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戰役真實歷史

本文已影響2.22W人 

長津湖戰役真實歷史,《長津湖》講述了發生在71年前的冬天,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義無反顧赴朝作戰,他們以憑藉超乎尋常的戰術設計與過人的意志,以下是長津湖戰役真實歷史的內容。

長津湖戰役真實歷史1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佈:“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日本人不信,蘇聯人不信,美國人更加不信,一個被西方欺辱了100多年的國家, 一個絕大多數老百姓連電都用不起的國家,一個連拖拉機都造不出來的國家,你說站起來就站起來了?誰信?

你說我們抗日戰爭打敗了日本人?別人說有蘇聯的百萬大軍和美國的原子彈。

你說我們解放戰爭打敗了蔣介石?美國人說國民黨無可救藥,軍隊不堪一擊。

總之,當時沒有一個國家相信新中國的實力,以爲我們還是百年前的那個軟柿子,所以麥克阿瑟纔敢口出狂言:“小夥子們,聖誕節前帶你們回家!”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了鴨綠江,“長津湖之戰”屬於第二次戰役期間,在這場戰役之前,發生了一件讓人痛心的事情,1950年11月25日,美軍空襲志願軍司令部,毛主席長子毛岸英在空襲中犧牲。

兩天後,“長津湖之戰”打響,當時中美參戰的都是雙方的王牌部隊。

中國這邊的主力是第九兵團,第九兵團所屬的第20軍、26軍和27軍都是華野的王牌部隊,而華野的最高指揮官正是戰功赫赫的 “戰神”粟裕,原本第九兵團是作爲絕對主力準備解放臺【灣】的,沒想到朝鮮戰爭局勢變化太快,在短短几個月內,美軍就兵臨鴨綠江邊,所以第九兵團只能被迫取消原先的作戰任務,緊急北上。

長津湖戰役真實歷史

美國這邊的主力是美國陸戰一師,這是一支帶有傳奇色彩的部隊,建立一百多年未嘗敗績,在太平洋戰爭中參加過瓜島和沖繩最艱難的戰鬥,面對日軍的死亡衝鋒毫不退縮,而且戰鬥意志驚人的強大,曾有陸戰一師的士兵用手緊握手榴彈伸進日軍地堡爆破,防止日軍將手榴彈推出,所以那些以爲美軍只是靠裝備優勢打仗的就不要造謠了,因爲抹黑對手,無異於在抹黑志願軍的偉大,參加“長津湖戰役”的美軍部隊,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

1950年的冬天,是“5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夜間最低溫度接近零下40度,長津湖地區又是朝鮮半島的苦寒之地,即便是朝鮮本地人,在夜間也絕對不會出門,可是第九兵團的士兵,由於北上過於倉促,大多穿着單衣就進入了這樣的環境。

更嚴峻的是,由於美國掌握了制空優勢,志願軍白天根本無法行動,只能在寒冷的夜晚行軍趕路,零下40度的低溫,大雪紛飛,沒有棉衣,還要負重行軍,對於大多數來自南方的第九兵團士兵而言,這簡直就是生平未見的作戰環境,所以在第一天的行軍中,就凍傷了700多人。

由於棉被緊缺,志願軍每個班只能分到1-2牀棉被,大家休息時就將被子鋪在雪地,一羣人擠在一起,保證自己不被凍僵,又由於汽車被美軍炸得所剩無幾,志願軍後勤供應困難,很多戰士兩天,甚至九天沒有吃飯,餓了就只能吃雪充飢,而同時期的美軍不僅有牛肉咖啡蛋糕,還有全套的保暖裝備。

所以當時開戰之前,志願軍和美軍的差距,不僅是武器裝備的差距,更是後勤保障、軍人體力、戰鬥條件全方位的差距。

就連第九兵團總指揮宋時輪將軍都感嘆道:“長津湖戰役的艱苦程度超過了長征!”

全程參與了戰鬥的20軍副軍長廖政國也直言:“長征挨凍沒有這麼久, 捱餓也沒有這麼長!”

