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家庭都靠爸爸

本文已影響7.96K人 

爲什麼家庭都靠爸爸,家庭靠爸爸這一現象,是指在家庭中經濟收入主要來自於父親。這一現象在許多國家和文化中都存在,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以下分享爲什麼家庭都靠爸爸?

爲什麼家庭都靠爸爸1

1、實際案例

有位朋友說到,自己的丈夫原來在事業單位裏面擔任高管的職務,該單位的績效很好,員工也很多。她的丈夫一直以來都是意氣風發,交際應酬很多,讓她感覺好像他永遠都很忙,但是都忙着交際。不管是對妻子或者是小孩的感情,都像是虛應故事一樣。

後來這幾年,單位的績效變得越來越差,員工也裁得差不多了,他就一直不肯離開,交際應酬的場面也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他必須要處理這個單位很多遺留下來的問題,然後就變成疲於奔命,卻沒有什麼成效。

每天回家之後都很鬱悶,也經常把他的這些鬱悶發泄在家裏人身上。以前心情好的時候,打罵孩子雖然有,但是很少。近幾年就越演越烈,甚至還打妻子。

這個妻子可以理解丈夫因爲工作上的變化,心情比較鬱悶,但是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讓她心裏很有壓力,也很爲孩子心疼和擔心。她問,難道這個就是她今生的功課嗎?

2、案例分析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丈夫到底是怎麼回事?

從感統的角度上來看,我們知道有很多觸覺不足的人會在比較順遂、順利、開心時,其實不大清楚爲什麼事情會這麼順。

觸覺敏感的人每一分鐘都是非常戰戰兢兢的,當下他已經累了,累到一次只能專注一件事,甚至累到強顏歡笑。一旦放鬆時,他其實不會去想,爲什麼我今天可以這麼順利?今天這種場面還可以持續多久?這種場面我換來的利益是什麼?賠出去的代價是什麼?

爲什麼家庭都靠爸爸

如果是觸覺遲鈍的人,他也可能是認認真真、戰戰兢兢,但是因爲他的通路更少,他當然也搞不清楚爲什麼今天會有這些大大小小的成功。他更簡單地看到跟相信,是因爲大家都在幫他,或者因爲他不斷地交際應酬討好大家,所以大家會挺他。事實上我們大家都知道,不是的。

在大概四、五十年前,甚至更早以前,可能有人不求本職工作的完善,而只靠關係來相互掩飾、包庇、利益交換等,就可以讓你過關,但是在近代已經不行了,尤其現在在大都市裏面根本就行不通。很多事情都是公開的、公平的,民意是被重視的。當你沒有能力把本職工作做好,卻還站上某個位置或拿下了某個機會,這一定會被人檢舉、投訴,這就是所謂的“德不配位”。

當所有的人在職位上不斷變動的朝代更迭的過程當中,如果你沒有改變觀念,沒有踏踏實實地去做事,卻還在用交際應酬的方式非常費力地維護所謂的關係,用額外的時間去陪別人喝酒、唱歌、吃飯等,只要任何一個合作單位的主管換人,你是不是又要重新去打好關係?這樣的事情其實很費力,而且對工作的進度並沒有實質的幫助。

如果看不懂這樣的因果關係,我們就一直淪陷在這個循環當中,於是越來越沒有力氣去想、去看清這件事,只是會慢慢地覺得怎麼以前關係很好建立的,吃幾次飯什麼都打得通,現在怎麼不行了?以前大家吃飯、喝酒的時候其實也挺順心的,現在卻越來越累,飯局難約,事情難辦。很多的矛盾思想就開始出現,身心矛盾的情況也開始出現。

如果不從實質上做實事的角度去看,你永遠找不到答案,到最後當然你就被環境打敗,被自己打敗。因爲支持你的環境條件越來越少,用關係支持你的那些人已經老了,走了。後來的人有新的不同的政策,新的不同的發展方向,新的對合作單位不同的要求、配合事項。你除了要了解、配合之外,還要用舊觀念、舊的行爲模式去建立新的關係,去捉摸新的負責人的偏好,這樣太累了,增加了好多工作,幾年下來肯定是不堪負荷。

爲什麼家庭都靠爸爸 第2張

而在這個時候,因爲過去不當地使用導致身體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強健有力。幾年的交際應酬,不正常的生活規律,已經把自己的健康推向所謂的“亞健康”,甚至已經進入到了疾病的標準上。

這時候工作又遇到重重的困難,人的`心情當然會不好,但是工作數年甚至是十幾年下來,都已經養成這樣的慣性思維和行爲慣性,你很難脫離,尤其是觸覺不足的人,你太難脫離了。

因爲觸覺敏感的人,要改變環境,重新適應,本來就是一件很吃力、很不情願的事情,很痛苦。而觸覺遲鈍的人,因爲他就想不出那個道理來,他也亂動過,都是白費力氣。他不明白爲什麼成功,不明白爲什麼失敗,自己很努力地嘗試,結果就是不成功,但是他沒有辦法找到真正的原因。

