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在找工作還不如說在找人生

本文已影響2.65W人 

與其說是在找工作還不如說在找人生,在職場中,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會有很多感悟的,因爲職場上是有很多形形式式的崗位,每個崗位所需要的的人才都是不一樣的,下面小編分享與其說是在找工作還不如說在找人生,一起來看下吧。

與其說是在找工作還不如說在找人生

與其說是在找工作還不如說在找人生1

與其說是在找工作,不如說是在找人生

【一】

同學說,每一個找工作的人都是折翼的天使。在網申、筆試、面試、等待中吸取經驗、總結教訓,然後繼續西裝革履奔赴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

聽到身邊很牛的人也說筆試被虐或面試被刷了。這我相信,因爲找工作有時真的不是比拼實力,而是運氣,對方尋找的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人,而是最適合的人。

比如,某單位HR說,“咱公司那誰有對象了嗎?挑簡歷的時候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啊!”

所以,千萬不要因爲被刷就否定自己,只不過是不合適罷了!

前段時間,跟風投了騰訊簡歷,參加了筆試。

接到面試後我沒去,因爲感覺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好心的HR打來了電話,讓我下午去,單獨進行了面試。

我並沒有迎合她,講騰訊多麼高大上我多麼希望到騰訊工作,而是講了我印象最深的一段經歷和我最近跟家人一次通話:鄉鎮基層實習的 感悟和西點軍校的校訓。

末了,HR問我,“你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直接回答到。

HR傻眼的表情望着我,“我們招人很謹慎”。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後來想,我真的不是愣,只是覺得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罷了。就如同再好的姑娘你不喜歡就是動不了情,適合的那個姑娘不漂亮也能讓你激情澎湃。

與其說不是想要的工作,不如說是不想要的人生。

工作是一碗飯,是求得生存,是個人頭頂的方寸天空,而人生需要視野、需要格局,需要一種能夠超脫個體自身頭頂方寸天空的思維能力,推倒給予我們安全感卻實則將我們禁錮的‘玻璃房’,找到我們在這個社會中的位置,然後參與現實和歷史的建構。

任何日常瑣事都有自己的社會和歷史背景。我們也許可以漸漸學會將眼界放寬,放遠。

這一切,只爲最想要的人生,一種有着厚度的人生。

【二】

給舍友發微信“幾天不見,在幹嘛呢?”

“在叔叔家看書呢,我這兩天反思我之前找工作的狀態過於急躁了”。

中午和兩個好友吃飯,全程話題依然是找工作,留北京還是去地方、去銀行企業還是黨政機關又或者是創業,這些曾經是別人家的選擇瞬間成爲了擺在我們面前最現實的考量。

這不,最近清華“男神”樑植在某檔節目也談了面臨畢業後最大的糾結——選擇什麼樣的工作?不料卻慘遭同爲清華校友的高曉鬆痛批沒有名校生的風範,“你愧不愧對清華十多年的教育”!

高曉鬆到底是藝人,懂得怎麼製造話題性,熟稔打造一檔火爆節目應該具備的元素,如他自己所說“任何一個話題,我們都可以聊到很有意思!”對樑植是批評更是鞭策,誰說過能經得起多大詆譭,就能擔得起多少讚美,別忘了最後評委說了一句“山水有相逢”!

我倒欣賞樑植在面對評委翹着二郎腿痛批之時沒有反駁,展現了自己的涵養和該有的分寸。

一直以來,清華人最不擅長的就是反駁,因爲他們不願意把精力淹沒在隔靴騷擾漫無邊際的口水仗中;可是,清華人又最擅長於反駁,因爲他們敢於直面問題在反思中用“行勝於言”的精神將責任與擔當書寫得擲地有聲。

曾經問在中科院工作的一位清華老學長:您認爲,清華人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學長答“社會的多元性也讓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多樣化,但我想清華人不管在哪行哪業,都擁有着家國情懷,內心深處必定都滿含着對國家和民族深深的感情”。

在入學教育時,史老師的一句話讓我深鏤於心,那便是“一所偉大的大學能給人一種胸懷”。擁有胸懷讓人獲得高度,而後對未來把握會更清晰而精當,反觀具體事物時也能銳眼灼灼。

【三】

34年前,發行量超過200萬冊的《中國青年》雜誌,刊登了一封署名“潘曉”、充滿青年人困惑的長信《人生的.路啊!爲什麼越走越窄》,引發了一場持續半年多時間全國範圍內的“潘曉討論——人爲什麼要活着”,這個事件後來被稱之爲“整整一代中國青年的精神初戀”。