從這個角度來看,“長津湖戰役”可能是人類戰爭史上作戰環境最惡劣的戰役之一。

長津湖戰役真實歷史 第2張

爲了悄無聲息的靠近美軍陣地,志願軍利用夜色風雪掩護,匍匐在雪地裏緩慢前行,他們就這樣一動不動地趴在冰雪裏,時刻保持着握槍姿勢,直到衝鋒號吹響,他們就立刻從雪地裏爬起,毫不畏懼地衝向美軍陣地,當然,也有很多戰士再也沒能爬起來,他們被活活凍死,臨死都沒有發出一絲聲音,就像邱少雲被大火燒死一聲不吭一樣。

美軍將領怎麼都想不明白,志願軍是如何做到一聲不響的靠近陣地的,爲什麼中國的軍人寧可凍死也要執行軍令,是什麼支撐着他們?這徹底顛覆了他們的戰爭常識。

所以,即便美軍陸戰一師全副武裝,戰鬥意志也十分堅強,但志願軍總是如同神兵天降一般地出現在他們面前,這讓他們時刻保持神經緊繃,絲毫不敢放鬆,每次志願軍的衝鋒號響起,他們就緊張地戒備了起來,而且,更難纏的是,和日本敢死隊的無腦衝鋒不同,志願軍的進攻冷靜老辣得多,他們遇上掃射就迅速臥倒,利用地形不斷躍進,有時候一個班的集中火力也沒辦法壓制住志願軍進攻的步伐,等到志願軍靠近的時候,等待美軍的就是鋪天蓋地的手榴彈和無窮無盡的肉搏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志願軍全殲了美軍的“北極熊團”,創造了朝鮮戰爭中,志願軍成建制地全殲美軍一個團的光輝戰例。

當然,美軍也不是吃素的,爲了找出周圍潛伏的志願軍,美軍利用榴彈炮和飛機轟炸,對周邊地區進行了反覆“犁地”,他們還將坦克圍成鋼鐵防禦圈,頑強的抵抗志願軍的進攻,與此同時,美軍還調配了大量的飛機空投物資、救助傷員,源源不斷地爲美軍補給彈藥和食品,所以在戰鬥過程中,美軍感覺志願軍怎麼都打不完,志願軍卻感覺美軍彷彿是無限火力,雙方都察覺到對方的難纏。

長津湖戰役真實歷史 第3張

美軍多位參戰將領都給予了志願軍高度的評價:

“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令陸戰隊員們肅然起敬!”

“這樣頑強的反覆進攻,我們從未見過!”

“我參加過二戰德軍最後一次大反攻,但也不似長津湖之戰這樣激烈!”

經過長達20多天的交戰後,雙方都損失慘重,第九兵團參戰15萬人,僅凍傷就有3萬多人,凍死4000多人,而美軍陸戰一師也是損失慘重,在減員13961人之後,倉皇的向南撤離。

此役過後,中美雙方都認清了對方的實力,明白這肯定不是一場短時間能分出勝負的戰鬥,志願軍被美軍密集的火力所震撼,深深地認識到火力充足的重要性,所以朝鮮戰爭結束後,解放軍一直都在加大火力投入,直到今天中國擁有了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火箭軍部隊。

而美軍也被志願軍的戰術素養和戰鬥意志所折服,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多所軍事學院開始深入研究游擊戰、夜間戰以及中國的《孫子兵法》。

由此可見這場戰役給雙方留下了多麼深刻的記憶。

很多人今日看待朝鮮戰爭,認爲幾十萬志願軍埋骨他鄉實在太過可惜,的確,那些凍死在雪地的戰士,他們都是中國人的丈夫、父親、兒子和兄弟,沒有任何人希望他們灑血戰場,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場“立國之戰”來證明自己的實力,那麼像美國這樣的軍事侵略行動就會永無止息,所以電影《長津湖》中才有這樣一段臺詞:“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

他們難道不知道自己前往朝鮮戰爭可能就永遠回不來了麼?不,他們心裏很清楚,參加朝鮮戰爭的大多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戰爭的殘酷他們比誰都清楚,但之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因爲他們心裏明白,如果他們這代擁有豐富戰鬥經驗的老兵不能抵擋住美國的入侵,等到下一代新兵入伍,他們面臨的局勢將更加艱難。

看完電影《長津湖》,我的內心五味雜陳,我坐在座位上盯着屏幕久久不願離去,很多人也和我一樣坐在原地,他們等待着電影的彩蛋,但直到演員表全部出完,我們也沒能等到彩蛋,剛開始有點失望,但走出影院後又突然釋然,看着外面萬家燈火,高樓林立,我突然明白,原來今天的和平,就是電影《長津湖》留下的最大彩蛋。

長津湖戰役真實歷史2

歷史上真正的長津湖戰役到底有多慘烈?

