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

本文已影響2.57W人 

最新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雙一流”建設深化階段,既要考慮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又要重視區域及行業建設的特殊需要。最新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

最新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1

時隔5年,第二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終於公佈,共147所高校入圍。

相比上一輪,最新公佈的“雙一流”建設名單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而是統稱爲“‘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

對於這一變化,官方解釋——“雙一流”重點在“建設”,學科爲基礎,不是人爲劃定身份、層次,派發“帽子”,更不是在中國高校中劃分“三六九等”。

一般來說,經濟與高等教育具有互相促進的作用,經濟越好,高等教育水平會越高。反之,高等教育水平越高的地區,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促進當地經濟水平的提高。

從此次“雙一流”高校省份分佈來看,今年GDP突破4萬億的北京,共有34所高校在榜,佔到總數的23%,同一等級的上海有15所高校在榜,與傳統經濟大省江蘇(16所)一同列入三甲。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省份入圍高校多,哪些省份學科實力強勁?針對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的官方解讀,又透露出哪些關鍵信號?

省份排名:廣東超湖北,與川陝並列

相比2017年公佈的首輪名單,入圍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名單的高校共新增7所,分別爲南方科技大學、廣州醫科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山西大學、湘潭大學。

最新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

按照所在地劃分,廣東無疑是“最大贏家”——其中3所高校均來自廣東,分別爲廣州2所、深圳1所;其餘4校分別爲上海、江蘇南京、山西太原、湖南湘潭各1所。

經過此輪調整後,“雙一流”省域版圖迎來新變化。

從全國來看,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名單中,擁有高校數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別爲:北京、江蘇、上海、廣東、四川、陝西、湖北、天津、湖南、遼寧、黑龍江。

不過按照GDP排名來看,不少經濟強省與“雙一流”高校數量出現錯位,這當中山東、浙江與河南尤爲明顯。

最新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 第2張

經濟第一大省廣東則實現“逆襲”,全省入圍“雙一流”建設名單的高校數量從5所增加到8所,總量從全國31省份並列第7位躍升至第4位。

此外,中部的山西也從此前12個僅入圍一所高校的省份中脫穎而出,與河南、重慶、福建等省份並列擁有2所高校。

具體來看,這次的新晉“成員”入圍有何考量?滿足了哪些條件?

據教育部官方解讀,新一輪建設範圍確定了“總體穩定、優化調整”的認定原則。其中之一就是需求引導下的佈局調整,即第二輪建設以“十四五”期間國家戰略急需領域作爲指引調整建設學科的指南,對擬建設學科的匹配度、水平和發展質量等進行綜合考察,尤其是加大基礎學科、理工農醫和哲學社會科學學科佈局。

同時還提出,鼓勵建設高校主動對接需求、優化學科建設口徑。允許個別建設學科所屬建設高校根據自身特色優勢、目標定位,以及服務國家、行業和地方發展需求情況提出申請。

此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2所高校,將自主確定建設學科並自行公佈。此舉旨在“擴大建設自主權,推動建設管理重心下移,強化建設高校的主體意識和創新動力,爲若干高校衝入世界前列創造政策制度環境”。

城市突圍:深圳破零,重慶承壓

大學高度,決定了城市的高度。

具體到城市維度,入圍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名單的147所高校,分佈於全國43座城市。

其中,高校數量最多的10城分別爲: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廣州、成都、武漢、天津、長沙、哈爾濱)。無一例外均爲直轄市或省會城市。

相比之下,蘇州、寧波、無錫三座萬億經濟強市 ,都只有1所高校上榜,而佛山、南通、東莞、泉州等地市也依舊掛零。

這不難理解,和一般地級市相比,省會城市往往都是一個省份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位優勢更加明顯,各種資源也更加集中,能夠爲高校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

最新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 第3張

“新一週期建設高校和學科數雖略有增加,仍然是中國龐大高校和學科體系中的一小部分。”

如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史靜寰分析所言,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數量的人口和最大規模的高教體系,同時還存在高質量教育需求與供給之間不平衡的明顯問題。

近年來,不少地方都在努力補齊高教短板、縮小供需差距。

例如,近兩年不斷傳出“豪擲千金辦大學”“瘋狂補短板”的廣東,不僅省會廣州一次性新增2所“雙一流”建設大學,其經濟強市深圳也憑藉南方科技大學的上榜,終於完成“雙一流”建設大學數量從“0”到“1”的'突破。

同時,也有一些城市面臨“不進則退”的壓力——重慶僅重慶大學、西南大學2所大學、5個學科入選,數量在4個直轄市中墊底。

有當地媒體直言:“重慶高校在這個名單中,有些汗顏”,在四大直轄市中,重慶入選高校和學科難以匹敵京、津、滬,和相鄰四川“雙一流”名單(入圍高校8所)相比,重慶也無優勢。

