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年功勳人物素材

本文已影響2.03W人 

中國百年功勳人物素材,致敬功勳,他們備受矚目,從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傑出的人才,是受人尊敬的,他們推動着國家科技的進展,小編整理了中國百年功勳人物素材,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中國百年功勳人物素材1

一、“中國外科之父” 裘法祖

裘法祖是外科全才,他的刀法更是被譽爲中國外科的一把“寶刀”——“他要劃破兩張紙,下面的第三張紙一定完好”。

裘法祖在手術中確診全世界第一例臨牀腦血吸蟲病,也建立全國第一個器官移植病房;他還給自己立下規矩:凡是自己的手術病人,一定一天看望三次。除了工作,他還花費大量精力在培養醫學人才上,中國肝膽外科之父的吳孟超便是他的弟子之一。

裘法祖一生始終踐行着好醫生的標準,他總是告訴後輩:“一個醫生的醫術有高低之分,但是醫德必須是高標準的。”

【適用主題】

無私奉獻,教育,人性的光輝

【示例】

生命總是有限,卻仍可於有限中求取無窮、不朽。醫學泰斗裘法祖投身於醫學事業之中,不僅開拓了中國現代普通外科,也爲醫學科普、醫學人才培養作出卓越貢獻,他身體力行地詮釋着何爲不朽。

二、 “中國橋樑之父” 茅以升

茅以升造橋之志,源於他10歲那年端午節的一場事故。那天,很多人在橋上看龍舟比賽,結果橋不堪重荷,塌了,不少人因此被砸死、淹死。這一慘痛事件沉重地壓在茅以升心裏,他暗下決心:長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結實的橋。

自那後,茅以升潛心鑽研有關橋的知識,後來,還主持修建了中國人自己設計並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樑——錢塘江大橋,成爲中國鐵路橋樑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茅以升以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排除一切艱難險阻,爲中國的橋樑事業作出傑出貢獻。

【適用主題】

勇往直前、志向遠大、不畏困難等。

【示例】

茅以升自幼立下築橋之志,並用一生踐行這個志向。他嘔心瀝血、勤勤懇懇,日復一日地堅持橋樑事業;他腳踏實地,堅守初心,只爲國家的榮耀披肝瀝膽,他由此締造了中國築橋史上的奇蹟。

中國百年功勳人物素材

三、 “中國衛星之父” 孫家棟

孫家棟被稱爲中國“牧星人”的先鋒人物,他將一生都獻給了中國浩瀚的星空事業。

1974年,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在升空20秒後爆炸了,對於技術負責人孫家棟和每一個曾經爲此夜以繼日工作的人來說,都是十分沉重的打擊。

但孫家棟沒有氣餒,他和同事細心查找事故原因,並決心從此狠抓質量。後續工作中,他把每一步都做到了極致。

問他累嗎?他說:“航天是我的興趣,一輩子也不會累。”正是深入靈魂的熱愛,支持他攻堅克難,砥礪前行,把畢生的激情奉獻給航天事業。

【適用主題】

社會責任、堅持不懈、戰勝挫折、熱愛等。

【示例】

達爾文曾言:“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堅持長期探索。”和達爾文一樣,孫家棟也對科學充滿熱愛,並堅持長期探索。六十多年來,他帶着對航天事業的熱愛與深情,向着心中的“星辰大海”潛心探索,最終成爲了航天事業的“大宗師”,創造了無數奇蹟。

四、 “中國天眼之父” 南仁東

南仁東的一生,可說是“用知識發電”。他在無線電事業上傾注了整整二十二年的心血,建設出世界上靈敏度最高的射電望遠鏡,極大推進了我國天文學研究的進程。

2016年9月,“中國天眼”落成啓用前,南仁東已經進入肺癌晚期,並在手術中傷及聲帶,說話艱難。即便如此南老依然堅持工作,爲了親眼見證自己耗費22年心血的“天眼”落成,他不顧身體也要從北京飛赴貴州現場。

在科學事業上,南仁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虔誠工匠;在中國歷史上,南仁東更是一名創下偉績的時代楷模。

【適用主題】

工匠精神、艱苦奮鬥、理想信念等。

【示例】

“天眼之父”南仁東十二年踏遍西南大山,只爲找一處“天眼”的最佳落成位置,他費盡心思、熬出無數白髮,只爲研製質量過關的高強度工程鋼索;他嘔心瀝血二十二年打造國之重器,在“天眼”落成後終於安心辭世。國之重器,肩負榮光、鼎力時代,這不僅是物的地位,更是人的品格。

五、 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 李振聲

1956年,我國大量小麥感染條鏽病毒而死,小麥條鏽病是當時世界性的農業難題。對牧草有研究的李振聲大膽設想:能不能讓牧草和小麥雜交,培育持久性抗病小麥品種呢?

