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九的時候最冷

本文已影響1.98K人 

三九、四九的時候最冷。

幾九的時候最冷1

冬至一九到九九怎麼數

數九的數法: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邊看楊柳,七九凍河開,八九燕歸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是四時八節之一,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從冬至開始,中國就進入了幾個寒冷的日子,數九是中國北方更適合的雜節氣,尤其是黃河中下游地區。

從冬至開始,它進入了數九,俗稱交九。之後每九天就是一個單位,叫九,過了九個九,才八十一天,就是出九,然後春暖花開。

三九、四九的時候最冷。

冬至的`時候,太陽直射角度與地面的夾角最小,單位面積的地面受到的日照強度最小,因此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陽熱量最少,但此時地面日熱量收支逆差尚未達到最大值,所以還不是最冷的時候。

在冬至之後,雖然太陽直射角度與地面夾角會增加,但是地面日熱量收支仍處在逆差狀況;

所以繼續失去熱量,地溫繼續下降,一般來說在“三九、四九”的時候地面日熱量收支逆差才達到最大值,這就導致了“三九、四九”時段氣溫最低。

數九之後還會冷嗎

數九之後一般不會冷了,冬至一般在每年的公曆的12月21-23日,數九完之後的時間一般已經到了3月份左右,此時已經是春天了,一般是驚蟄的節氣,所以此時的天氣已經比較暖和了。

幾九的時候最冷
  

冬天什麼時候進九

每年進九都是從冬至節氣開始,2023年冬至節氣是在12月22日,所以2023年12月22日開始進九。

數九是中國流行的風俗之一。數九意味着從冬至開始每九天數一次(也就是從冬至算起),每九天數一次“九”,等等。所謂“三伏熱,四九天冷”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時期是“三九天”。

數到“九九”的第八十一天,桃花盛開,寒冷結束,天氣溫暖。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氣候差異很大。

只有中國的部分地區,而不是全國的所有地區,對應冬至的“九八一天,九朵桃花盛開,春暖花開”。一些寒冷地區還沒有春天的氣息

數九的數什麼意思

數是數數的意思,例如數九歌,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

數九又稱冬九九,是一種中國民間節氣。數九從每年陽曆12月下旬初冬至開始。

數九習俗起源於何時,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資料。不過,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

樑代宗懍《荊楚歲時記》中就寫道:“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

實際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數九計日。

幾九的時候最冷2

數九天什麼時候最冷

民間俗語有云:“數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是指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即冬至後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

《燕京歲時記》中說:“冬至三九則冰堅。”意思是,從三九起就進入數九寒天中最冷的階段了。

因此冬天的時候三九四九這個階段是最冷的,此時也正好接近二十四節氣中的大寒。每年1月20日前後爲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

數九天冷多久

由於"三九"這九天均在小寒節氣到大寒節氣之間,一般是氣候最冷的時候,所以稱"冷在三九",其實在實際情況下,也常有最冷在四九、五九之間的情況。

人們也編了不同版本的"九九歌"來敘說數九期間天氣的變化,有一首"九九歌"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邊看楊柳,七九河凍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可是由於我國南方和北方氣候相差懸殊,所以這些"九九歌"一般適用於黃淮流域,對於東北地區和長江以南地區就不太適用了。

數九簡介

從冬至之日起,中國即進入了數九寒天。天文專家介紹說,“九九”是我國北方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更爲適用的一種雜節氣。

它從冬至那一天開始算起,進入“數九”,俗稱“交九”,以後每九天爲一個單位,謂之“九”,過了九個“九”,剛好八十一天,即爲“出九”,那時就春暖花開了。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區的漢族勞動人民,禦寒保暖條件較後代簡陋缺乏,寒冬也被視爲威脅與懲罰而對天寒地凍生恐懼感,直接影響人民情緒,甚至會覺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長。

當時漢族人民爲捱過漫長冬季,遂發明以“數九”方法消遣,以打發時間緩解寒冬威脅下出現的心理危機。而當時圍着家眷數九亦被視爲逍遙境界。

幾九的時候最冷 第2張
  

小寒是幾九

小寒一般是在二三九,民諺有:“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數九寒天是從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此時寒氣已盡,天氣暖和了。

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這說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

小寒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小寒是冷氣積久而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

據氣候數據統計,中國北方大部一年中最冷的時間段是每年公曆的1月中旬(10日-20日);每年的小寒節氣從1月5-7日開始,一個節氣約15天,中旬恰在小寒節氣之內;因此,對北方大部地區來說,小寒的確冷於大寒。

小寒節氣的風俗有哪些

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

黃芽菜是天津特產,用白菜芽製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

我國北方各省,人冬之後天氣比較寒冷。有時候河面結冰厚實,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馬拉,或由狗牽,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撐船般划動,推動前行。

冰面特厚的地區,大多設有冰牀,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競走的,古代稱爲冰戲。

廣東民諺“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飯驅寒是傳統習俗。民間傳統認爲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利於驅寒。中醫理論認爲糯米有補中益氣之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