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中斷求職警惕三大隱患

本文已影響2.76W人 

年前中斷求職警惕三大隱患,在職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人品就在細節中透露出來,做到不被職場困住就是一大成功,下面談談年前中斷求職警惕三大隱患,職場上的那些事。

年前中斷求職警惕三大隱患1

在中國,春節前用工慌是一個“歷史問題”,由來已久,老問題年年出現年年沒有改善,從就業人羣職業生涯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筆者就此採訪了專業的職業規劃師。職業規劃師指出,求職者年前貿然中斷求職,無形中會產生一段“職業空白期”,這對於廣大求職者的長遠職業發展存在諸多的隱患。以王偉爲例,主要表現爲以下三點:

1、增加了自己的求職難度

前幾個月王偉原本求職就不順,不順利的原因我們可以歸結爲三種,一是自身缺乏定位。很多應屆畢業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根本不瞭解,找工作時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投出的500份簡歷基本上是屬於海投盲投,效果肯定是不佳的。二是沒有求職方向。因爲對自己的發展方向不明確,所以也很難做出有針對性的簡歷引起HR的關注,少有企業的面試通知,最終淪爲求職“炮灰”自是必然。三是求職能力極弱。不瞭解自己的優劣勢,“一份簡歷求遍天下職”,投完簡歷被動等待結果,想要獲得offer只是一廂情願之舉。綜合以上分析,年前求職尚如此吃力,中間再延伸一個多月的無業經歷,年後重新再來時,3月的競爭必然升級,脫離職場的時間越長,王偉的求職難度必將越大。

年前中斷求職警惕三大隱患

2、引發HR對其能力的質疑

長時間沒有工作紀錄,很容易影響HR對求職者的職業經歷及能力的評估和印象。通常來說女性因結婚生育產生一定的職業空白期,在HR看來還算能夠接受的事實,但男性出現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職業空白期,無疑會令人對他的工作能力和以往的經歷產生質疑。長達幾個月的無業紀錄HR會怎麼想?工作能力低下沒有企業肯錄用?性格怪異個性張揚無法融入企業?或是另有他因等等。總之,王偉如果在年後再回滬找工作,中間長達五個月的職業空白期將會使他遭受HR的質疑。

3、嚴重影響了職業心態

長時間找工作沒有結果,對於求職者的心態來說是一次重創。一次次的簡歷投出沒有迴應,使得求職者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極大的不自信,滿心希望地求職,總是失望而歸,人在反覆的煎熬中極易懷疑自己的`能力,對職場也會漸漸產生畏難情緒,因爲害怕被拒絕,所以乾脆逃離職場,不再積極求職。這也是很多求職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求職不順後,最終選擇出國、考研、考公務員的原因。從王偉的表述中我們已經看到了“絕望”的字眼,可見其心理正在承受着極大的壓力,求職心態需要調整,否則難免造成今後求職的惡性循環。

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指出,“職業空白期”已逐漸成爲困擾職場人士的普遍症狀。從職業規劃發展的角度看,職場人士之所以會出現“職業空白期”,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自身缺乏一個良好的職業規劃。對於王偉們來說,應該趁年前競爭者較少的有利時機,分析自己爲何工作久求不達的原因,爲自己的求職好好謀劃。

年前中斷求職警惕三大隱患2

求職,就是尋求到工作機會,求職的成功靠什麼呢?

全力求職篇 米盧說:態度決定一切。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去求職,幾乎決定了你是否能夠成功! 一、求職的心態很重要 求職也要平常心? 求職者到底該用什麼態度來求職?職業專家指出不同的人對待求職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並將求職態度大致分爲下面幾種: 這些心態可要不得呦!