慘烈到雙方都認爲這是自己戰爭史上的榮耀。

一、長津湖之戰背景

1950年6月25日,在蘇聯的支持下,金日成發動統一朝鮮半島的戰爭,史稱「朝鮮戰爭」。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毛澤東的俄語翻譯師哲回憶,在戰爭開始前一個月,金日成在得到斯大林支持的情況下祕密拜會了毛澤東,向中國通報對南朝鮮開展的意圖,但是毛澤東認爲此時打仗時機不好。此後朝鮮開戰時並未在戰前通知中國具體日期和攻擊計劃,三日後,朝鮮軍隊佔領漢城,引起強烈國際反響。

當時各國反映:

美國:同日(6月2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授權美國海軍和空軍在朝鮮半島38°線以南地區作戰。兩日後(6月27日),杜魯門發表聲明宣佈美國出兵朝鮮半島,同時認爲「共產主義已不限於使用顛覆手段來征服獨立國家,現在要使用武裝侵犯與戰爭(來征服)」,爲了防禦太平洋地區安全,命令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再過兩日(6月29日),杜魯門授權美國海軍和空軍在朝鮮半島38°線以北地區作戰。這是電影裏片頭跨鴨綠江轟炸的起因---爲了切斷當時作戰的朝鮮人民軍的補給線和工業生產能力。

·蘇聯:6月27日,蘇聯發佈公報稱不會在朝鮮半島與美國對抗,此後蘇聯空軍祕密參戰,8月份派遣138架空軍飛機進駐瀋陽,11月份米格-15在鴨綠江上空與美軍正式交戰,此後至1953年,蘇聯空軍第64軍(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名義)基本承擔了鴨綠江以南至清川江(朝鮮半島西北空域)之間的空中安全保障職責,這一段空域也就是當時十分著名的「米格走廊」,意爲上天就可以遇到米格戰機,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噴氣式戰鬥機參與戰爭。但是在志願軍入朝早期(8-11月),因爲制空權的喪失,當時的志願軍後勤保障困難極大。

長津湖戰役真實歷史 第4張

中國

· 6月28日,周恩來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軍第7艦隊開進臺灣海峽,認爲這是“針對中國領土的武裝入侵……公然違反聯合國憲章”。

· 7月13日,根據中央軍委決議,依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兵團(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下轄轄第38、第39、第40軍),併入第42軍,及炮兵第1、第2、第8師等,共計25萬人部隊組建東北邊防軍,以確保東北邊境安全,這是人民志願軍的前身。第13兵團司令員鄧華,後任志願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司令副手。

· 8月27日,9架北郡飛機入侵我國領空,在丹東,臨江區域開展轟炸(注意這裏時間線有亂,轟炸我國領土在仁川登陸之前)。

· 8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兵團(下轄第20軍,原華東野戰軍1縱,第23軍,第26軍,原華東野戰軍8縱,第27軍,原華東野戰軍9縱)和第19兵團分別完成集結,被調往津浦線、隴海線等鐵路沿線(山東境內)。

在朝鮮戰爭之初,韓國軍隊3天內丟失漢城,在6-7月之間,陸續失守大田,木浦,晉州,韓國和聯合國軍退至釜山一帶,與朝鮮軍主力展開鏖戰。爲了扭轉敗事,麥克阿瑟親自海上督戰,美軍大部於在仁川登陸,攔腰切斷朝鮮軍隊,從此朝鮮戰局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9月25日,聯合國軍重新佔領漢城,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同意麥克阿瑟越過38線的建議。10月9日,美軍第一騎兵師越過38線,19日美軍佔領平壤。

這也是影片的開始部分。

二、志願軍入朝作戰

鏡頭切回中國。

早在美軍仁川登陸以後,我國幾乎每天都發表嚴重警告,如果越過三八線將採取措施反制。10月1日,韓國軍隊越過三八線,當時金日成和斯大林分別向中國請求直接出兵援助,於是10月2日/4日,毛澤東分別主持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討論入朝作戰問題,決定派遣彭德懷擔任志願軍總司令。

