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飲食陋習成爲安全隱患

本文已影響2.49W人 

“食育,應成爲我國中小學生的基本教育內容。不要等到孩子迷上高脂肪食品,再去訓斥他們!”上海水產大學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錫昌教授說。

兒童飲食陋習成爲安全隱患

目前,日本、韓國等已在未成年人中推行“食育”,從小進行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教育。而在我國,這一領域長久以來屬於空白。不懂“吃什麼”、“怎麼吃”,不僅使肥胖、糖尿病等“富貴病”患兒日益增多,而且導致食品安全風險增加。

飲食陋習成爲安全隱患

在上海不少中小學門口,每到下午三四點鐘,街頭流動攤販就聚集起來。賣羊肉串、魷魚串的,賣烤紅薯、煮玉米的……四溢的香氣,吸引了不少放學的孩子。

“看到這樣的情景,我總是感到着急、擔憂。”上海市食品研究所總工程師馬志英表示,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我國城市中兒童、青少年的飲食質量有了較大提高,“但許多家長、孩子,並不知道怎樣吃纔是健康、安全、合理的。”

調查顯示,目前,上海兒童的體質狀況不容樂觀,兒童肥胖的檢出率已經超過10%,糖尿病、缺鐵性貧血等“富貴病”也日趨低齡化。專家認爲,由於缺乏“食育”,孩子,也包括家長“不懂吃”,存在着許多飲食行爲誤區、營養誤區。

“就拿流動攤販的烤羊肉串來說,一些孩子放學之後以此充飢。”馬志英分析說,事實上,串羊肉用的鋼絲、鉛絲都含有鉛,而鉛毒極易損傷兒童的大腦,歐美國家已把鉛毒視作兒童智能發育的“第一殺手”。

上海的一項食品安全知識調查顯示,在4000多名受訪學生中,食源性疾病的預防、傳播途徑、食物中毒症狀等知識的知曉率僅爲50%;少年兒童不宜食用哪些食品等知識的知曉率僅爲10%;半數以上學生的調查得分低於60分。

食品安全從娃娃抓起

在近日舉行的上海水產大學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成立大會上,王錫昌教授提出,應當儘快對孩子進行“食育”。

所謂“食育”,也就是飲食行爲教育,其基本目標是通過食物、飲食及相關教育,讓孩子懂得各種食品有什麼營養,有哪些危害,從而自覺地科學飲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李裏特教授提出,接受飲食行爲教育,一定要從青少年階段開始,這就好比“一個人一旦養成了嗜煙習慣,即使明知吸菸存在危害,也很難戒掉”。

專家認爲,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故頻發,除了法律法規、標準滯後以及監管體制、檢測水平等因素,消費者的不良飲食習慣也成爲部分經營者違規造假的“誘因”,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風險。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