不管你是觸覺非常敏感,還是非常遲鈍,這十幾年下來,絕對是把你在牛角尖裏面綁牢了。如果沒有一個貴人幫你拉一下,你真的是出不來。

接下來自己有的能量都已經耗完了,自己認爲是能力的地方都被驗證是失敗的。那個位置還是你的,你的領導還是你的領導,你的壓力當然是重重疊疊的一直升上來,而你的能力卻在你不知不覺當中一點一滴地下降,包括你的健康。

敏感的人到後來是知道事情始末和因果演變的,本來是壓力、擔心,後來就變成焦慮、恐懼,還無處傾訴。因爲你一說,你就覺得很沒面子,再來你也不知道跟誰說,你不知道誰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上面是領導,你不可能讓領導幫你工作,下面的人誰聰明,誰不聰明,誰有力量,誰沒力量,你一眼就看出來。績效不好,有能力的人早就走了,另外開闢自己的事業,留下來的人真的沒有辦法幫你太多。

所以自己去硬幹,可以扛下來的,扛下來,扛不住的,那就挨批,所以滿滿的負能量,滿滿的負面情緒。到最後健康也受到威脅,回到家還開始殘害家人。這就是這位丈夫遇到的問題。

爲什麼家庭都靠爸爸 第3張

3、怎麼辦

遇到這樣的情況,家人可以怎麼辦呢?

首先,身爲妻子的人要學會傾聽、理智、勇敢、智慧引導對方交流。

在他非常平靜、放鬆時,你用感統的角度慢慢地跟他解釋,他的身心演變是不是就是這樣?他很可能剛開始會相對比較開放地跟你去談論,只要沒有戳到他很痛的點(例如他的能力下降到扛不住),完全用體諒的語言來跟他對話,他應該很樂意去談,因爲這本來就是他的苦悶。

通過這樣的交流去紓解他的壓力,讓他感情上、心理上有一個寄託,知道有人是理解他的,有人是包容、接納、甚至是肯定他的,他有人可以說,或者是有人願意來引導他說。這個對他幫助很大,他的情緒不會再持續地高度負能量地累積。

其次,身爲妻子的人要理性思考丈夫打人的問題,要怎樣才能保護好孩子和自己。

當一個觸覺不足的人,不管他是非常敏感,還是非常遲鈍,一旦衝動到打人,有可能會變成非常嚴重的後果,是不可收拾的。

因爲觸覺通路不足的人,當他情緒激動到一定的程度時,他是不理智的,他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出氣,他下手是沒輕沒重的。當下在這種盲目出氣,高度憤怒的情況下,他什麼都顧不着,所以很容易出事,這個纔是真正的危險。

所以建議這位朋友除了前面用感統的角度,讓他精神上有個小小的依靠之外,你一定要開始有計劃地去思考,怎麼樣在不激怒你的丈夫的情況之下,慢慢地把全家人跟他的距離拉開,在丈夫不理智的時候,能夠及時保護到自己。你必須要想辦法保護全家人的安全。這不只是保護你們這些被打的人的安全,還保護到這個丈夫的安全。因爲萬一出了什麼事,他不會像沒事一樣,他一定也是最痛苦,最懊悔的,而且絕對是懊悔一輩子。

再次,身爲妻子的人要非常地確定: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人有任何的權利去傷害別人。

你的爸爸媽媽都沒有權利傷害你,更何況不是你的爸爸媽媽的人,他爲什麼有權利打你呢?所以,你的丈夫不能打你,當然也不可以打你的小孩。當對方在第一次打人時,你沒有做出有力的抗議、反擊,讓他養成了“欺弱怕強、得寸進尺”的壞習慣,那麼後面他就習慣性發泄。

爲什麼家庭都靠爸爸 第4張

同時,藉由這位朋友的問題來告訴所有家裏有類似情況的人,你一定要有“沒有任何人有權利去傷害別人”的觀念,而不是打妻子都是家常便飯,父母打小孩也都是天經地義,沒有這回事。

如果你已經把對方打人發泄的動作養成慣性了,你就要非常有警惕,而且要快速地打斷他這種想法跟慣性。要不然從感統的角度來講,衝動的通路會慢慢地被強化,本來還可以壓得住,到後面是完全壓不住的,這是一件嚴重的事情。

身爲母親,身爲人妻的這位朋友,請你要積極地把自己感統練起來,好好地去思考怎樣能夠保護到全家人,在不激怒對方,而且還可以輸送溫暖給對方,當兩邊的貴人,幫助你的丈夫,保護你的家人和自己,這兩件事是很重要的。

最後,我們要對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或者大家都覺得可能是不太好的結果,理清一些觀念。

例如:如果真正緣分盡了,不管發生什麼事,結果是大家非得分開不可,可能是離婚,可能是分居。如果是以這個朋友的故事來講,身爲女性,你必須要慶幸,你不要讓傳統的世俗觀念來增加自己的壓力。