其實在10月,聯合國軍北部已經抵達鴨綠江邊,當時毛澤東非常爲難,因爲當時中國的戰略目標在臺灣,而作爲王牌部隊,第9兵團一直以來的訓練也都是對臺作戰。

近些年,人民日報在紀念朝鮮戰爭的文章中也表達出類似的意見,“朝鮮戰爭之所以不可忘卻,是因爲它發生在錯誤的時間。中國剛獲解放,百廢待興,還面臨着繁重的追擊殘敵任務,還有臺灣和西藏問【題】亟待解決。不合時宜的戰爭徹底打亂了國內議程。”。

胡耀【邦】曾講,(當時)毛澤東在朝鮮戰爭時期幾天幾夜抽菸不睡覺,下不了這個決心。因爲政治局會議上有人是反對的,另外對美國的意圖也不是很瞭解,後來主張打的佔了上風,周恩來就說,在門外打比較有利。

於是決定打。

10月5日,受到毛澤東委託,鄧小平將彭德懷接至毛澤東中南【海】辦公室,這也就有了影片中毛澤東與彭德懷的談話。8日,中央軍委正式宣佈命令,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志願軍巔峯時有19個軍組成,參與人數220萬人以上,中國初期出兵人數達到30萬。

從此朝鮮戰爭進入了抗美援朝階段,其大概可以分爲五次大型戰役,而長津湖之戰是第二次戰役的決定性戰役之一(另一戰役爲清川江戰役),這也是影片中第9軍團首次參與的戰役。其中另一個有意思的點是,當時中美從未相互宣戰,參戰各方都默契地將其控制爲“有限戰爭”。

美國人對蘇聯空軍的介入也諱莫如深,當時瞭解到參戰空軍詳情的美軍空軍參謀長宣稱:“幾乎在一夜之間,共產黨中國就變成了世界上主要空軍強國之一”。

長津湖戰役真實歷史 第5張

早在第9兵團之前,10月19日,由原東北邊防軍改組的人民志願軍第13兵團已經開始祕密入朝作戰,但是由於後勤問題,導致第一次戰役進攻時間不長就需要進行休整。

10月29日下午,正如電影所述,作爲第二批入朝部隊,第9軍團在山東曲阜孔廟召開團以上幹部入朝作戰動員大會,朱德總司令親自赴會做了動員講話(注意,在動員大會上最高長官並非宋時輪,且此時作戰任務只傳遞到營級)。

11月1日-4日,第9兵團陸續從山東登車抵達遼寧安東(27軍)和梅河口(20軍,26軍),據稱營級以下人員在火車上(到達瀋陽)才知曉作戰任務。11月6日,第九兵團以20軍爲前衛,奉命作爲第二次戰役主力開始入朝。

這裏有一個插曲,在早期(10月25-11月4號),志願軍已經開始入朝作戰,並且取得一系列戰果,比如全殲韓國一個加強營,以及美軍第1騎兵師第8騎兵團大部,迫使美國聯合國軍主力撤退至清川江一線,但是因爲補給問題,志願軍4日就結束了攻勢。

5日,麥克阿瑟發起「聖誕攻勢」,試圖一舉結束戰爭,毛澤東隨即下令以第9兵團爲東線主力開啓第二戰役,此時第9兵團大部剛抵達東北,就立即進入朝鮮準備戰鬥,這也解釋了爲什麼第9兵團未在東北休整完全,即開始入朝的原因。

在第二次戰役初期,設計長津湖之戰時,彭德懷的指揮藝術的體現的淋漓盡致,讓人歎爲觀止。因爲只要美軍進入長津湖地區,那麼因爲地形原因就只能分散駐紮,可以被分割包圍各個擊破,這是一個天然的口子。爲了執行這條戰術指令,11月4日-11月25日,參與第一次戰役的中國部隊(124師)停止了攻勢,並節節敗退,把美軍引入長津湖地區,更神來之筆的是,124師隨後與趕來的第9軍團完成祕密換防。此時美第十軍(包括已經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已經事實上被分割包圍。

而第9兵團入朝倉促又帶來了多個問題:

1.進攻時間協調:第二次戰役策劃於11月5日左右,實際上原計劃開始時間爲11月25日,分別爲東西兩線開始攻勢,但是因爲9兵團入朝倉促,經過宋時輪請求,彭德懷同意東線戰場延遲至11月27日開始攻擊。這也是電影裏27號爲節點的原因。