在此之前,從未有人做過這樣的嘗試,李振聲開始了艱苦的科研之路,他幾乎寸步不離自己的實驗田,日復一日地觀察篩選、鍥而不捨地反覆試驗,歷時25年終於培育出了最優良的品種——“小偃6號”。

“小偃6號”抗病性強,在黃河流域得到了大面積的種植,大大提升了小麥的品質與產量。李振聲也憑此成果獲得了1985年國家科技發明一等獎。

【適用主題】

無私奉獻,堅持,愛國,創新等。

【示例】

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李振聲,爲培育持久性抗病小麥品種,25年如一日反覆試驗,將一腔熱血奉獻給了國家。我們應該像他一樣,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作爲自己奮鬥的目標,將自己的力量匯入給世人帶來福祉的祖國建設事業中,以擔當回饋家國庇護。

六、 “中國巨型計算機之父” 金怡濂

金怡濂是中國計算機事業的一顆“火種”。他曾經說,是新中國的計算機事業挑選了他,而不是他挑選了計算機。

金怡濂是巨型機的總設計師,他處處嚴格把關,甚至與工作人員一道加班至深夜。在他帶領下,“神威”高性能計算機系列研製成功,它的運算速度較上代計算機足足提升了384倍!

金怡濂的一生與我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交相輝映,他的心血與精華融於項項“中國第一”之中,他研製的巨型計算機不僅是個人的榮光,更是國家的威芒。

【適用主題】

愛國,創新,挑戰

【示例】

金怡濂在科學事業上,憑着一腔熱血和家國情懷,生生闖入了巨型計算機研製這個新世界,使中國趕上世界巨型計算機技術先進水平。但他沒有就此止步,而是始終保持着前進與創新的心態,不斷地深入超級計算機研究並創造奇蹟。在科學路上,唯有步步爲營,永不放棄,真理方會到來。

七、 “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

黃旭華是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的總設計師,他隱姓埋名30年,只爲潛心爲國鑄利器,爲我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黃旭華出生於醫學世家,卻棄醫從事核潛艇,以實現報國之志。但當時全國沒人懂核潛艇是什麼,黃旭華只能從國外的報刊上搜羅核潛艇的信息,仔細甄別真僞,拼湊其輪廓。當有人從國外帶回了兩個美國“華盛頓號”核潛艇兒童玩具時,黃旭華如獲至寶,把玩具打開、拆解,用來檢驗他們的構思。

志強便國強,帶着這個夢想,黃旭華將一生都獻給了中國核潛艇事業。他和同伴經過千難萬苦,實現了核潛艇的中國製造,使中國變得更加強大起來。

【適用主題】

振興中華、不忘歷史、中國夢等

【示例】

人們總是在實現自己價值的路上不斷尋找和努力,把奉獻、努力當作甘露,汲汲吸取,爲世界、國家散發自己微弱的光熱。黃旭華爲了讓中國更加強大,不畏萬難千辛,突破國家核潛艇技術難關,爲中國富強,實現復興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黃旭華以拳拳愛國之心奉獻於祖國建設,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是我們的驕傲。

八、 “中國近代力學之父” 錢偉長

錢偉長中學時物理很差,只考了5分,大學讀的是清華的中文系。但“九一八事變”後,錢偉長決定棄文從理,他毅然轉到物理系,他說:“我讀物理是爲了將來爲祖國造坦克,造大炮,是爲了救國。”

錢偉長長期從事力學研究,並參與創建北京大學力學系——開創了中國大學裏第一個力學專業,招收中國解放後的第一批力學研究生。除此之外,他還 爲中國的機械工業、土木建築、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錢偉長追求科學的腳步從未停歇,他把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了科學,獻給了祖國的強盛與發展。

【適用主題】

無私奉獻、愛國等。

【示例】

以鐵肩擔責,解家國煩憂。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在九一八事變之後,爲救祖國毅然棄文從理,爲奠定中國力學作出卓越貢獻。他獻身科學的堅定信念,心繫家國的責任擔當,將永遠激勵着我們不斷地開拓前進。

“中國之父”們在各個領域熠熠生輝,就像夜空中閃耀的星星,照亮後人前行之路;他們身上那份赤心報國、嘔心瀝血的精神,會永遠鼓舞着中華兒女,不斷奮發向前。

除了他們,你還知道哪些“中國之父”的事蹟?歡迎留言一起瞻仰學習。

中國百年功勳人物素材2

人民科學家 葉培建

葉培建,男,漢族,中共黨員,1945年1月生,江蘇泰興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嫦娥一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首席科學家,嫦娥二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試驗器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在各號嫦娥方案的選擇和確定、關鍵技術攻關、大型試驗策劃與驗證、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月背軟着陸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攜手星辰大海,一輩子赤誠熱血,

勇爭第一,就是葉培建的'真實寫照。

總有人問:

“去月球幹什麼?

能帶來多少GDP?”

葉培建說:

“宇宙就是個海洋,

月亮就是釣魚島,火星就是黃巖島,

我們現在能去我們不去,後人要怪我們。

別人去了,別人佔下來了,

你再想去都去不了。

這一條理由就夠了。”

中國百年功勳人物素材 第2張

人民科學家 吳文俊

吳文俊,男,漢族,中共黨員,1919年5月生,2017年5月去世,上海市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對數學的核心領域拓撲學作出重大貢獻,開創了數學機械化新領域,對國際數學與人工智能研究影響深遠。他用算法的觀點對中國古算作了分析,同時提出用計算機自動證明幾何定理的有效方法,在國際上被稱爲“吳方法”。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談及成績,吳文俊皺起眉頭,

“有個吳文俊,那能說明什麼?

