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憂而憂議論文

本文已影響3.01W人 

先天下之憂而憂議論文,議論文是寫作的其中一種寫作方式。而先天下之憂而憂這句話是出自范仲淹之手 ,是岳陽樓記裏面的名句。下面分享先天下之憂而憂議論文相關內容。一起跟隨小編來看看吧。

先天下之憂而憂議論文1

先天下之憂而憂議論文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閃耀着樸素的大公無私的思想光輝的話,不是近代和現代人說的,而是九百年前范仲淹說的。

范仲淹是宋朝名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正是范仲淹一生的寫照。他拋下家室與韓琦一起鎮守陝西,屢次擊退了西夏,契丹的侵略,保衛了國家的安全;在那"長煙落日孤城閉"的荒山野嶺上,他也曾想過家,沉吟過"濁酒一杯家萬里"的詩句,然而他想到"燕然未勒歸無計",就在那裏餐風飲露度過了半輩子。是啊!"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呢。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它抒發了有志之士爲祖國的領土完整和繁榮富強,爲拯救人民的疾苦而奮鬥的慷慨感情,它激勵了無數的人爲國捐軀。

文天祥在元軍兵臨城下時,明知前去談判凶多吉少,考慮到"國事至此",就"不得愛身"了。他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幾度掙脫元軍魔掌,以期重整旗鼓,爲國雪恥。臨死時還一心要挽救祖國。他在《指南錄後序》中發誓:"生不能救國難,死猶爲厲鬼以擊賊",還在一首詩中發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這不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嗎?

在我們的民族解放鬥爭中,憂國憂民的志士更是浩如煙海了。無數的革命先烈英勇鬥爭,以鮮血染紅紅旗,目的是"天下之樂"。鬥爭的倖存者,當他們看到革命勝利,人民翻身了,感到無比欣慰。

要"後天下之樂而樂",必然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只有行"先天下之憂而憂",才能"後天下之樂而樂"。蘇聯著名的教育家加裏寧說過,要成爲自己幸福的匠人和創造者,就必須先成爲全體工人和農民幸福的匠人和創造者。當他成爲全體工人和農民幸福的匠人和創造者時,他便成了自己幸福的創造者。此話正是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具體解說。

唐代詩人高適說過:"男兒本自重橫行",主張有志男兒要爲國效勞,奔走四方。有出息的前人尚能如此,更何況社會主義時代的青年呢?我們應賦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新時代的思想內容,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樹立公而忘私的世界觀,投身四化建設,爲人民、爲祖國,奉獻畢生的力量。

先天下之憂而憂議論文2

范仲淹應友之邀,在岳陽樓上揮毫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自此,這成了爲官的準則。

范仲淹先生生活在兵戈四起,戰火紛飛的'北宋王朝,這注定了他縱然奇才曠世,縱然憂國憂民,也終究免不了被朝廷所拋棄。

北宋的重文輕武使這個脆弱的王朝面臨着嚴重的戎狄外患。國難當前,範先生以書生之軀毅然奔赴戰場,棄筆提刀。“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恰似當年的霍去病將軍,將敵人拒之於邊關之外,以換江山社稷無憂,黎民百姓安康。

邊關風沙烈,漠北霜雪寒,但範先生始終認爲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爲他和衆將士們在這裏受的每一分苦,都是爲了他們的君王不受外族辱,百姓不受戰火之苦。爲祖國分憂,這應當是他的驕傲。

然而,“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並非所有的一腔熱忱都能換來惺惺相惜,黑暗腐敗的朝廷遠比邊關苦寒可怕。

回朝之後,範先生對存在問題的朝政提出質疑,與朝中一衆奸佞鬥智鬥勇,可命運與君王並未眷顧於他。一次又一次的不低頭,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貶謫。被貶的地方越來越偏遠,前來送行的官員也越來越少。朝中的黑暗勢力一手遮天,已經不是他可以抵抗的了。

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忘記天下的泱泱衆生。他的君王可以不要他,但他祖國的人民需要他。

他數年如一日吃着白粥與鹹菜,把自己的錢財勻出來資助投奔來的窮苦求學者。他提攜了不計其數的後生,救助了不計其數的百姓。就連他辭世的前夕,還忙碌在賑災的事上。或許他的日子還沒有大部分百姓過的好,可卻樂在其中。

範先生諡號“文正”,意爲立德立功立言者,算是一個安慰吧。他的一生都在爲了天下憂愁,爲了天下歡樂。不得不說,范仲淹這一生,便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最鮮活的寫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