2.後勤協調:遼寧軍區原本已經準備好了棉衣換裝,但是第9兵團臨時更換入朝地點,受命倉促入朝,所以冬衣換裝並未成功,而且拋棄了幾乎所有重型火炮,電影裏這一點並未解釋清楚,這也是後期集團式衝鋒,炸藥包炸汽油桶,甚至是美軍下碣隅裏機場沒有攻下的主要原因(幾乎完全沒有重火力)。

整體來說,長津湖之戰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悄悄渡江之後的第一次戰役,雙方指揮官是愛德華·阿爾蒙德(美第十軍軍長)指揮的30000餘聯合國軍和宋時輪(志願局第九兵團司令)指揮的80000餘中國軍隊。

和電影裏的表現不同的是,長津湖戰役本身從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共進行了十天,包含下碣隅裏、防守柳潭裏、第5團及第7團從柳潭裏突圍撤向下碣隅裏 、美國陸第31團級作戰單位在長津郡東面的戰事四個部分,電影裏呈現的是最後一個小戰役。當時宋時輪坐鎮兵團指揮部,而陶勇在前線指揮部直接指揮20軍,27軍行動。所以,當時宋時輪和陶勇其實並不在一起。

另一個關鍵點是,美第十軍軍長愛德華·阿爾蒙德和美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師長奧利弗·史密斯相互厭惡已久,奧利弗·史密斯認爲朝鮮有大量中國軍隊,於是違抗了阿爾蒙德的指令,減緩了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向長津湖前進的速度,並在行軍過程中修建了機場和大量補給點,但是阿爾蒙德認爲史密斯過於謹慎,這一點電影裏有所體現。事實上,史密斯拯救了美陸戰一師,甚至可以說拯救了第十軍,這一點在美國軍方此後也有普遍認可,史密斯此後因此榮獲傑出服役十字勳章:

根據 1918 年 7 月 9 日批准的國會法案的規定,美利堅合衆國總統很高興向美國海軍陸戰隊少將 Oliver P. Smith頒發傑出服役十字勳章,爲表彰在擔任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增援)司令部對敵方侵略軍的行動中,對聯合國武裝敵人的軍事行動中所表現出非凡的英雄主義精神。1950 年 12 月 4 日,史密斯少將的傑出領導爲長津湖地區的軍事突破做出了重大貢獻,並符合兵役的最高傳統。

當時極端惡劣的天氣是作戰的最大阻礙,11月14日,一股西伯利亞冷風讓當時的氣溫驟降到零下38度,這是40年不遇的超級嚴寒。

氣溫,嚴寒和食物短缺也打亂了中國方面的戰略安排,在戰役開始時,第9兵團近1/3兵力【部】署在長津湖後部作爲預備隊,戰爭結束時,據統計中國軍隊死於寒冷的人數比死於戰鬥的人數還多。在一些戰鬥中,也因爲食物和重火力短缺,中國軍隊沒有及時擴大戰果,不然有能力實現原定殲滅美軍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的任務。

三、長津湖之戰

11月27日夜,志願軍第9兵團第20、27軍發起了多次襲擊,正式拉開了長津湖之戰的序幕。主要參戰單位:

正如之前所說,聯合國軍被分割在長津湖周圍:

· 柳潭裏(第5,第7,美國第11陸戰團,美軍第一師主力vs志願軍第26軍59,79和89師),

· 新興裏(第31團,即電影中的北極熊團vs志願軍第80師,第81師),

· 下碣隅裏(美第一師司令部,以及2個營vs志願軍第58師)

· 古土裏(志願軍第60師)。

本電影裏,主要場景描述的是長津湖以東,第31團(隸屬於美軍第七步兵師的RCT-31團,後被稱爲「費斯特遣隊」,電影裏的北極熊團),第32團第1營,第57野戰炮營,以及第15防空炮營D連志願軍第80師,第81師的戰鬥。實際上,這場戰鬥的持續時間是11月27日夜至12月1日,期間經歷頗多波折,最終以第31團在攻勢下潰散而告終。

11月27日,第31團達到新興裏,指揮官麥克萊恩上校誤以爲志願軍仍在撤退,試圖在第二天繼續進攻,這點在電影裏有所體現。27日下午,美第十軍司令阿爾蒙德將軍搭乘直升機到達31團防線,並認爲當前不過是「向北逃亡的中國士兵殘部」,「我們將持續攻擊並且我們會一路殺到鴨綠江。不要讓一羣中國農民阻止你們。」

