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讀後感15篇

本文已影響1.76W人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林清玄散文》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林清玄散文》讀後感15篇

擁有天真的心、純善的心、莊嚴的心,能在這混沌的世界,保持清明;能在這悲傷的人間,擁有快樂。——題記

初讀《林清玄散文集》,我感受到林清玄清澈靈動的話語,猶如一道清泉,在這浮華人世裏滌盪心靈,開啓心智。應對世事紛亂,人心迷惘,林清玄以自身體驗和思考,將佛理修化作完美的情緒,在無言中冥合真諦。

翻開書頁,閱讀着細膩的文字,包含着作者純善的心,用寥寥幾筆勾勒出人們內心的柔軟。每篇文章不長,但其中蘊含着深刻的道理滋潤着我乾涸的心田,那幾行文字令我平和安寧,心如止水。

在這一行行質樸的文字裏,我悟出了豐富的人生哲理:讀了《飛蛾與蝙蝠》,我感到我們有時有撞樹的盲點與撲火的執着,總是要經過很多次的碰撞與燃燒,才能睜開眼睛,小心謹慎,但也不應嘲笑它的舉動,不輕視它嚮往光明的精神;讀了《活珍珠》,我感到人要像珍珠一樣養成重塑傷口的本領,轉化生命的創傷,使自己變成美麗的珍珠,包容人生的傷痛,煥發生命的光彩;讀了《不南飛的大雁》,我感到在成長的道路上應當撒些荊棘,不要把一切優越條件都給我們,這樣才能敢於面對困難和挫折,成爲生活的強者;讀了《吉祥鳥》,我感到這個世界上事物的價值是因人而異的,如果改變了我們的偏見,事物的價值就改變了,那象徵凶事的,不吉祥的不是烏鴉,而是我們的心。

讀完林清玄的散文,豁然開朗,生命的價值別有洞天。純善的心,描繪的不是普通的清澈的心,而是在塵世紮根,出淤泥而不染的心。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第一流人物是什麼人物?

第一流人物在清歡裏,也能體會人聞有味的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在塵世間,也能找到清歡的滋味的人物!

這是林清玄對清歡的理解,他說,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爲它對生活的無求,是它不講物質的條件,只講究心靈的品味。清歡不同於“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那樣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須歡盡,莫使金樽對月”那種盡情的快樂。清歡不同於“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這樣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覺”那種無奈的感嘆。

清歡,是在獨山中自己飲茶,可以品到茶中有清歡;清歡,是在湖邊靜待花開時的沉默;清歡,是在躺椅上看蒼茫變幻,雲捲雲舒;清歡,是在綠樹掩眏,清風徐徐的山路中,踏着青石板感受到的澄明與安靜。

貓頭鷹人,一個捉貓頭鷹爲生的人,初見時,非常樸質,是剛從鄉下到城市謀生活的樣子。一年後,他的長相幾乎和他賣的貓頭鷹一樣,耳朵上舉,頭髮揚散,鷹鉤鼻,眼睛大而瞳仁少,嘴脣緊抿,坐在那裏就像是一隻大貓頭鷹。

原來,一個人的職業,習氣,心態,環境都會塑造他的長相和表情,賣鷹者的長相本來就是那樣子,只是習氣與生活的濡染改變了他的神色和氣質罷了.

我們不只要常常擦拭自己的心靈之境,來照見事間的真相,面對自己俗惡的習氣,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照鏡子呢?

尋找清歡,把玩人生!

林清玄用他流暢而清新的文筆,寫出篇篇沁人心脾的文章。字裏行間總是透露出一種醇厚、浪漫的情感,平易,卻又帶着一股感人的力量。他的文章,總是令我愛不釋手。

愛玉骨肉是清雅的愛好,但是一個人愛玉成癡,和玩股票不能自拔,和沉迷於逸樂又有什麼不同呢?一句話,林清玄讓《情困與物困》中愛玉成癡的朋友徹底醒悟,也點亮了讀者的心。

本文記錄了作者一位愛玉成癡的朋友,爲了把任何一塊自己所喜愛的上好的玉材佔爲己有而不惜一切代價。丟了房子,丟了車子,甚至也丟了工作。最終他家徒四壁,只好廉價出售自己一件件曾花了血本買來的玉器。作者頗爲震撼,感慨連連。

