫院可以使患者與致病的環境脫離,打斷惡性循環。

心理調適是控制焦慮症狀的首要措施,症狀輕者可通過積極有效的心理調適獲得顯着效果,但症狀較重者難以通過單純的心理調適來有效緩解症狀,往往需要配合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可採用想象或現場誘發焦慮,然後進行放鬆訓練,可減輕緊張和焦慮時的軀體症狀。對導致焦慮的認知成分,則運用認知重建,矯正患者的歪曲認知

包括糾正這些症狀的出現和對發病時的軀體感覺和情感體驗的不合理解釋,讓患者意識到這類感覺和體驗並非對身體健康有嚴重損害,以減少焦慮、恐懼和迴避。

出現肌肉緊張、容易疲勞、頭痛、腸胃不適等軀體不適時,遵醫囑輔助用藥。谷維素具有改善植物神經系統紊亂及內分泌系統的作用,可減輕心悸、腸胃不適等軀體症狀,維生素B1參與糖代謝,具有改善神經、心臟和消化系統作用。

抑鬱焦慮能自己走出來嗎3

感情焦慮症症狀

久坐不動

研究表明,缺乏運動會給人的生理和心理帶來挫敗感,鍛鍊能很好地剋制焦慮情緒。移動身體能讓大腦釋放出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低強度的鍛鍊能降低人體內壓力激素(皮質醇)的含量。體育鍛煉還能提高認知功能。

照鏡子時間太長

其實,照一會兒鏡子,有利於發現自身優點、增添自信,但隨着照鏡子時間的延長,人們的'自我滿意度反而下降。

因此此事你更容易發現自己身上不完美的地方,滋生焦慮、抑鬱等情緒,進而影響自信心和判斷力。有研究表明,當對着鏡子反覆端詳超過10分鐘後,人們的焦慮感和煩躁感非常明顯。

購物成癮

據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進行的一項小型研究顯示,傾向於物質至上的參與者出現創傷後應激症狀的可能性較高,他們強制性或衝動性購物行爲的、機率會增加。研究人員還發現,物質至上主義者會增強壓力的不良效應。

抑鬱焦慮能自己走出來嗎 第3張
  

沉迷於數字媒體

由美國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到2015年,普通人平均每天會花16個小時來接觸數字媒體。這種行爲會導致用戶產生孤獨感、工作倦怠感和技術上癮。最好定期遠離數字媒體。

壓抑感情的宣泄

刻意迴避煩惱反而會讓人焦慮不安,壓制情緒會讓壓力內生化,從而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和行爲科學系副主任大衛?

施皮格爾說:“迴避並不是最佳策略,越是迴避,事情就會變得越糟糕。對造成壓力的事件採用積極的方法應對,就能增強對它的掌控能力。

做事拖沓

心理學家發現,不能合理分配和管理時間的人,出現抑鬱情緒的比例較高。每件事情都拖到最後,會讓人覺得生活混亂、難以控制,導致心情沮喪焦慮。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