當夜,中國人民志願軍第80師及第81師的3個團偷襲了北部丘陵的山口處,對第32團第1營,第57野戰炮營和第31兵團第3營當夜造成重大傷亡,並退出31團防線。此時第31團被分割爲三部分,直到29日凌晨,傷亡慘重的第32團第1營和第3營纔在美軍強大的空中火力支援下匯合,期間40架海陸及海軍戰鬥機總共使用了約225枚火箭、18枚汽油彈、10枚500磅炸彈及29枚殺傷彈。從28日到29日,第31團第2步兵營第31團戰車連被佔據1221高地的志願軍第81師第242團和第241團阻攔,無法與大部隊匯合。

在此戰役中,指揮官麥克萊恩上校中彈被俘、4天后死亡(此處麥克萊恩上校死亡時間有爭議)。在麥克萊恩上校中彈被俘後,11月29日費斯中校接任指揮官,這也是後期美軍31團被稱爲「費斯特遣隊」的原因。費斯中校率部成功阻擋80師,81師,並在美國空軍的幫助下的固守陣地2天,從當日06:45時,至18:30時,美國海陸第1航空聯隊出動38次空襲,投入21枚汽油彈、16枚500磅炸彈、21枚殺傷彈及190枚火箭,攻擊31團防線的攻勢被擊退。

11月30日,美第7步兵師師長乘直升機親抵31團陣地,指示費斯中校勿期待外援,並準備撤退。12月1日,31團餘部突圍作戰開始,白天因爲存在空軍掩護,所以進展的非常順利。隨着夜色到來,31團在1221高地附近遭到志願軍第242團攔截聚集,費斯中校身受重傷,後傷重不治,此外,隨着空中火力支援到達尾聲,志願軍的攻擊也逐漸大膽,第31團開始瓦解,幾乎所有軍官已經陣亡或是重傷。第3營營長哈維·史多姆少校身爲第31步兵團最後一位指揮官,嘗試組織反擊,但身中數槍後失蹤,其遺體於2018年尋獲確認陣亡。

至此31團全面潰散。

如之前所述,在長津湖地區美軍被分爲三部,而在柳潭裏和下碣隅裏(美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師部)的戰鬥其實更爲慘烈。

· 當時志願軍並不知道美海軍陸戰隊第一師主力在柳潭裏附近,27號晚,第79師的3個團從北和東北方向對柳潭裏的山脊發動了進攻,意圖一舉殲滅守軍。但第5和第7陸戰團守住了防線,直到11月28日拂曉時,中國軍隊和美國守軍在柳潭裏防禦圈周圍相持不下。

· 志願軍第79師在柳潭裏遭到重大損失之後,第9兵團指揮部認識到柳潭裏駐紮的是第1陸戰師的主力,其兵力是原來預計的兩倍。宋時輪確信繼續進攻於事無補,因此命令第9兵團從11月28日到30日放棄柳潭裏,將主要攻擊轉向新興裏和下碣隅裏。在柳潭裏以阻擋爲主,但是因爲第60師使用過期的日本地圖,沒有按照預定時間(27日)進入攻擊位置,下碣隅裏久攻不下。

· 12月2日,美軍打通了柳潭裏和下碣隅裏的阻隔通道,美第一師主力和師部成功會師,美軍開始向興南港撤退。

四、後續

新興裏的'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次在朝鮮戰場上成建制擊潰美軍一個團,這是朝鮮戰爭志願軍的首次大捷。長津湖戰役中,雖然事實上並未完全完成既定作戰目標(全殲美國海軍陸戰第一步兵師,讓史密斯跑了),但是第9兵團最終控制了戰場,這是東線戰場毫無疑問的巨大勝利。同時,在西線戰場,志願軍第13兵團在清川江戰役中打敗了美國第八集團軍,這迫使美軍全面撤退,並開始認真考慮全面撤出朝鮮的想法,這對中方來說毫無疑問是巨大的戰略成功,扭轉了朝鮮戰爭的大局。