愛玉成癡,這是多麼可悲可嘆。愛,原是世間最美好的情感,可是愛到癡迷,便是被束縛在玉的世間裏,無法自拔。

這或許看似可笑,可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是由剛開始的愛而到了癡迷的境界,沉溺其中無法自拔。癡迷於股票的人數不勝數,沉醉於網絡的人多如牛毛。他們就像是被困在繭子裏的蛹,被緊緊束縛,看不見真正的自我。可是有多少人會明白,吐出厚厚的繭來包裹自己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啊!如果能夠剋制地適當玩股票也並非壞事,賺一些額外的錢,讓心情更加愉悅。而多少人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虧得傾家蕩產,卻還執迷不悟。適當地使用網絡也對自己有幫助,放鬆緊繃着的大腦,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只是有多少人,把網絡這個工具當玩具,晝夜不分地在電腦上浪費光陰。當那厚厚的繭在不知不覺間束縛了自己,又有多少人只會抱怨山重水複疑無路而又捨不得咬破那個繭呢?而又有多少人能夠化蛹成蝶,破繭而出,看見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沒有繭的包裹,沒有癡迷的束縛,纔是真正的自己。

放暑假了,我和媽媽頂着火辣辣的太陽,去博庫書城買書。我在書店裏精挑細選,買回來了一大堆我喜歡的書,這本《林清玄散文》就是我愛看的書。

當我接過這本黃色封面的,不起眼的書時,覺得應該不怎麼好看,隨便翻幾篇就可以了,但是當我翻到第一頁時,就被裏面的故事所牢牢吸引住了。

第一頁自序《還好,掉下來的不是西瓜》中的小朋友,既可愛又很有想象力,還悟出了大道理:萬事萬物各有其道,有它的優點和奧義,這個世界纔會如此多嬌而美好,人生也是這樣,從不同處去觀看智慧,才能認識更多元的價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獨立的個體,應該得到最合適他的教育,培植和尊重。

第一章是《從巴西來的烏龜》告訴我們,所有的事物沒了生命,那還有什麼價值。《枯萎的桃花心木》要我們知道,做事情不愛依賴別人,不然就辦不成大事。《軟枝楊桃》說;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內心。《快樂的思想》講的是每個人都用快樂的眼光看世界。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段是:在被造謠時,我不着急,因爲我有自知之明。在被誤解時,我不着急,因爲我有自覺之道。在被毀謗時,我不着急,因爲我有自愛之方。在被打擊時,我不着急,因爲我有自愈之法。那是因爲我深深地相信:生命的一切成長,都需要時間。

林清玄伯伯寫的作品,有好笑的,生動的,感人的,每一個故事,都包含了一個大道理。《林清玄散文》使我百看不厭,我要多次去品味它,當然,我希望你們也喜歡上這本《林清玄散文》。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沒錯,讀書給人帶來快樂,給人帶來啓發。總之,讀書有許許多多的好處。寒假中,我讀了許多書。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本書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幾乎每一篇散文都給人帶來深刻的啓發。讀了這本書,我有許多感想,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每篇散文因爲主題不同,所以,給我留下的啓發、感想也不同。《軟枝楊桃》這篇散文讓我明白當整個社會的人都只重視外表的好壞,不重視內在的美醜時,真正清淨的生活就不可能實現。《在繁花中長大的孩子》則讓我明白在美麗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因爲受到美的薰陶,所以心也是美好的。《水終有澄清的一天》又讓我明白,雖然一秒鐘的混亂,可能需要幾天才能清淨,但只要我們一直堅持邁向更高境界,水,終有澄清的一天。《留一隻眼睛看自己》讓我明白,只有留一隻眼睛看自己才能明白成功的真諦,如果心執着停滯了,就只有死路一條。

是啊,一本書給我帶來了這麼多啓發,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覺得太好看了,結果媽媽叫了好幾次都沒聽見。這本書用巧妙的方法引出了許多生活事物中的看法、理解。讓人情不自禁的想看第二遍,書中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地方,非常耐人尋味。整本書寫的非常好,還讓我知道了許多新鮮事物。偶爾,我看到精彩、好笑之處,都會不由自主的笑一笑。

每當我看見林清玄寫的書時,都會拿起來讀一讀。因爲,每當我拿起來閱讀時,都會讀出不同的味道。

讀完了《林清玄散文》,我放下了書本,自己的心還沉浸在書當中,每次讀這本書,我總能感覺到一股暖意,我已經將這本書看了2遍,心裏暖暖的,原來林清玄經歷了這麼多我所見不到的事情。它們好像流水一般在我眼前閃過,很快又消失不見了。

