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是物質文化的還是精神文化的

本文已影響6.61K人 

民俗是物質文化的還是精神文化的,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各民族創造了獨具特色、光輝燦爛的文化,共同組成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下面來看看民俗是物質文化的還是精神文化的。

民俗是物質文化的還是精神文化的1

民族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飲食、衣着、住宅、生產工具屬於物質文化內容;語言、文字、宗教、風俗、節日屬於精神文化內容。民族文化反映該民族歷史發展的水平和階段。

然而,隨着全球化的到來,民族文化的延續與生存遭受到嚴重的挑戰。如何更好的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是我們必須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

在新的歷史時期,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首要的就是要深刻認識到民族文化在教育下一代培養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意義。要弘揚、傳承民族文化命脈,創造與時俱進的新民族文化作爲主要內容,不斷提升民族文化鑑賞能力,大力培養從和諧共生、繼往開來、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創造更有價值的民族精神。

中國是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多民族文化一起構成的國家,由於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中國極爲豐富的民俗文化,受這些條件的影響,再加上不同民族之間,有着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性,也就有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異,隨着歷史的不斷前進,最終形成了地區的民俗文化。

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着稱於世,在五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不僅形成了一套宏大的禮儀思想和禮儀規範,而且其精髓深入人心,形成了完整的倫理道德、生活行爲規範,進而內化爲中華民族的自覺意識並貫穿於心理與行爲活動之中。這個完整的倫理道德、生活行爲規範就構成了一種文化,即禮儀文化。

總的來說至少應該包括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和語言民俗這樣幾大部分。物質民俗的主要是那些人們在創造和享用物質資源過程中不斷重複、帶有模式性的活動,及其由此所產生的帶有類型性的產品形式,包括生產、商貿、飲食、服飾、居住、交通、通訊、醫藥保健等方面的民俗。

社會民俗又稱社會組織及制度民俗,是人們在特定條件下所結成的社會關係的慣制,它規範着從個人到家庭、家族、鄉里、民族、國家乃至國際社會在交往、結合過程中使用並傳承的集體行爲方式,包括社會組織(如血緣組織、地緣組織、業緣組織等)、社會制度(如習慣法、人生儀禮等)、歲時節日(節氣)民俗以及民間娛樂習俗等。

精神民俗是形成於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礎上有關意識形態方面的民俗,是人類在順應、認識、改造自然和社會過程中形成的心理經驗,這種經驗一旦形成爲集體的心理習慣,並表現爲特定行爲方式(模式)世代傳承,就成爲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間信仰、民間巫術、民間哲學倫理觀念和民間藝術等。

語言民俗是人們通過口語約定俗成、集體傳承的信息交流系統,包括民間語言和民間文學。照您這麼說世間的民俗是如此豐富多彩,爲什麼我們的“民俗攝影”又如此的貧乏單調?客觀地講,有些民俗並不適合用攝影的方式加以記錄,比如語言民俗和某些精神民俗。但從攝影人的角度來看問題也許主要是出在對民俗的某些認識上。

服飾民俗的功能

服飾民俗的產生、發展是與人類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的,它所代表的含義也日益深刻。服飾種類的發展從繁到簡、從等級森嚴的禮制到平等、民主、進步的理念,最後達到與進步文化的融合。服飾民俗所具有的.功能也隨着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擴大和完善。

(1)遮羞避體、防寒御暑的功能。墨子在《辭過》中言:“衣必常暖,然後求麗”。服飾首先是保暖,起到類似動物皮毛的作用。黑格爾在《美學》中說:服飾審美首先存在兩個理由:一是在於防風禦寒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羞恥感。這是服飾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也可以說它是服飾產生的最初動因,這一功能也將具有永久的延續性。