34年後的青年,我們依然面臨着同樣的問題,只不過時空變換。

不同的是物質之聲愈發鼎沸,紅塵愈發璀璨,消費的浪潮把人壓扁到了只顧眼前的苟且,恥於談理想,羞於聊情懷,依靠潛規則出人頭地,依靠花點銀子開天闢地,便再有才華也是窮其一生只爲披金掛印實現生命的世俗價值。一方面抱怨社會病態,一方面又削尖了腦袋蠅營狗 苟,成爲“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成爲“社會新中產階級”。

今年10月的時候,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讀博的同學去北大拜訪了錢理羣先生。先生直言:80後、90後是與歷史和未來都脫節的一代,和歷史的脫節就是你們沒經歷過過去幾十年的大變革,那種遍佈全國和全球每個角落的大變革。和未來脫節,說的是你們當中的很多人,迫於生活生計和升學壓力,只能專注於範圍較窄的社會、經濟事務,而未來的世界是一個大融合的世界,和歷史又有很大關聯。

錢理羣先生想對年輕人說:這個社會靜悄悄地存在變革。許多人是不滿足於現狀的,但由於體制問題,無能爲力去改變大的環境、大的秩序。但可以從改變自己和周圍的人做起,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生活。

借用魯迅的一句話說:“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這句話到現在都是擲地有聲的,所謂“合理”,就是去調節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利益和相互影響。

與其說是在找工作還不如說在找人生2

工作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他會發現,真正的快樂來自於事業,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工作,個人價值的體現也來自於工作。

人們經常爲週末度假而規劃,爲一次旅行而規劃,甚至爲一頓早餐而規劃。但是,卻很少思考一下自己的一生該如何度過,爲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職業做個像樣的規劃。要知道,職業生活會佔據我們人生8萬小時,那麼爲什麼不花8小時來好好規劃一下呢?

根據職業生涯發展的客觀規律,職業發展的關鍵在前五年。你職業成就的大小,決定於你前五年。爲什麼有的人在五年內就能夠有所成就,而有的人淪於平庸?是什麼決定了這一切?專家的答案是——職業生涯規劃。社會競爭激烈,猶如百米賽跑,不能有絲毫懈怠。起點上輸一寸,就會在終點上輸一丈,職業生涯又如何能成功呢?

面對十字路口的選擇,許多人陷入了迷茫和困惑,於是他們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未來的道路該怎麼走?我的奶酪在哪裏?伴隨着茫然和困惑,他們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我們經常會聽說這樣或者類似的事情:

我想做一名教師,但是父母卻想讓我從事IT行業,雖然我不喜歡,但是我不能傷他們的心,而且IT行業也是一種輕鬆風光的職業,收入也不錯,那我就先去做着吧。

就這樣,很隨意地,做出了職業的選擇。這就像是賭博,可以肯定的是,你多半會輸。更悲哀的是,像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屢見不鮮,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人人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改善自己的環境,但是很少有人將這種改變的慾望具體化爲一個個清晰明確的目標,併爲之堅持不懈地奮鬥。所以,很多人的慾望就僅僅是夢想而已。

哈佛大學曾對一羣智力、學歷、環境等客觀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做過一個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調查內容爲規劃對人生的影響,結果發現:

——87%的人,人生規劃模糊;或者要麼沒有自己的目標和規劃。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人生規劃。

——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人生規劃。

25年後,這些調查對象的生活狀況如下:

3%的有清晰且長遠人生規劃的人,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並且爲實現目標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的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10%的有清晰短期人生規劃者,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徵是:那些短期人生規劃不斷得以實現,生活水平穩步上升,成爲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

在另外的87%中人生規劃模糊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面,能安穩地工作與生活,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

那些沒有目標和規劃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生活狀況很不如意,經常處於失業狀態。

調查者因此得出結論: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成功,在一開始僅僅是一種選擇,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規劃,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在一次對人文經濟類綜合性重點大學的205位大學生的調查中顯示,大部分學生沒有職業生涯規劃。對自己將來如何一步步晉升、發展沒有設計的佔62?2%;有設計的佔32?8%;而其中有明確設計的僅佔4?9%.在大學期間,大學生對自己的發展規劃並不明確,不能運用職業設計理論,規劃未來的工作與人生髮展方向,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提前準備和準確定位,甚至影響對工作的適應性。

未來的人生道路一片空白,需要你去填充,燦爛與否,絢麗與否,取決於你的人生規劃,你的選擇。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