誤區心態:

1、信心不足 出現這種求職態度的畢業生往往有較強的自卑感,這些求職者對自己的能力缺乏瞭解,缺乏自信心,他們往往還沒有"上戰場"就感到自己不行了,特別是面對多人面試的場合,他們害怕得不得了。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許多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產生信心不足的態度也是正常、普遍的。信心不足產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環境的、家庭的或社會的等原因,但主要還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比如:在求職中總是自己拿不定主意,過分退縮,對自己能勝任的工作,也不敢說"行",總是說"試試看",顯得很沒自信等。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對自己信心不足,那麼到底該怎樣提高自己的信心呢?首先要時刻鼓勵自己、相信自己,要在實際行動中逐步磨練自己。一個人的自信心並非與生俱有,而是在不斷戰勝困難中逐步培養起來的。

2、不以爲然 許多畢業生可能已經聯繫好了用人單位,但是離正式工作還有一段時間,爲了打發這段時間,他們往往會利用空閒時間到人才市場去應聘一個暫時性的工作崗位。由於自己心中有底,他們往往把應聘這種短暫性的工作當作"撞大運",如果運氣好可能會應聘成功,應聘不成功也沒什麼關係。於是這些人在面試時,表現出一種大大咧咧、不以爲然的態度。回答主考官提出的問題時,也是嘻嘻哈哈,一點兒也不正經。當然象這種碰碰運氣、不以爲然的求職態度,很難使應聘獲得成功。

3、趨之若騖 趨之若騖的求職態度在求職擇業時也會常常遇到。一些大學生在求職現場尋找熱門職業,報考的人數越多,她們對那些職業的渴求越大。於是人們在求職時紛紛擁擠在"三資"企業、大飯店及外貿部門等狹窄的小路上,甚至有人爲此"獻身"或受騙。因此,我們在就業指導中再三告誡學生,求職擇業是一項嚴肅鄭重的大事,一定要認真考慮,謹慎從事,決不能"跟着感覺走",盲目從衆。

4、目空一切 許多畢業生剛剛從學校走出來,常常會認爲自己學識豐富、能力非凡,而且相貌英俊瀟灑,用人單位肯定是人見人愛。但是當他們聽到主考官們的一連串的提問、追問、反問時,就感覺到自己還需要學習的地方很多,或者自己本身還有許多缺點和不足,而此時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卻使自己在應聘時更加慌張。目空一切的求職者最後換來的可能是無人理睬。

5、急功近利 這種求職態度在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或其他知識分子身上常常可以看到。他們求職或擇業的動機既有爲國家、爲社會、爲人民做出貢獻的強烈願望,也有獲取高收人、高地位的渴求。許多大學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涌向經濟特區,涌向三資企業,或者是開創民辦科、工、貿一體的公司,他們都希望自己未來的職業比較穩定,而且收入也比較豐厚。 你應該把心態調整成這樣!

積極心態

1、樂觀向上 人們時常把當今的世界稱爲競爭的時代,大到國與國之間的對抗,小到人與人之間的競爭。競爭衝擊着人們的事業和生活,衝擊着人們的意識和思想,在求職擇業上亦是如此。如果在激烈的競爭中,沒有樂觀向上的拼搏精神以及強烈的進取慾望,是很難獲得成功的。相反如果您是一位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求職者,總是能把每一個面試機會看成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遇而不可求,是新的成功在向您招手。

2、直面面對 直面面對是一位成功者的基本素質,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只要自己付出了,努力了,就肯定會有收穫,哪怕是拿錢買教訓,吃虧長見識也是值得的。有這種心態的求職者在面試時就會不怕挫折、不怕失敗,從而會大大增強面試時的自信心,這樣在應對主考官的提問時,也會回答自如、理直氣壯。即使遇到比自己各方面能力都強的競爭者,都不會自慚形穢。有了這種積極的求職心態,求職者一定會表現出極大的勇氣和耐力,努力去尋找自己理想的工作崗位,直到自己成功爲止。

3、不卑不亢 產生這種態度的求職者首先表現出對自己極度的自信,他們會認爲現在的應聘是雙向選擇,用人單位有權利去選擇我們畢業生,而我們畢業生同樣也有資格和權利去挑選一個適合自己專業和特長髮揮的用人單位。有人這種想法後,求職者就會很自然地產生不卑不亢的態度,這樣求職面試時可能產生的恐懼、緊張心理就會消失了,從而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應有水平。 看看上面的態度,再對照自己,相信你會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求職態度的! 哎呀,太累了,休息一會吧!

