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的孩子樂於與人交往的方法

本文已影響2.29K人 

讓您的孩子樂於與人交往的方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家人的教育,對於成長問題更有利於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家長不能一味地去責罵孩子,以下是讓您的孩子樂於與人交往的方法!

讓您的孩子樂於與人交往的方法1

人的天性是樂於與人交往的。但現在不少獨生子女長期生活在家庭這個狹小的圈子裏,沒有兄弟姐妹,少有小朋友一起玩耍,容易形成不喜歡甚至害怕與人交往,孤獨、不合羣,自閉。有些家長常常把孩子這些表現看成是孩子乖、聽話,這是錯誤的。

孩子不善於交往、不合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往往與他的早期經歷有關。小時候孩子在交往中受過挫折、驚嚇,或者父母從小灌輸小心防範,謹慎交往,避免上當的思想,使孩子不善於交往。

讓您的孩子樂於與人交往的方法

使孩子樂於交往,首先要給孩子創設交往的條件,讓孩子多與小朋友交往,在交往過程中還要幫助孩子選擇對自己有良好影響的小朋友,交往儘量廣泛一些,但要注意不要頻繁更換小朋友。要鼓勵孩子既把小朋友請進家裏來,又要自己大膽走出去,去小朋友家裏、樓前屋後、公共活動場所玩耍。

使孩子樂於交往,還要教會孩子怎樣與人交往。要教給孩子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例如:

1、教給孩子保持大方、整潔的儀表,不要求衣着多麼光鮮,但在大方、整齊、潔淨。態度要平和,少有攻擊性的態度、語言、動作。這樣的孩子人們更容易接納和認可。

2、教給孩子學會微笑地和人打招呼,目光要注視對方,邀請或參與某項活動時要靠近小夥伴,用微笑、語言、動作做出明確的邀請或參與的意思,積極邀請、參與交往。教會孩子主動打招呼,學會問好,與人交談時要言辭謙和,學會禮貌用語,交談過程中要學會傾聽,要圍繞一個談話中心講自己的看法,主動聽、大膽說。

3、教會孩子要樂於助人,對交往過程中同伴提出的請求要給予幫助,提供語言、精神、物質方面的幫助,養成樂於助人的習慣,幫助同伴解決困難,可以贏得同伴們的信任和喜愛,獲得更多的朋友。

4、教會孩子學會合作,在交往活動中既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又要尊重對方。自己的東西不吝嗇,與別人分享;別人的東西要學會用正當的方式自己借來玩,比如教給孩子說:“請把你的玩具(圖畫書)借我玩(看)一下好嗎?”這樣比直接去拿更令人接受。

讓您的孩子樂於與人交往的方法2

人先天就是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的,在我們很小很小的時候,如果感覺到餓了,但是那時的我們還不會說話,於是我們就通過哭聲來傳遞我們的信息,讓我們的父母親人明白我們餓了,或者我們有其他的需求,在吃飽喝足之後,我們懂得我們需要休息了,然後就去睡覺。

這是我們和自己相處的學問,不用過多的去學習,但好像就大致都有所瞭解了。但是和別人相處的這個問題,並不是我們可以無師自通,而是也需要去探究,去學習才能做到的。而在孩子們小的時候,父母也可以給予一定的引導,引導孩子並教會他們如何與別人相處。

讓您的孩子樂於與人交往的方法 第2張

1、與父母相處

孩子和我們的相處好像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因爲他們從出生開始就是在父母們的陪伴下才成長起來的,所以其實在很多情況下,家長們都會忽略掉培養孩子與自己的相處。都說父母是孩子們的一面鏡子,也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這也足以看出來我們對於孩子的成長佔着多麼大的地位和影響。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身爲爸爸媽媽,不能只是一味地去命令孩子去做什麼事,或者壓迫他們去做他們並不想做的事,首先應該讓孩子明白,我們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係,所以在許多事情上,如果他感覺到我們做得不對,可以和我們溝通,在溝通後,如果我們真的出了問題,即使我們是爸爸媽媽,我們也會去改正,我如果是他的觀點有所錯誤,我們也可以及時地去發現,然後加以糾正。而他們還需要明白另一件事,即他們也沒有理由去要求和威脅父母去爲他們做什麼事情。

