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本文已影響3.02W人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由來,二十四節氣是古人根據每個階段內特有的氣候或物候現象、農事活動定出的名稱,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了解一下關於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1

節氣起源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廿四節氣原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星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鬥,故而得名。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轉星移時北半球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亦在漸變,因此成爲上古人們判斷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由於廿四節氣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因此這曆法也稱作“星辰歷”。

據文獻記載,我國中原地區在商時已出現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名稱,周時期出現了八個節氣名稱。中原地區在4000多年前的陶寺遺址時期,已使用土圭法(圭表)測影,在河南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爲土中。圭表測影確立的“冬至”是24節氣當中最早被周公測定出來的`一個,把冬至作爲二十四節氣之首。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土圭測影”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相當於北迴歸線上立杆無影);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爲8尺的標杆,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春秋時期的著作《尚書》中就對節氣有所記述。

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把二十四節氣定於曆法。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劃分的方法,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從定《時憲曆》之後直至今的“農曆”,“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太陽黃經度數)來定的,即在一個爲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爲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點爲0度起點,按黃經度數編排。

即,視太陽從春分點,也就是黃經零度出發,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每前進15度爲一個節氣;運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爲一回歸年,24個節氣正好36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爲一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2

農事催生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西晉哲學家楊泉在《物理論》中記載:“疇昔神農始治農功,正節氣,審寒溫,以爲早晚之期,故立歷日。”這番話說明設立節氣的初衷就是爲了“治農功”。節氣以一年爲基礎,約15天爲一節氣,劃分的24個不同的節氣。

春秋時期,五經之一的《尚書》有堯帝命人“四仲中量”的典故,確立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等節氣。在《管子·輕重已》中,又增加了“春始”、“夏始”、“秋始”和“冬始”等節氣。時至戰國,《呂氏春秋》將節氣增加到22個,節氣初具雛形。到了漢初,《淮南子·天文訓》增補了小滿和大雪兩個節氣,形成了完整的節氣系統。

西漢著作《周髀算經》有8節專門介紹了二十四節氣,探討四季更替造成的物候變化,總結感觀認知的理性次序,通過二十四節氣和農業生產的結合,指導農民適時生產。二十四節氣的出爐,是古代農業社會征服自然的有益嘗試。

從各個節氣來看,也能窺探它對自然變化和農業生產的解讀。四立說明四季的到來,春分和秋分代表晝夜平分,夏至和冬至表明寒暑高峯的到來。穀雨意味着雨水充足,利於穀物生長。小滿是說夏熟作物顆粒開始飽滿。陸游詩中的芒種象徵着繁忙的夏收夏種時節。二十四節氣成形於農事活動,又反哺於農事活動,兩者相輔相成,和諧共生。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第2張
  

天文制約節氣在內因的醞釀之外,二十四節氣還有外因的`操縱。衆所周知,地球的自轉,產生了白天和黑夜,而它圍繞太陽的公轉,需要365日5時48分46秒。由於地球自轉軸和公轉軌道之間,始終存在着66°34′的夾角,如此一來造成陽光對地球各地造成直射和斜射的區別。正因如此,西周的天文達人用圭表測影的方法,測定了夏至和冬至的時間。

在古代,天文學家把太陽在一年中運行的軌道,叫作“黃道”。整個黃道分爲360°,每隔15°列爲一個節氣,黃道被分成24個等份。舉例而言,受夾角的影響,太陽在一年中,會南北移動。

當它出現在黃道90°和270°時,分別是夏至和冬至,達到地球南北半球晝夜時長的極值。太陽位於黃道0°和180°時,直射赤道,晝夜相等,分別是春分和秋分。太陽到了黃道120°和255°,分別是大暑和大寒。