和重慶一樣僅入圍2所高校的河南,顯然也壓力滿滿——省會鄭州僅入圍1所高校,在6座中部省會城市中,與南昌並列墊底。相比之下,兄弟省會城市武漢、長沙分別入圍7所、4所高校。

而就在最新“雙一流”建設名單公佈當天(2月14日),河南官方媒體公佈2022年河南教育“30條”,明確今年全省教育工作30項重點工作,

其中包括:推動鄭大、河大“雙一流”建設提質進位,在內涵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加快7所“雙一流”創建高校11個一流學科創建工作等。

學科分佈:北上領跑,浙江躋身前五

根據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解讀,“新階段‘雙一流’建設應當堅持以學科爲基礎,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發展新模式,引導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優勢領域和方向上創建一流。”

在此輪建設的147所高校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佈局有59個、工程類學科180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92個。

具體來看,物理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牀醫學等學科新增數量都超過或達到3個,成爲熱門領域。

從分佈上看,上海、北京、江蘇、湖北、陝西新增學科數量較多,其中上海的復旦大學新增應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5個學科。

與此同時,陝西省西北大學的考古學、西北工業大學的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等新增學科,也跟高校特色和地方發展戰略緊密相關。

“雙一流”建設深化階段,既要考慮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又要重視區域及行業建設的特殊需要。以學科爲基礎的分類建設依然是重要方向,也是衡量“雙一流”建設中區域“實力”的重要指標。

從學科區域分佈來看,即使不算清華、北大兩所頭部高校(自主設置),北京的“雙一流”建設學科也高達90個,是實至名歸的高等教育“第一城”。

此外,上海、江蘇、湖北和浙江一同組成實力榜前五位,“一流學科”建設數量分別爲64、48、32、23。

最新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 第4張

從代表性高校來看,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和浙江大學“一流學科”建設數量分別爲20、16、11和21。其中,浙大憑一己之力將浙江送入實力榜前5行列,可見其學科實力之強。

與之相對,河北、內蒙古、江西、海南、廣西、貴州、西藏、青海、寧夏等“一流學科”建設數量僅有1個,創新資源相對匱乏,需要迎頭趕上。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高教窪地”山西,近年來通過下大力氣“補短板”,一流學科已經增加至3個。其中,山西大學首次入圍“雙一流”,哲學、物理學成爲新增建設學科。

此外,由於“首輪建設成效並未完全達到預期、相比同類學科在整體發展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成長提升程度方面相對偏後”等原因,共有15所高校的16個學科被公開警示或撤銷。相關學科將在2023年接受再評價,屆時未通過的,將調出建設範圍。

有人新入局,有人被警示。在“一流學科”更加強調需求導向,更緊密貼合國家或區域戰略需求背景下,這種競爭不僅關乎高校發展,更關乎城市命運,是不容忽視的必爭之地。

最新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2

2月14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三部委公佈了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共包含全國147所高校的多個類別學科,此外,15所高校的16個學科被公開警示或撤銷。在名單公佈的同時,三部委還發布了《關於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正式啓動新一輪“雙一流”建設。

最新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 第5張

打開APP 閱讀最新報道

不是劃分“三六九等”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本次公佈的名單共有建設高校147所。建設學科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共佈局59個、工程類學科180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92個。和首輪名單不同的是,本次公開的名單中沒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建設學科目錄,根據安排,上述兩所學校的自主建設學科將由其自行公佈。

針對這一變動,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若干意見》的改革任務之一就是擴大建設自主權,推動建設管理重心下移,強化建設高校的主體意識和創新動力(310328),爲若干高校衝入世界前列創造政策制度環境。由此,三部委報請國務院同意,先行賦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兩校學科建設自主權。

“放權的主要考慮一是兩校學科建設可不拘泥於一級學科,建設數量在現有基礎上自主確定優化;二是對兩校實行目標管理,緊扣服務國家戰略急需的領域方向,明確衝頂世界一流的階段性梯次目標、標誌性成果及時間節點;三是兩校要建立適應內涵建設和長遠發展的自我評價體系、內部約束機制和治理體系。”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編制完成建設自主權擴大整體方案後,將自行公佈建設學科。

此外,第二輪的建設名單也未對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進行區分。針對這一情況,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從首輪建設情況看,一些建設高校對“雙一流”建設堅持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的理解還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作爲身份和層次追求,存在擴張規模、追逐升級的衝動。“‘雙一流’重點在‘建設’,學科爲基礎,而不是人爲劃定身份、層次,派發‘帽子’,更不是在中國高校中劃分‘三六九等’。”

最新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 第6張

16個專業被警示

而在具體的學校和學科方面,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中相比首輪均出現一定變化。對此,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確定第二輪建設範圍時,並沒有進行大進大出的調整。“首輪‘雙一流’建設整體佈局已形成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基本體系,保持建設範圍的總體穩定,有利於建設高校和建設學科保持定力、持續投入、匯聚力量、沉澱成果,持續發揮支撐一流大學體系建設的作用。”