(2)具有適應生產、勞作的功能。生產勞動是人類生存必需的活動,人們穿着各種服飾進行勞作時,就必須考慮工作的方便,否則只求美觀不實用,是不符合服飾民俗的要求。爲此,服飾民俗因不同地區、不同職業和不同性別而有所不同;生產勞作的方式不同,服飾民俗也不同。如在深山野林中以狩獵爲生的人們,就會穿着用各種動物的皮毛製成的衣服。它既可以防寒,又可以防禦野獸的傷害;生活在水鄉地區的人們,爲了便於撒網捕魚,多穿着短衣、短褲等方便捕撈的服飾。

(3)具有識別社會角色和等級身份的功能。服飾最先具有的社會職能應該是標誌作用。它起初被用來識別不同的部落,以區分敵我、統一軍容爲目的;隨着部落內部成員關係的分化,一些模糊的等級觀念逐漸產生,人們開始用服飾來作爲不同層次的部落成員的區別標誌。

在社會分工的日益複雜化、多樣化以及等級制度嚴格化的社會裏,人們的服飾不僅在農、林、牧、副、漁各業,工、農、商、學、兵等各種社會角色方面有服飾區分,就是在同一行業不同身份的人們,服飾也有所差別。如商人有顯示其氣派富貴的裝束,學生有展現其純樸、青春的着裝,政府官員也有表現其莊重大方的套裝等等。

(4)具有表示某些社會觀念和政治理念的功能。在社會觀念、政治理念日益複雜化的社會中,服飾從樣式、圖案到花紋等方面則涵納了許多社會內容,如禮儀倫常、求吉心理、民族自我意識及自我個性理念等。在20世紀初,伴隨着女權運動的興起,社會觀念的變化,女性們開始穿着較短的褲子,露出了雙腿。

後來出現的具有展現女性美的短裙、超短裙及比基尼等服飾,也都是在社會觀念變化的前提下產生的。中國解放後的“五o風貌”着裝就是一種政治理念的表現,女性們脫去旗袍、剪去燙髮,這些象徵闊家小姐或太太的裝束而換成了象徵工人階級與革命的服飾造型,如齊耳的短髮,簡單麗風格樸素的列寧裝、工作裝等;男性們則多穿顯示莊重、樸素的中山裝、軍裝和制服等。

服飾民俗的幾個突出特點

從古到今,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服飾民俗的發展都是複雜而多變的。儘管它的種類繁雜,式樣不斷變換,但又是有規律可循的。總體看來,服飾民俗具有以下特點:

(1)地域性:地域性是影響服飾的客觀條件。許多服飾民俗的產生都是以地域爲前提的。人們在選擇服飾時必須考慮所處地域的特點,沒有哪個民族的服飾會完全逃避自然地理條件的約束。例如:居住在北非和西亞的阿拉伯人,由於所處自然條件惡劣,氣候乾燥且風沙大。於是,寬大的袍服便是這種地域條件下最合適的服飾。

同時,他們頭上還纏繞着頭巾、臉上罩着的面紗,可起到防曬防塵的作用。又如日本服飾民俗中的木屐,就是因爲該國大部分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地帶,常年的陰冷潮溼而導致路面潮溼、泥濘

,木屐也就是爲適應這種地域性的氣候特點麗產生的。可見,地域性對人們服飾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

民俗是物質文化的還是精神文化的

(2)文化屬性:文化屬性是服飾民俗的本質特徵。任何時代、任何國家和地區的服飾民俗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它是一種文化思想或理念的表徵物。在素有“衣冠王國”之稱的中國古代,由於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在人們個性上,受“中和”、“中庸”思想的影響,而使中國服飾民俗的發展就一直體現着“不偏不倚”的精神。

在中世紀的歐洲,由於受到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響,人們的服飾則表現爲寬大的斗篷,厚重的上衣和寬大的圍巾——全身籠罩在長及腳踝的大衣裏,雙肩和頭髮均被寬大的圍巾包裹起來,就如同契珂夫小說中所描寫的“裝在套子裏的人”,這就是西方服飾史上的“寒冬現象”。可見,文化對服飾的影響是如此深刻和顯著。