離婚絕對不是單方面的問題,離婚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更不是一項罪惡,你也沒有對不起你的孩子。這一件事的發生是因爲你夠勇敢,在你盡最大努力之後所能夠達到的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夠保護到你的家人,才能夠不再強化你丈夫衝動的神經迴路,不會讓他真的掉到萬丈深淵去。這個結果的出現,你自己一定要非常清楚,你沒有什麼錯,你也沒有對不起孩子,孩子更應該感謝你。

關於孩子,不管孩子多大,只要過了兩、三歲,你都要用孩子能懂的語言把前因後果簡單地告訴他,爸爸媽媽是最愛他的,但是爸爸現在因爲遇到什麼困難,生理的、心理的,他有一些不好的舉動,不適合跟我們在一起,這是爲了保護他,保護我們大家,所以我們要分開。爸爸媽媽仍然是最愛他的,此時此刻的分開也是因爲愛他,爲了保護他所做的決定,同時也把爲父親不可控的言行找一個臺階下,讓孩子對父親不要有單純的怨恨和恐懼。

爲什麼家庭都靠爸爸 第5張

只要處理得好這件事,分開也好,離婚也好,它不是壞事,甚至是要爲你的智慧、勇氣鼓掌叫好的事。不要有任何的心理壓力,不要覺得好像自己做錯事。

我們一定要清楚,不管你是扮演丈夫,還是妻子的角色,只要你是被欺負的那一個,不管對方欺負你的理由讓人同情,還是不讓人同情,只要你是被欺負的那一個,走到分手、離婚,你都不要有愧疚感。

人跟人之間大家都是平等的,大家禮貌相待,相互扶持。人本來就是相互的,你對我不公正,那我就對你不講情義了。人人都有自我保護的義務,沒有任何人在跟別人互動或相處下,必須要做出自我犧牲,這是大家一定要有的一個觀念。

感謝這位朋友的信任,我們藉由這位朋友丈夫的身心狀態的演變、跟家人互動的過程、以及當事人的一些想法,我們簡單地跟大家分享一些觀念,希望藉由這位朋友家裏的情形,可以提醒到有類似狀況的朋友,面對這種事時,你怎麼理性去處理?怎麼樣去保護到最多的人?什麼樣的觀念是對的?什麼樣的觀念是不對的?哪些事情的輕重緩急你應該怎麼抓?不要把傳統的“似是而非”的觀念硬套在自己身上,不要陷入一個軟弱的、糾纏不清、壓力卸不掉的那種泥淖裏面,把自己纏住了,其他家人也一起陪伴在泥淖裏面完全動彈不得。

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思考一下,關注自身的感統狀態,堅持工作感統訓練化,感統訓練生活化,讓自己一直處於身、心、靈和諧發展的健康狀態。

爲什麼家庭都靠爸爸2

社會文化因素

在一些文化中,男性被認爲更有能力和責任感,應該承擔家庭的經濟責任。這種觀念可能會影響家庭成員的行爲,使得父親承擔更多的經濟責任,而母親則更多地負責家庭的日常事務和照顧子女。

職業性別歧視

在一些行業中,男性仍然比女性更容易取得高薪和高職位。例如,在科技和金融領域,男性的比例仍然更高。這可能會導致父親的收入更高,從而成爲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

家庭責任分配

在一些家庭中,父親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例如支付房貸、車貸、子女教育費用等。這可能是因爲父親更關注家庭的穩定和發展,願意承擔更多的經濟責任。而母親則更多地負責家庭的日常事務和照顧子女。

教育水平和職業選擇

在一些家庭中,父親的教育水平和職業選擇可能比母親更高。這可能會導致父親的收入更高,從而成爲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

爲什麼家庭都靠爸爸 第6張

政策因素

在一些國家中,政府的稅收和社會保障政策可能會影響家庭的'經濟責任分配。例如,在一些國家中,男性和女性的稅收和社保繳納比例不同,可能會導致父親承擔更多的經濟責任。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導致家庭靠爸爸這一現象。然而,這種現象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例如家庭成員的心理壓力和不公平感、女性的經濟依賴和職業機會受限等。因此,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平衡家庭責任和職業機會,促進家庭成員的平等和幸福。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

家庭責任分配

在家庭中,可以考慮更公平地分配家庭責任和經濟責任。例如,父親和母親可以共同承擔家庭的經濟責任和日常事務,使得家庭成員更平等和幸福。

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女性的職業機會和經濟獨立。例如,提供更多的職業培訓和教育機會、加強女性就業歧視的監管、提高女性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待遇等。

爲什麼家庭都靠爸爸 第7張

公共意識教育

在社會中,可以加強公共意識教育,提高人們對家庭責任分配和性別平等的認識。例如,開展關於家庭責任分配和性別平等的宣傳活動、加強對青少年的性別平等教育等。

職業機會平等

在職場中,可以採取措施促進職業機會平等。例如,加強對性別歧視的打擊和監管、提高女性的晉升機會和薪酬待遇、推動企業實施靈活的工作制度等。

總之,要促進家庭成員的平等和幸福,需要從多個角度入手,包括改變社會文化觀念、優化政策措施、加強教育宣傳、推動職業機會平等等。這需要家庭成員、政府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