在佈局調整方面,第二輪建設將以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十四五”期間國家戰略急需領域作爲指引調整建設學科的指南,對擬建設學科的匹配度、水平和發展質量等進行綜合考查,尤其是加大基礎學科、理工農醫和哲學社會科學學科佈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三部委還同期披露了給予公開警示(含撤銷)的首輪建設學科名單。具體來看,共包含15所高校的16個專業。其中,東北師範大學的數學學科和上海財經大學的統計學學科被予以撤銷,根據學科建設情況,前者被調整爲“教育學”,後者被調整爲“應用經濟學”。同時,其他13所高校的14個專業被給予公開警示。

據瞭解,上述警示學科和調整後的學科,將在2023年接受再評價,屆時未通過的,將調出建設範圍。對此,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解釋中稱,首輪“雙一流”建設雖然總體上實現了建設目標,但實際建設時間還不長,有些學科因各方面原因,建設成效並未完全達到預期。相比其他同類建設學科,整體發展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成長提升程度相對靠後,爲激勵督促,也爲警示其他建設學科,需要給予這些學科公開警示的處理。

最新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 第7張

鼓勵高校主動對接需求

對於未來,教育部有關負責人進一步強調,“雙一流”建設將堅決克服“五唯”的頑瘴痼疾。不把帽子和論文數量等作爲監測點,將加大質量、貢獻和內涵建設成效的監測,並有充分“留白”空間,高校可將特色成效寫實性描述。

在建設成效評價中,也將注重體系性、診斷性、集成性和發展性,突出質量、服務和貢獻,堅決摒棄數論文、數帽子的做法,不簡單以論文數量、排名變化、帽子數量等作爲評價指標等。

而爲加強專業學科建設,《若干意見》中也指出,未來將建設健全國家急需學科專業引導機制,按年度發佈重點領域學科專業清單,對現有學科體系進行調整升級,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佈局交叉學科專業,培育學科增長點。實施“基礎學科深化建設行動”,穩定支持一批立足前沿、自由探索的基礎學科,重點佈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

此外,第二輪建設中也鼓勵建設高校主動對接需求、優化學科建設口徑。允許個別建設學科所屬建設高校根據自身特色優勢、目標定位,以及服務國家、行業和地方發展需求情況提出申請,經專家委員會審議諮詢、三部委報國務院批准後作出調整。調整後,原學科將不再列入建設名單。

最新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3

2022年2月14日,根據國務院《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及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經專家委員會認定,教育部等三部委研究並報國務院批准,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佈。

2017年9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正式發佈。對比兩輪“雙一流”建設名單發現,部分滬上高校及學科新入選。

第二輪建設名單中新增了七所高校,包括上海科技大學,其“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系首次進入新一輪一流學科建設序列。

復旦大學20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名單,第一輪爲17個學科。

上海交通大學18個學科入選,其中“物理學”學科爲此次新增學科。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交大瞭解到,與第一輪名單相比,部分學科名稱有所調整,這是因爲首輪建設學科不是《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內一級學科的,變更爲了建設依託的主要或相近一級學科,這樣的學科包括“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和“工商管理”學科。

同濟大學8個學科入選,其中“生物學”學科爲第二輪“雙一流”建設新增學科。

東華大學2個學科入選,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爲此次新入選。

上海財經大學“統計學”予以撤銷,根據學科建設情況調整爲“應用經濟學”。記者從該校瞭解到,學校主動優化建設口徑,將一流建設學科調整爲應用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於2018年1月發佈的“雙一流”建設方案顯示,“經濟學與商學”爲學校一流學科建設口徑,涵蓋統計學、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和工商管理。

此外,華東理工大學3個學科、上海海洋大學1個學科、上海中醫藥大學2個學科、華東師範大學3個學科、上海外國語大學1個學科、上海體育學院1個學科、上海音樂學院1個學科、上海大學1個學科、海軍軍醫大學1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相較第一輪名單無調整。

第二輪建設名單中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介紹,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是所有中國高校的自覺追求和行動目標,要有世界一流的視野和格局。“雙一流”重點在“建設”,學科爲基礎,而不是人爲劃定身份、層次,派發“帽子”,更不是在中國高校中劃分“三六九等”。

有關負責人表示,新階段“雙一流”建設應當堅持以學科爲基礎,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發展新模式,引導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優勢領域和方向上創建一流。第二輪建設名單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將探索建立分類發展、分類支持、分類評價建設體系作爲重點之一,引導建設高校切實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關領域、方向的創新與實質突破上,創造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

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按學校代碼排序)(上海高校)

復旦大學:哲學、應用經濟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同濟大學:生物學、建築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設計學

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中藥學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文學

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學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

上海大學:機械工程

上海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海軍軍醫大學:基礎醫學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