(3)性別差異性: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服飾在性別特徵方面的表現也是較爲明顯的。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於男性與女性在生理上的特殊差異所造成的;二是由於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男性與女性在社會勞動中的分工不同所造成的;三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由於人們要不斷地追求生活中的美及其他需要,在探索和創造各種形式的服飾時,力爭將不同性別的氣質、性格和審美意識滲入到服飾的穿着習慣和模式中去。

久而久之,男女性別服飾的差異也就產生了。比如男褲、女裙就是服飾性別差異的典型模式。另外,這種差異性在現代生活中的突出表現是:西服、領帶爲男性服飾的代表;而高跟鞋、長筒絲襪則是女性的特有服飾。不過,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觀念的更新,服飾的性別差異性也在逐漸弱化,大量中性的服飾已成爲時尚。如喇叭褲、牛仔褲、文化衫、休閒裝、短褲等都是不分性別的。

(4)等級性:等級性是一種制度文化的產物,也是服飾民俗發展過程中的典型特徵之一。實際上,在原始社會末期,服飾就出現了等級制度的萌芽。由於在征服獵物的過程中,一些勇士們爲了塑造強者的形象和風範,就通過外表的穿着來顯示。爲此,服飾也就成爲突出這種榮耀的基本標記了。

在人類社會進入階級社會後,隨着人們等級觀念的加深,人們的穿着打扮也隨之發生等級性變化,並且逐漸加以制度化。於是,人們的貧富貴賤從衣着裝飾上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如中國古代,從西周開始就建立了一套較爲完備的服飾制度,從服飾的樣式、花紋到色彩都要由皇帝親自擬定,不同階層、不同官職的人都有不同的服飾,絕不可任意穿戴虻骰弧

再如早年的法國,人們以鞋尖的長度作爲等級的標記,根據法律規定,貧苦階層人們的鞋尖長度僅爲6英寸,而王子鞋尖的長度則可長達24英寸。正是由於這種服飾制度的存在,許多王朝在建立伊始,就開始對服飾進行重新規定或修訂。古人所謂“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真實涵義也莫過於此。

民俗是物質文化的還是精神文化的 第2張

服飾民俗的中和性

服飾民俗的中和性是指不同類型的服飾文化在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過程中所出現的服飾類型或特徵界限的模糊現象。由於實用性和審美性一直是服飾民俗發展中的主要動因之一,在當代人們的服飾觀念中,追求具有實用性、道德性、新奇性和自然性的服飾風格已成爲時尚。

在進入20世紀以後,隨着人們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服飾的中和性特點越來越明顯,當人們的服飾觀念迅速過渡到求簡、求快、求短、求適等需求心理時,一切複雜的裝飾和繁瑣的禮儀都已被看作是不必要的累贅;於是那些具有短小、簡便、樸素等風格的牛仔服、夾克衫、t恤衫、超短裙等服飾開始備受人們的普遍歡迎。

在當今世界的服飾觀念中,一種“三no主義”的流行之風更加突出了服飾民俗的中和性表現。所謂“三no主義”即指人們在服飾上可以不分性別、不分年齡、不分季節。

一是在服飾性別上的模糊:如牛仔褲、西褲、直筒褲等原爲男性特有的服飾,如今已爲相當多的女性穿着,甚至女裙還從男褲中吸收優點,製成女裝中一種新穎的流行款式——裙褲。

二是在年齡方面的模糊:已有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開始注意對自己進行裝飾,用豔麗的服裝美化自己的風姿,用各種美容護膚品來保養自己的容顏。許多美觀大方,華麗瀟灑的款式已成爲中老年人的日常服裝。

三是在季節上的模糊:冬季里人們也能穿上夏季的裙裝,或是春秋季節的西服、套裙,各種超薄的保暖服也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當代服飾的發展就是這樣衝破了服飾在年齡、性別和季節上的限制,使人們的裝束與美融合的更加緊密。