許多孩子會在和父母的相處之中去威脅父母,如果父母不達成他們的所願,就一直哭鬧不停,不達目的'不罷休,這種時候父母就需要告訴孩子,他們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是一種不公平的行爲。而在這樣好商好量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未來長大後大多也都會更加有條理,並且脾氣也會更加溫和。

讓您的孩子樂於與人交往的方法 第3張

2、與他人相處

在如今的人類社會當中,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在不斷地與別人打交道,而除此之外,我們剩下的時間都是和自己獨處。然而按照我們的24小時去走,經過分析和劃分可以看出,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和別人交流的,所以父母們需要教會孩子與他人相處,好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要讓自己處於一個很不舒服的位置。

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之中,每個人都應該掌握一定的基本的規矩和禮儀,比如父母就要教會小孩兒在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在小孩子的力氣允許的情況之下,如果發現飯桌上的哪一位長輩杯子空了,小孩子就應該及時的去爲這位長輩添茶倒水之類的。同時得,掌握一些規矩和禮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自己不受傷害,並且與此同時也要保證可以不輕易的去傷害別人。

父母需要讓孩子明白,交流和相處是一種很靈活的模式,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反而是在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環境以及不同的前提條件等等情況之下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所以小孩子可能會感覺這樣子的交流表達方式很麻煩,那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去簡化,給孩子們大致的分類,讓他們的心中大概有一個概念和意識。

比如,如果按謙遜的家長去說,如果兩個人之間鬧了矛盾,那麼就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去多多包容,然後兩個人共同去解決問題;如果發現有其他的孩子想要自家孩子的食物或者其他玩具,就會提醒自己的孩子要大方一點,懂得分享,因爲這樣子的分享也會爲他帶來更多的人脈。

讓您的孩子樂於與人交往的方法 第4張

除了以上說的之外,在社交的過程之中,家長還需要告訴孩子們社交併不只是說話,反而在社交的過程之中,語言只是佔其中的一小部分的。

我們來分情況討論一下。假定兩個人在交談,其中的一方一直在喋喋不休,不停地去說,而另一方卻一直沉默着,不給說話的這一方任何迴應,那這樣的對話想來就是非常尷尬的,而這樣子的社交就也是不成功的;而再去轉化爲另一種情況,還是兩個人在交談,其中一方在喋喋不休,不停地去說,而另一方就在適合的時候給予對方一些表情或者眼神,這就會讓整個對話變得更加順利和愉快,一個微笑,一個適當的迴應,這就也是一種社交方式;

還有第三種情況,就是一方在喋喋不休,另一方想給予迴應,但是卻發現在說話的這一方根本沒有給自己留有空間去對話,也就是根本插不進去嘴,那這樣的對話和社交就也會導致一方非常不舒服。所以綜合這三種情況,我們不難發現,會說話並不代表就會社交,在適當的時候說對的話,這纔是有效的對話方式。

3、與自己相處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我們每天除了與他人交流之外,剩下的時間就是和自己去獨處,而有些人在自己獨處的時候就會感覺到無所適從,所以父母還需要做到的是,教會給孩子怎麼樣去悅納自己,與自己獨處。

如果說我們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的,害怕傷到對方或者傷到自己,那麼父母就可以告訴孩子,在他和自己獨處的時候就不用如此緊繃,可以稍微放任自己一些,由着自己的性子來一會兒,讓自己過得更放鬆肆意一些。

其次,還要教會孩子去放過自己,在面對很多負面的內容時,很多孩子會給自己施加很多的壓力,最後導致自己一直苛責自己,讓自己變得更累,父母的就需要告訴孩子,其實沒有必要給自己施加這樣多的道德壓力,也不用將神經繃得太緊,有些時候要學會得過且過,要學會放過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爲人處世之道,我們身爲爸爸媽媽,能做的就只是給孩子以更好的引導,讓他們可以在更多的正能量和正面情緒的環境中成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