要是在這一個領域,

發現十個、八個研究人員的工作都非常好,

無法判定誰是英雄,

那才說明我們發展了,進步了。”

即便被尊爲“數學泰斗”,

吳老仍謙遜地說:

“數學是笨人學的,我是很笨的,

腦筋不靈……我們是踩在許多老師、

朋友、整個社會的肩膀上才上升了一段。

應當怎樣回報老師、朋友和整個社會呢?

我想,只有讓人

踩在我的肩膀上再上去一截。”

人民科學家 南仁東

南仁東,男,滿族,羣衆,1945年2月生,2017年9月去世,吉林遼源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原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他潛心天文研究,堅持自主創新,1994年提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概念,主導利用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爲望遠鏡臺址,從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歷時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爲FAST重大科學工程的順利落成發揮關鍵作用。榮獲“改革先鋒”稱號。

南仁東的名字,與FAST密不可分。

這個“拼命三郎”把FAST項目扛在自己肩上,

整整24載,8000多個日夜,心無旁騖。

“如果有一點瑕疵,

我們對不起國家。”

常掛在南仁東嘴邊的是這句話。

FAST落成啓用前,南仁東已罹患肺癌,

且在手術中傷及聲帶。

他在接受採訪時,以沙啞的嗓音、

幾乎用盡全身力氣般吐出一字一句:

回首往事 有苦有甜

挫折的時候 你肯定特別沮喪苦惱

怎麼辦 最後靠大家的努力 克服困難匍匐前行

它(FAST)是一大羣人的拼搏和努力

不是我個人 有點關係 但不大

我們甚至於說這是一代人的努力

中國百年功勳人物素材3

一、7位老人和1位盲人

此次會議特意邀請到了正值耄耋之年的他們。爲了方便照顧,會議特意把6位坐在輪椅上的耄耋老人和1位盲人安排在了一排,在頒獎現場,這幾位改革先鋒的事蹟也特別令人感動。

他們是落實幹部政策、平反冤假錯案的執行者何載(99歲)、真理標準大討論的代表人物胡福明(83歲)、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催生培育者謝高華(87歲)、航天科技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孫家棟(89歲)、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吳良鏞(96歲)、經濟體制改革的積極倡導者厲以寧(88歲),以及小商品市場“漢正街”模式的主要開創者、盲人企業家鄭舉選(78歲)。

二、企業家們

企業家們可謂是改革開發以來助推經濟發展的先鋒。

首先,咱們來說雷軍,被譽爲中國雷布斯的他,早期曾創立的金山軟件公司,那可以說是如雷貫耳,幾乎每一臺家用計算機都離不開金山軟件的佔領,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是中國互聯網軟件產業的開創性領軍人物。之後,他創立小米公司,從推出第一款小米手機開始,就一直致力於國產手機行業的發展與創新,隨着全球智能機的興起,他帶領着小米一步步撕下國產手機劣質的標籤,引領助推着整個行業的發展,並且帶領小米走出國門,成爲中國智能手機的行業標杆之一,個人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都不低。

放眼中國,除了華爲集團的任正非,沒有哪一個手機行業的領袖,能有對行業如此大的貢獻。

再說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他可以說是這一次上榜人物中當之無愧的一匹黑馬,以35歲的年紀入選,算是其中最年輕的人物。

而最後再說作爲唐山先隆納米金屬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倪愛文,他既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又有70後企業家的那份沉穩。在他的帶領下,企業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盡顯科技型企業強勁的動力和勃勃生機。

諸多我們熟知的企業家都在此次表彰名目中。

中國百年功勳人物素材 第3張

三、“草根”們

40年來,農業改革波瀾壯闊,農民生活極大改善,農村面貌根本改觀,農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不斷提升。

西藏牧區改革的“排頭兵”尼瑪頓珠,是西藏自治區改則縣物瑪鄉搶古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羣衆以牲畜入股、勞動力入股、聯戶放牧、草場流轉的“四個入股”方式參與合作社運營,探索總結出“六個統一”運作模式,實現了由過去的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

庫爾班·尼亞孜格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什縣,2003年,他拿出家裏所有積蓄60餘萬元,創辦了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並挨家挨戶動員鄉親們送孩子學習雙語,用教育改變貧窮落後面貌。

“一帶一路”衛生領域合作推動者、曾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的陳馮富珍表示,獲得改革先鋒這項榮譽,她非常榮幸:“這是對醫療衛生工作者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作用的肯定,應該由醫衛工作者共同分享。”現在的陳馮富珍仍然在積極推動傳統醫學和西醫的普及,希望不僅是中國的老百姓,更讓全世界的民衆都能享有健康。

還有非常多不知名字的草根代表們用他們對改革開放大潮的一腔熱情改變和助推基層的發展。

改革開放40週年受表彰人員18日在京參加了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頒發的獎章和證書,時代和國家都在記錄着他們的赫赫功勳。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