民俗是物質文化的還是精神文化的2

中國服飾民俗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民族衆多、文化積澱深厚的國家,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中華古老的文化,也孕育出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服飾民俗。下面我們以不同歷史時期,服飾民俗的發展變化特點爲依據進行階段劃分:

(1)矇昧期:在原始社會,人們爲了抵禦寒冷、防止蟲咬及烈日暴曬,而有意識地將樹葉、毛皮等披在身上。大約在1萬多年前,舊石器時期的山頂洞人學會用獸骨製成針,並能將野獸皮或樹皮縫合起來,披在肩上或圍在腰際,用來遮蓋身體起保護作用,這樣就出現了原始而簡陋的衣服。同時,他們還將礫石或獸牙打磨穿孔後掛在身上而作爲人類最早的飾物。

(2)雛形期:在距今約8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人們發明了石紡輪和陶紡輪,用它們可將毛、麻等天然纖維捻成線,織成粗糙的褐布和麻布,並用來縫製衣服。當時的衣裳主要有皮、套、圍等類型,這種衣服比用獸皮和樹皮縫製的衣服有很大的進步。相傳養蠶織絲是黃帝的元妃“縲祖”發明的,以後逐漸出現絲織衣服。

(3)成長期:在商周時期,中原華夏的服飾已發展爲上衣f裳,右衽、腰間束帶。衣服種類也不斷增多,有褐衣、葛衣、皮衣等,還有寢衣、絲織的帛衣等,而且不同時期人們對於服飾顏色的崇尚也有差異,如夏尚黑,殷商尚白,周尚赤等。

(4)發展期:在西周初期,中國就形成了一套冠服制度,規定天子之服、諸侯之服、卿之服、大夫之服、士之服各不相同。春秋戰國時期,華夏族的衣服還是右衽、上衣下裙,男子穿短裙,女子穿長裙。衣袖較寬,垂臂時手指不露。在與少數民族的交往中,漢族人吸收了胡服窄袖短衣、長褲便於騎馬射箭的長處。

民俗是物質文化的還是精神文化的 第3張

這一時期的下衣有裳、絝、褲三種,女子以裙(裳)爲常服。漢族的鞋統稱爲履,質料一般爲革、絲、麻、草等,式樣較多。木鞋稱爲履,高簡皮鞋稱爲緹。襪子是用布帛或熟制的獸皮縫製而成。另外,古代漢民族的佩飾以玉爲主,有“古之君子必佩玉”之說。漢族還有佩無刃的刀和香袋的習俗。

(5)高峯期:隋唐時代,服飾發展到了一個高峯。初唐時袍服以窄袖爲主,盛唐時流行寬袖,晚唐時除寬袖外,還有半寬袖。女裝主要由裙、衫、皮三件組成。唐代婦女以體態豐腴爲美,女裝以輕薄的紗羅爲衣料,袒胸不着內衣,寬衣大袖,裙子長,一般用絲綢織成,上層婦女多穿工藝精細的“百鳥裙”,民間女子多穿“石榴裙”,髮髻形式多樣,多用珠寶、玉器裝飾。

(6)波動期:宋代由於受程朱理學思想的影響,提倡“存天理,去人慾”,追求服飾從簡,反對奢華,尤其對婦女服飾要求嚴格,皮帛、高髻、高冠等衣着、髮飾也被取消,裝束多爲貼身的小袖對襟上衣、下着不長的裙子。衣邊上有裝飾和刺繡花紋,顯得簡樸。

元代受蒙古族服飾的影響,婦女一般穿着左衽、半穿袖的袍服。這時期由於棉花的廣泛種植、紡織技術的提高,棉布衣服使用較爲普遍;明代服飾又遠襲唐制,男子束髮於頂,官吏戴烏紗帽。庶民、農民可穿着細紗或絹布衣服,商人只許穿絹布衣服,不許穿靴,只能穿皮扎。