這是一本散文集,我一篇一篇地看下去,看到了其中2篇我最喜歡的。第一篇是《溫一壺月光下酒》,講述了一些在月光下奏樂的百姓,充滿了悲傷和憂慮。有月光下的喇叭手,負琴盲翁。還講述了其他經典散文。讀完了這些,我認爲林清玄就想告訴我們,在每一個幽靜的夜晚,總會有一些人在月光下哭泣,世界上總會有悲劇,世界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它不能讓所有人幸福。最後,一定要靠自己不斷勤奮努力。這篇散文集中,我還懂得了生命是短暫的,但是我們只要心靜下來,就能瞭解更多,得到更多,寧靜致遠。在《以水爲師》中就講到了這一點。

第二篇是《白雪少年》,主要講了林清玄童年時期到少年時期發生的事情,有《紅心番薯》《過火》等散文,讓我很難忘。每位讀者都在見證林清玄的成長,包括我。他的生活十分艱苦,可還是有如此之多的事情,從他父母身上,林清玄學到了很多,讓我也懂得了每個人的生活是不一樣的,有好也有壞,有開心快樂,也有痛苦難過。但是壞不一定就代表不好,好也不代表一定幸福。努力去享受奮鬥的過程纔會有成就感。

讀了林清玄的散文,我收穫了這麼多,我鄭重向大家推薦這本書,真的不錯。我都開始準備看第三遍了。

經過幾天不懈的努力,我終於看完了《林清玄散文自選集》,這是一本很有道理的書,收集很很多小文章,反映了許多大道理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篇文章《水終有澄清的一天》。我明白了,只要內心保持寬容,外界的打擾也會消失。

在“我”童年時居住的三合院,沿着屋檐滴水的溝槽下,擺了一口大水缸,大到你雙手不能環抱。這是用來接下雨天的水,用來洗衣洗澡的。雨水是渾的,放一些明礬進去,等幾天,水纔會澄清。

要使水渾濁卻只要一下子,所以鄉下的父母立了規矩,不能玩家裏的水。鄉下的孩子都知道這個規定。但,不玩自己家的水,不代表不玩別人家的水,而“我”家正好在上學的必經之地。有調皮的孩子會衝進來,猛地攪一下家裏水缸裏面的水,馬上就跑了。

“我們”又氣憤又緊張,只要一不小心,他們就跑進來攪一下,因此這使我們很苦惱。

媽媽看了看“我們”,說:“那些惡作劇的孩子,你愈在乎,他們愈高興。只要不理他們,時間久了,他們就不覺得好玩了。”聽了媽媽的話,“我們”正常生活,水,也澄清了。

故事的作者領悟到:生命中的故事,是一時一刻的。智慧與心境的清明追求,確是生生世世的。當我們遭到打擾時,任何的憤怒與看守都不會起任何作用,反而會讓他們更開心,這時需要的不是我們的追趕,而是放下內心的憤怒,等着這些紛擾澄清下來,就像那水缸的水一樣。

爲了別人的打擾而憤怒不己的人,在生活中真的大有人在。可是不管怎麼憤怒,打擾的人都不會減少。既然這樣,還不如放下來,讓自己清淨下來了,世界也就清淨了。

在成長篇中,最引我注目的是《發芽的心情》,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六大營養器官。成熟的水蜜桃略呈球形,表面裹着一層短短的絨毛,青裏泛白,白裏透紅。一個桃子一般重一二百克,大的重三百多克。水蜜桃皮很薄,果肉豐富,易於生食,入口滑潤不流渣子。桃樹主要是嫁接,是落葉喬木。

三、四月份,桃園一片緋紅,從高處遠望,桃園就像一張粉紅的地毯鋪在大地上,給周圍的白、紫、綠、黃做襯托。到了六、七月份,桃子已經一個個綴滿枝頭,一股沁人肺腑的桃香撲鼻而來,這時人們對桃饞涎欲滴。現在終於明白孫悟空當初爲什麼要去蟠桃宴了。桃子們經過一年的風光,到了冬天也該爲下一年做準備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是剪枝剪枝剪枝。一棵樹的營養成分不是多餘的,它只能給予那些茁壯的幼苗成長,樹木和人一樣,也需要營養,也會生病。他們的捨去是爲了給明年的春天做好準備。但總有那麼一兩棵會死去。