但是,由於冬裝等各項給養供應不上,第九兵團非戰鬥性減員非常嚴重,據黨史出版社《開國第一戰》第295頁記載:第9兵團戰鬥傷亡19202人,凍傷28954人(其中救治無效死亡的約3000人),凍死約1000人,累計減員48156人。減員數量佔總數的32.1%。根據美方資料記載,美軍共計戰鬥傷亡10495人,並且7338人因爲天氣寒冷傷亡,共計傷亡17833人。此後,志願軍第9軍團必須休整,甚至有一些建制撤銷,也因此沒有參與第三次戰役,減少了中方在朝鮮戰場上的有效戰力。

在後續的追授中,2001年,美國海軍在得知中方戰史後,授予陸軍第31團海軍總統獎章,費斯中校獲追贈美國最高榮譽榮譽勳章,爲了表彰他以2個加強營的兵力成功保護海軍陸戰隊第1師的右翼,抗擊中國軍隊2個師達4天之久。

悲壯的長津湖之戰中,第二十七軍八十師二四二團第五連,除一名掉隊者和一個通信員之外,全連幹部戰士呈戰鬥隊形全部凍死在陣地上,這在電影中也有所體現。宋時輪後來在回憶錄中認爲,長津湖戰役“其艱苦程度超過長征”。可以說,在長津湖之戰中,中美雙方參戰人員都展現了巨大的軍人榮耀,而中國軍隊尤甚。

中國軍隊的指揮藝術,更是讓人歎爲觀止。在這場美國軍隊已經完全被套入的戰役中有太多的如果,如果當時第九兵團在遼寧成功拿到輜重補給,或者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師長不是謹小慎微的史密斯,再或許這場戰役發生在夏天,或許這場精心準備的戰役都可以達到預期目的,讓朝鮮戰場提前結束。

長津湖戰役真實歷史3

電影《長津湖》七連是哪些人

在七連中,吳京飾演的是伍千里,和易烊千璽飾演的伍萬里是兩兄弟,朱亞文飾演“不溫柔”的指導員梅生;李晨飾演內心散發快樂的戰士餘從戎;胡軍飾演的雷公非常“護犢子”,也是伍千里唯一能“撒嬌”的對象;韓東君飾演的神槍手平河私下和戰場上反差很大。

吳京表示面對易烊千璽,內心的柔軟會自然地流露。易烊千璽則透露萬里對哥哥的感情很複雜,又“恨”又崇拜。

吳京:“千里這個角色,我覺得我心裏本來就有,跟我個人也很像。”

易烊千璽:“萬里他其實是一個江邊兒的野孩子,從他哥身上發現軍人氣魄,也想跟着入伍。”

朱亞文:“梅生是有一些苛刻的指導員。”

李晨:“餘從戎是從內心散發着快樂的一個戰士。”

胡軍:“雷公這個人非常護犢子,他把七連的那些戰士都當做自己的孩子。”

韓東君:“平河上了戰場是非常狠的一個人,一個神槍手。”

以前不知道的人物細節,這一次都知道了,從人物卡上的性格就能看出來,最可愛的人對他們是一種最貼切的形容,每一個角色都很鮮活生動,當每個角色都被賦予了獨到的人格魅力,纔是電影裏最大的亮點!

七連人物及編號介紹

1、伍千里--編號162

他是戰鬥和指揮能力兼備的全能戰士,是七連的連長和主心骨,也是全家的頂樑柱,,他沉穩內斂,頭腦冷靜。

2、伍萬里--編號677

萬里是七連的新兵,浙江人,昔日江邊的野孩子,在戰場上快速成長,蛻變爲神投手。他叛逆倔強,嫉惡如仇。

3、梅生--編號135

梅生是七連的指導員,是一個活得很精細的城裏人,有謀略,懂英文,文武兼備,智勇雙全。他細膩認真,謹慎嚴苛。

4、餘從戎--編號221

餘從戎是四川人,七連火力排的排長,戰場上是衝鋒勇猛的火力擔當,也是一個陽光樂觀,笑口常開,從內心散發快樂的戰士。

5、雷公--編號017

雷公是山東人,是七連炮排的排長,他是一位經驗豐富、老當益壯的炮手,也是七連的雷爹,超期服役的老兵。他恩威並施,特護犢子。

6、平河--編號280

平河是七連神槍手,江蘇人,在戰場上百發百中,彈無虛發,是個很低調的實力派,人狠話不多的神槍手,他沉默寡言,外冷內熱。

不得不說長津湖七連人物真的是各個都是人才啊,每一個都有自己的魅力,他們都是人才,他們都被賦予了特別的魅力,他們無愧於最可愛的人,看了之後是不是更期待鋼鐵七連,期待長津湖了!