講個故事給你聽:

補充案例: 心理高度決定求職成功率 在人才市場的招聘過程中發現,一些有實力的青年人在求職時由於受"心理高度"的限制,常常對一些合適的單位和公司望而卻步,往往痛失良機,甚至導致求職失敗。本文談一談如何突破這一高度的限制。 爲了研究"心理高度"的限制問題,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她往一個玻璃杯放進一隻跳蚤,發現跳蚤立即跳了出來。再重複幾遍,結果還是一樣。

根據測試,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達它身體的400倍左右,所以說跳蚤可以稱得上是動物界的跳高冠軍。 接下來實驗者再次把這隻跳蚤放進杯子裏,不過這次是立即同時在杯上加一個玻璃蓋,"嘣" 的一聲,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蓋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會停下來,因爲跳蚤的生活方式就"跳",一次次被撞,跳蚤開始變得聰明起來了,它開始根據蓋子的高度來調整自己所跳的高度。

再一陣子以後呢,發現跳蚤再也沒有撞擊到這個蓋子,而是在蓋子下面自由地跳動。 一個小時後,實驗者開始把這個蓋子輕輕拿掉,跳蚤不知道蓋子已經去掉了,它還是在原來的這個高度繼續地跳;三個小時後,她發現這隻跳蚤還在那裏跳。 一天以後發現,這隻可憐的跳蚤還在這個玻璃杯裏不停地跳着--其實它已經無法跳出這個玻璃杯了。

在求職過程中,有許多人也在過着這樣的"跳蚤人生",屢屢去嘗試成功,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屢屢失敗。幾次失敗以後,她們便開始不是抱怨這個世界不公平,就是懷疑自己的能力,她們不是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標準--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剛纔的"玻璃蓋",雖然被取掉,但她們早已經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習慣了,不想再跳了。人們往往因爲害怕成功高度的限制,而甘願忍受失敗者的生活。 難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這個杯子嗎?絕對不是。只是經過幾次碰撞,它的心裏面已經默認了這個杯子的高度是自己無法逾越的。

讓這隻跳蚤再次跳出這個玻璃杯的方法十分簡單,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盞酒精燈在杯底加熱,當跳蚤熱得受不了的時候,它就會"嘣"的一下,跳了出去。正如兵法上所說:"置於死地而後生"。

年前中斷求職警惕三大隱患 第2張

人有些時候也是這樣。在求職過程中,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爲她們的心裏面也默默認了一個"心理高度",這個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潛意識:去這家公司是不可能的,這個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記得六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南下求職,根據她的專長和才華,負責一個部門運行不成問題。 我給一位在電信公司做總工程師的同學寫了一封推薦信,請她約定時間面試。

沒想到她卻說自己從來沒有在這樣大的電信公司做過主管,恐怕面試無法通過或者做不好工作,影響朋友的面子。只好"退而求其次"。 她先給幾家用人單位寄去簡歷,足足等了半個月,結果是石沉大海無消息;接着,她又去找區級人才市場或者職業介紹所,見了幾家用人單位,結果是"高不成而低不就"。

最後,她打電話給電信公司我的同學,總工辦祕書接過電話問道:"請問您找哪一位"?她回答說:"請找餘總"。祕書:"對不起,餘總正在開會,可以代您請留下口信嗎"?她不好意思留口信。 一週後,她來給我談到上述情況,我就給她講述上述"跳蚤的故事",並將自己的一些經驗告訴給她。第二天一上班,她就信心十足的打電話,又是總工辦祕書過電話,但她直呼我同學的名字,祕書不敢怠慢,很快接通電話。

現在我的這位朋友早已成爲該公司的設計室主管。餘總多次告訴我說,"我應該感謝你,你給我們公司介紹的這位同事誠實,能幹,進步最快"。 可見,在求職過程中,有一個心理學問題,這就是常人望而卻步的"心理制高點",其求職空間和成功率反而越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