爲什麼有的果樹可以重生,有的果樹會永遠死去呢?它們的質地一樣,肥沃一樣,氣候也一樣。它們的失去是悄無聲息的,毫無預示的,這就跟春的到來一樣。樹是否也有心情,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能看到樹的外觀,但不能理解它們的內心。我們可以從樹的身上發現春,但我們並不瞭解春天。人世間的波折又何嘗不是樹呢?我們面臨了冬天的肅殺,大雪紛飛。我們只能默默期待春,等待再一次發芽結果,等待新生命的降臨。我們或許會爲剪枝黯然流淚,但在一個新的春天,他們往往是最好的肥料。

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喜歡讀林清玄的散文,喜歡林清玄的文字所特有的淡淡的香——如一縷蓮花般的馨香。每每走進林清玄的文字,心也會跟着起起落落,然後慢慢靜下。暖暖的回味時,內心總會充滿寧靜與關愛。翻開書的目錄,那些題目就會吸引你:“暖暖的歌”、“生平一瓣香”、“溫一壺月光下酒”、“發芽的心情”、“味之素”、“清歡”、“三生石上舊精魂”、“黃昏菩提”、“飛入芒花”、“清靜之蓮”、“吾心似秋月”……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氣的,在寧靜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溫煦,在流動中體現着凝注。林清玄繼承了佛家廣博的智慧與胸懷,輕輕一揮手袖,便將凌雲的壯志,巧妙地幻化爲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雋永與人性的溫情。

林清玄在一篇名爲《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寫道:“登山專家只看見山頂,不像我們,能享受海拔五百的樂趣。”我曾被這行文字很久感動。我們正在一種叫做“征服”的驅使中日漸遺落了一種知足常樂的平和心境,於是,我們只能努力想象“高處不勝寒”的孤冷,卻對半山腰的迷人景緻視而不見,殊不知,沒有了自由的心情與平靜的心態,再宏偉的目標終究是空想罷了。

林清玄的文章總是遠離庸俗於污穢,更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是清麗悠遠,沁人心脾。這些文字裏,有花的鮮美、月的皎潔、風的溫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長在人心中的一株樹,雖然孤獨,但忠實地爲我們守住了天上皎潔的月,讓生活在紛繁世界中的我們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還存有一些純淨。

依賴的心往往使我們經不起生活的磨練,但如果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就會從中顯示出優雅自在和勃勃生機……

喜歡讀林清玄的散文,喜歡他的文字所特有的淡淡的香——如一縷蓮花般的馨香。每每走進他的文字,心也會跟着起起落落,然後慢慢靜下。暖暖的回味時,內心總會充滿寧靜與關愛。翻開書的目錄,那些題目就會吸引你:“暖暖的歌”、“生平一瓣香”、“溫一壺月光下酒”、“發芽的心情”、“味之素”、“清歡”、“三生石上舊精魂”、“黃昏菩提”、“飛入芒花”、“清靜之蓮”、“吾心似秋月”……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氣的,在寧靜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溫煦,在流動中體現着凝注。他繼承了佛家廣博的智慧與胸懷,輕輕一揮手袖,便將凌雲的壯志,巧妙地幻化爲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雋永與人性的溫情。

他在一篇名爲《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寫道:“登山專家只看見山頂,不像我們,能享受海拔五百的樂趣。”我曾被這行文字很久感動。我們正在一種叫做“征服”的驅使中日漸遺落了一種知足常樂的平和心境,於是,我們只能努力想象“高處不勝寒”的孤冷,卻對半山腰的迷人景緻視而不見,殊不知,沒有了自由的心情與平靜的心態,再宏偉的目標終究是空想罷了。

林清玄的文章總是遠離庸俗於污穢,更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是清麗悠遠,沁人心脾。這些文字裏,有花的鮮美、月的皎潔、風的溫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長在人心中的一株樹,雖然孤獨,但忠實地爲我們守住了天上皎潔的月,讓生活在紛繁世界中的我們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還存有一些純淨。

依賴的心往往使我們經不起生活的磨練,但如果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就會從中顯示出優雅自在和勃勃生機……

“真如白雪一樣無暇的少年時光,因爲它那樣白那樣純淨,幾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融涵。”

和席慕容作爲女性特有的敏感細膩有所不同,林清玄的文筆流暢清新,有一種醇香浪漫的情感,平凡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既有女性清新浪漫的情結,又包含男性剛正威嚴的一面,讀來千迴百轉,韻味無窮。正如這一篇《白雪少年》,便是用泡泡糖的故事寫出了年少時光,寫出了母親的愛,寫出了人生荏苒。