這是中國長期重農輕商思想的影響在服飾上的反映。婦女服飾仍爲上衣下裙,崇尚淡雅樸素。冬裝出現了披風、帽兜等,同時年輕婦女還戴頭箍。清代又廢除了漢裝,改穿滿族裝,尤其是朝廷官吏。民間男子要穿長袍短褂,戴瓜皮帽;女子則穿旗袍,外套馬甲,穿高跟在足心的花盆底鞋。

漢族女子則上穿襖衫,下身束裙,或加穿一件較長的背心,裙子以紅色爲多,後流行褲子。北方婦女多扎褲腳,上衣有對襟、大襟和琵聾襟等式樣。清代還有掛披制度,男子的腰帶上掛滿了荷包、錢袋、扇套、香囊、小刀等多種飾物。婦女的化妝品有眉黛、粉、胭脂、口脂等,首飾有簪、釵、珠翠、花朵、梳子等。耳、臂、指上的飾物有耳鐺、釧鐲、指環等。

婦女則根據自身所處的社會地位選用相應的裝飾,而不可任意使用。這一時期男子的頭式爲前半部剃光,後半部留辮子,女子則高盤髮髻。

(7)變革期:辛亥革命後,服飾有了重大改革。總的特點是由幾千年來的袍服向短裝發展,如中山裝、西裝、學生裝。男子髮式多爲分發、背發、平頭、光頭等,婦女則多爲短髮、梳辮子或燙髮。

(8)成熟期:現代服飾已能更好的將實用性和審美性結合起來,並且日趨國際化、時裝化,體現個性化。婦女也多用珠寶、黃金、水晶等爲裝飾物,當代女性已將揹包、挎包、手提包、錢包、化妝包等作爲飾物。這些也都是服飾民俗發展的結果。

服飾民俗學的內涵是什麼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是缺一不可的。從廣義上說,“衣”是服飾的總稱,服飾主要是由服裝與飾物兩部分組成,即一部分是由上衣、褲、裙、帽、鞋、襪等組成的服裝;另一部分是出人體的頭、手、足、頸、胸等部位所佩戴、刻繪和裝飾的各種飾物組成;而狹義的服飾僅指服裝。

在人類服飾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受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與地域等因素的影響,幾千年來人們的服飾在不斷地變換、更新。

人類在遠古時期,以樹葉、獸皮爲衣,以貝殼、獸牙作飾物。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變化,人們已學會用棉、麻、絲綢、化纖和精紡等布料做成款式新穎、種類繁多、色彩亮麗的服裝,用珍珠、瑪瑙、金銀、鑽石等貴重材料,加工製成各種精美的飾品來裝點他們的生活。可見,這種變化是顯著的。

服飾從人類的產生、發展至今,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具有遮羞避體、防寒御暑的基本功能外,其更爲成熟和重要的功能是作爲一種社會身份,思想觀念及文化的反映物。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服飾正趨於潮流化、世界化、個性化,在t型臺上,模特們所展示的款款時裝,新穎而別緻,令人眼界大開。

這時,靚麗的服飾所傳播的就是一種美的信息,一種民俗文化觀。因此,從某一方面來看服飾的.發展和演化過程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之一。

民俗是物質文化的還是精神文化的 第4張

服飾民俗作爲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專指在共同地域、共同歷史的作用下,一個國家或民族中的廣大民衆在長期的社會生產、生活中形成發展起來的,並相沿承襲的一種服飾特徵。它是服飾中最具文化內涵的一類,也是特色性、文化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表現最爲顯著的一類。

今天我們談論服飾民俗,更多的是強調它給人們所帶來的一種外在美的欣賞和一種文化的品味,以及一種民族氣質與個性張揚的展現。

由此可見,服飾民俗是一種精神文化傳播的載體,是人們生活中的藝術品,又是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的結合物。服飾民俗的發展不僅代表了人類物質生產技術的進步,同時也代表着人類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這一巨大的變化,就是源於人們對美的追求,對文化的提升和對個性的張揚。

由於人們生活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身處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區,自然條件、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文化條件也不同,從而產生了服飾民俗的差異性。這也正是服飾民俗內容豐富多彩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