長津湖戰役歷史真相有多慘烈

經過近兩百天的拍攝,戰爭史詩鉅製電影《長津湖》拍攝完成。在殺青現場,主演吳京、易烊千璽和導演林超賢一起舉瓶“碰杯”留念。

這部待映電影描述的真實歷史場景究竟是怎樣的,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在嚴酷的環境下,東線作戰部隊憑着鋼鐵意志一路追擊,扭轉了戰爭局勢。在零下40多度的極端天氣,一排排志願軍戰士們被凍成冰雕,卻始終保持着戰鬥的姿勢。這樣的英雄故事,怎麼不讓人聞之落淚?71年後,博納影業將這段冰與血凝聚的戰役——“長津湖之戰”搬上大銀幕,在令人淚目的同時,也將帶着人們重回當時的歷史場景之中。

提起朝鮮戰爭,就不得不說一場戰役,那就是長津湖戰役,這場戰役不僅是中美兩國的激烈交鋒,直到現在都在兩國軍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印象深刻的原因不僅僅是戰鬥的激烈,還有惡劣的天氣。長津湖戰役是在1950年11月27日打響的,到12月24日結束,正是寒冷的時候,而且更爲糟糕的是當時的長津湖地區遭遇了50年不遇的嚴寒,最低氣溫甚至降到-40℃。

零下40度是什麼概念,可能很多南方的朋友都不瞭解。據志願軍老兵劉伯清回憶說:“冷到什麼程度呀,講了你都不敢信,戰士的耳朵被凍得硬邦邦的,一碰整個就掉了,一點都沒的知覺嘍!”

而且志願軍並沒有足夠的禦寒衣物。

參加長津湖戰役的是我軍第9兵團,長期久居江南,很多士兵連雪都沒見過,幾乎是沒有任何後勤準備便來到了東北準備入朝。

當熟悉朝鮮高寒氣候的東北軍區副司令員賀晉年,看到第九兵團的戰士們的單衣單褲時十分震驚,立即警告道:“你們這樣入朝,別說打仗了,凍都把你們凍死了!”

他立即將庫存的5萬件日軍大衣、棉鞋全部拿出來調給9兵團使用,東北邊防部隊的幹部戰士也脫下身上的衣帽送給9兵團戰士,可這麼一點臨時調撥和脫下的衣帽,也有很多沒能來得及送上入朝的火車。

所以長津湖戰役我們雖然是在與敵人作戰,但實際上也在與嚴寒作戰,長津湖戰役中,後者對我們的殺傷力更大。

相比我軍簡陋的衣物,美軍的後勤則要好的多,美軍每人都有一件大衣和一個鴨絨袋,還有防寒帽、厚呢軍裝、毛衣、大衣、毛襪、皮靴等。連隊還裝備棉帳篷、火爐等。飲食上,有餅乾、罐頭、飲料等,甚至還有火雞、火腿、蘋果派等“感恩節大餐”。

但是即便如此,美軍仍然感到不滿意,因爲吃喝實在挑不出毛病,美軍就開始抱怨了武器,一位參戰的美軍中士在回憶這樣寫道:“想象一下怎樣對付手中的卡賓槍吧,那鋼傢伙是冰,你赤手碰它就會被粘住,甩掉的唯一方法就是捨去一層皮。”

至少你們還有手套,再不濟可以將槍【支】纏上布條,而我軍的戰士不僅棉衣短缺,很多還拿着日軍的武器,卻沒有絲毫的抱怨。

長津湖戰役真實歷史 第6張

除了惡劣的天氣外,長津湖地區山巒疊嶂,山高林密,道路狹窄,自然環境也異常惡劣。美陸戰第1師師長史密斯曾對美軍戰史學家談道:“長津湖地區根本不適合軍事行動,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會想去征服它。”

戰爭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打的就是敵人預料不到,正因爲美軍認爲這地區不適合作戰,所以我們就偏偏選擇在這裏對美軍進行迎頭痛擊。成吉思汗辦不到的事情,我們的戰士辦到了。

雖然氣候和環境惡劣,但是志願軍戰士們仍然完美地穿插、分割、包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