我們誰兒時沒吃過泡泡堂?五顏六色的包裝紙,甜滋滋的口感,都讓我們一羣小屁孩兒想方設法吃到嘴裏。“賴在地上打滾,然後一邊打滾一偷看母親的臉色。”媽媽怕我蛀牙,也總不讓我吃糖。林清玄短短的一句話,就勾出我心中無數的回憶,記得我也曾這般和媽媽耍賴。是啊,那些歲月雖然在我們的流年中消逝,但藉着非常非常微小的事物,往往一勾就是一大片。林清玄用白雪形容的該是怎樣純情的少年時啊。

我正走過作者無線緬懷的時光,我對林清玄那些刻在心底的記憶感同身受,倒不是泡泡糖的種種珍貴,而是這白雪一般的少年時光——

功課越來越重,壓力越來越沉,競爭越來越大。這是個快餐時代,我們行色匆匆,無暇顧及其它碎瑣的事。一張保存完整的糖紙,能讓我們頓住腳步,坐下來頂認真地回憶過去的種種。我那時候,在盛夏炎熱的午後總不肯午睡,和幾個小夥伴買幾塊泡泡糖,是那種包裝紙可以撕下來粘在牆上,再扯下來時便在牆上印好了一幅貼畫。單元樓門口整整齊齊貼了足有上百個,原來總和小夥伴們無比自豪地指點着這幾個是我的,那幾個是你的。可到了現在,揹着書包腳步匆匆低着頭揹着單詞快步經過卻再也不會擡頭看一眼。原來想起來,我也曾有那樣天真爛漫的時候呢。

哦,白雪少年,那白雪般的少年時……

林清玄說:“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時,整個人被天風海雨似的音樂震攝了,竹林像一片樂海,波濤洶涌,聲威遠大,那不是人間的音樂,竹林中也沒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樂器,風是指揮家,竹子和竹葉便是演奏者。”

讀了林清玄的隨風吹笛,彷彿也身臨其境,看到了滿眼翠綠的狂風不止的竹林波濤,陰雲密佈的風雨交加,再加上竹子生機勃勃的摩擦生籟,這一切,真是竹林大自然的宏大交響樂。風雨中的笛聲遙遠、高揚、廣闊、悠長。

真正聆聽了一堂林清玄老師上的音樂大課。

自己不懂音樂,更不會任何一種樂曲,十足的音樂門外漢。正因爲這樣的無知才無畏,不自量力的一直想選擇一種樂器來學習。想學會了一種樂器,就可以寄託心靈的希望。

因爲竹笛攜帶的便宜。無論是在高高的山崗上,無論是隨風盪漾的湖泊上,竹笛都可以迎風而立,盡興優雅的演奏。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爲竹子的品格,而毫不猶疑的選擇了竹笛的學習。

竹子是高潔、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徵。竹子清幽,默默無聞,不畏困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更是我的喜愛。

雖然一直立志學習吹竹笛,但由於太忙,也由於不善安排日常計劃,吹笛學習計劃,多少年來一直被耽擱着。遺憾中的遺憾。人生不如意事常有七八九,逃避現實時就這樣安慰着自己。有時,真是痛恨自己的妥協主義。

還是說點陽光的話題吧。

大自然是美麗的,大自然是時刻變化的,大自然中的`竹林宏大交響樂,更是震撼人心的。通過讀隨風竹笛,更要拋棄上面阿Q想法。用積極的人生態度好好去感悟自然,融入自然,過好生活的每一天,這樣我們的人生纔會具有竹子高潔、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的高雅品格。

鵝黃色的封面上,幾支蒲公英隨風飛揚,上面齊齊地印着幾個大字——《林清玄散文集》。翻開書頁,閱讀着一個個細膩的文字,飽含着一個作家純善而不被這渾濁世俗污蝕的心。他的文字如同他的名字一般——林清玄,清新淡雅。用寥寥數筆勾勒出人們內心的柔軟。他的文章不像張曉風的那般華麗、生澀難懂像是霧裏看花;也不像畢淑敏的一般篇篇都驚乍地發現些什麼。他的文字細膩而樸素,令我在一瞬間中認定他是一位極有才氣的女作家,直到瀏覽了他的簡歷才驚愕地發覺林清玄是一位男作家。