事實上,陽光決定了生物的生長節律,這就是物候。而節氣不僅表示光照的時長,也透露出光照的強度。地球大氣層的厚度約有1300公里。太陽的輻射會被空氣的水蒸氣、塵埃和二氧化碳等物質吸收,造成熱量衰減,所以陽光的強度和大氣層的厚度有關。夏至時,陽光直射北半球,光照強度相對較高,冬至時,陽光斜射北半球,被大氣層吸走大量熱能,光照強度相對較低。

陽光作用於地球,受陸地和海洋的影響,熱能分佈不均,夏季海洋比陸地涼快,冬季陸地比海洋寒冷,空氣通常從冷向熱流動,成爲冷暖交替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樣的話,一年就有了四季,節氣應運而生。太陽輻射地球引起的複雜反應,使節氣的孕育更有意義。

曆法推行節氣完整的節氣需要準確的歷法才能實踐。《節氣歌》曰:“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令人奇怪的是歌訣的後半段用的是現代的陽曆,而不是傳統的農曆。

原因在於二十四節氣分佈在一年之中,每個月有兩個節氣,前一個稱“節氣”,後一個叫“中氣”。在陽曆中,一到七月,單月31日,雙月30日,七月以後與之相反,唯獨2月有28日或29日,這與地球繞太陽的公轉時間一致,因此,二十四節氣在陽曆中相對固定。

陰曆平均每月只有29.5天,一個月的“節氣”和“中氣”會比上個月的推遲一至兩天。以此類推,逐月順延之下,一年就推遲了11天,故此,陰曆用“置閏法”彌補缺失的天數。相較陽曆,陰曆上的節氣是算出來的。節氣有了曆法的助力,更具科學性和說服力。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3

01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世界各國把一年分爲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而我國又將一年分爲二十四節氣。是根據一年中太陽在黃道(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面在地球上的投影)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均分成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由來。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勞動實踐總結出來的。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02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

#下一站是春天#今天是立春,也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又叫“打春”。一般立春是在六九的第一天,所以有“春打六九頭”之說。雖然立春後天氣漸漸變暖,但是在一段時間內,冷空氣依然佔據着主導地位,有的年份還會有強冷空氣造成較大範圍的雨雪,大風和降溫的天氣。所以說“打春別歡喜,還有四十個冷天氣”的說法。

當冬天過去,春天來臨,外界溫度上升會讓人體全身血管反應不及,血管的變化特別突出,血管由寒冷環境下的收縮狀態進入到擴張狀態,血管的膨脹讓血液擴充到體表,從而影響腦部供血,腦部缺血繼而缺氧時,就會感覺做什麼都沒有精神,這就是春天出現“春困”的原因。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第3張
  

進入立春季節,天氣逐漸變暖,細菌,病毒生成繁殖,侵犯人體而導致各種疾病。容易發生流行性感冒等。這時煎服板藍根水,可以輔助治療和預防流行性感冒。山楂泡水喝,具有擴張血管及降壓的作用,有增強心肌,抗心律不齊,調節血脂及膽固醇含量的功能。

立春不宜吃羊肉,狗肉,不宜吃辛辣之物,春季肝氣旺,氣候乾燥,多吃這些會上火。

03北方打春吃春餅的習俗

在北方,立春這一天,也就是“打春”,家家戶戶有吃“春餅”的習俗。春餅講究從頭吃到尾,叫做“有頭有尾”。

春餅一般是要卷炒熟的綠豆芽或是炒熟的土豆絲,也有炒幹豆腐絲的,按照自己的喜好做着吃。

我今天做春餅卷的菜是自己用綠豆生的綠豆芽炒韭菜和土豆絲炒芹菜。首先把做餅的面用熱水和好醒發一會。這時可以把土豆絲切好用冷水泡上除一下澱粉,這樣炒出來的土豆絲不黏糊。芹菜切絲。炒土豆也可以加些胡蘿蔔絲,補充胡蘿蔔素和維生素。再把豆芽裏面的豆皮漂出去後用開水焯一下去豆芽的苦味。韭菜摘好洗淨切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