而在他衆多散文中,我尤爲鍾愛《尋找四葉草》一文。“心夠寬廣堅持”“情夠細膩柔軟”“一直保持自由的生命姿勢”這便是作者總結出找到四葉草的法寶。

想起兒時的自己也在那一片密密的濃綠中,尋找四片心形,給予幸福。

但當我讀到這段話時,心中彷彿釋然了。兒時一直執着的尋找也豁然開朗。那一片葉子便是開啓幸福的大門,但終有一天我們會尋覓到付出的快樂,希望的黎時,財富的珍貴。而幸運草的第四片葉瓣則是我們苦苦尋覓的愛。心中充滿愛了,在這偌大的世界中,那一株幸福的媒介在千千萬萬棵平凡的三葉草中終究是不存在的,它只在我們的心中。找到那一葉綠,縱然找到的機遇只有萬分之一,但也因爲這渺茫的機遇,四葉草才被稱爲幸運草。讓更多人感到幸福,明白自己是幸運的,所以這小小的植物纔會被寄予美好的感情。但當我們真正明瞭,尋覓到幸福,那時的自己總會釋然,找到答案,因爲幸運草並不在草裏,我們心中已長出四片宛然的草兒時,幸運也會伴隨着你一生。

或許如書上所說:“相契的草一旦宛然,相契的人不也宛然了嗎?”


林先生的散文,最適合在平靜的夜晚,衝上一杯淡淡的香茗,獨坐在發出溫和的光的檯燈下,靜靜地欣賞,享受散文帶給人的平和與智慧.曾經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煩亂的時候,《林清玄散文集》陪在我身邊,安撫我的心靈,讓我一次次平靜下來.這些文章,猶如一道道山泉,帶着它的淙淙流水聲緩緩地走到我們心中,讓我們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總有一種哲學的意味和一點“禪”的味道.讀他的散文猶如一次心靈的洗禮,總能給人深深的啓迪.

林先生的文章總是遠離庸俗於污穢,更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是清麗悠遠,沁人心脾.這些文字裏,有花的鮮美、月的皎潔、風的溫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長在人心中的一株樹,雖然孤獨,但忠實地爲我們守住了天上皎潔的月,讓生活在紛繁世界中的我們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還存有一些純淨.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來,慢慢地述說,絕少雕飾,猶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他寫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這些是文章,初讀自是清新異常,再品更是心開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讀後都會讓我們的內心充滿寧靜與關愛.文如其人,沒有高雅的品味和水晶般純淨的心,怎能寫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

每個作家有每個作家的寫作風格,每個作家的寫作風格都不一樣。在老師的帶領下,我看過了很多的散文集了。身爲臺灣作家的林清玄用他的筆寫下了許多好文章。

我買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我讀了幾篇文章,感覺寫得都十分好其中一篇:《快樂的思想》足以讓我反覆回味這篇文章,先開頭是講了個故事,我們快樂的思想是決定我們一生的最重要的關鍵。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快樂的思想乃是建立幸福人生的第一步,一個人沒有快樂的思想,那麼儘管用盡一切努力,可能還是會落空。一旦快樂的思想被建立起來,即使生活悠閒單純,幸福乃至人間的美善都會自然的來到。我有時也擁有快樂的思想,的確很好。一生想要快樂,就要先有快樂的思想。就像文中的故事一樣。同樣是在砌磚,有了快樂的思想會比別人多一份喜悅。

一本散文書一向放在我的書桌上,每當我寫完作業都會把這本愛不釋手的書讀一讀。以前買第一本散文集時,我都不是很喜歡讀,可此刻我已經真的喜歡讀散文了。林清玄的散文不像其他的散文,道理都含在文章裏,讓人很容易看懂很清麗悠遠,我喜歡這種風格。

讀林清玄的散文集,我感覺到他善於捕捉生活中的小細節《軟枝楊桃》。

林清玄他的文字如水樣輕柔,語言親切,大多數寫得都是散文。他的散文很有哲理,當將它們運用在生活中時,更易懂。

書的封面上寫了:期許少年們有天真的心,純善的心,完美的心,莊嚴的心期許他們能在這混濁的世界,持續清明,能在這悲傷的人間,擁有快樂。的確,我挺喜歡這句話。

每年的散文介紹沒有輪到我,很遺憾,但是下次是席慕容的散文集,我也會認真讀的。我愛散文,我會一向繼續看下去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