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李純簡介

本文已影響3.04W人 

唐憲宗李純簡介,開創唐朝最後一個盛世的皇帝,使大唐出現了”唐室中興“,早年的他勵精圖治,任用賢臣,做出了許多事業,晚點的他任用奸臣,信仙好佛,開始服用丹藥,性情暴躁,最終,因丹藥而死。

唐憲宗李純簡介
唐憲宗李純簡介1

唐憲宗李純,本名李淳,是唐朝第十一位皇帝。

李淳少年時成爲廣陵郡王,後被封爲太子,改名李純,並監國理政。貞元21年,李純在宣政殿正式即位。他在位期前期,任用賢臣、提高宰相權威,改革弊政,平定藩鎮叛亂,重振中央政府威望,史稱“元和中興”。

而他在位後期,任用奸臣,信仙好佛。後來,李純開始服用丹藥,變得性情暴躁,還經常斥責、誅殺宦官。元和15年,唐憲宗在大明宮暴斃,享年43歲,葬於景陵。唐憲宗李純早年勵精圖治,使大唐出現“唐室中興”,晚年卻好求仙問道,最後丹藥而死。

唐憲宗李純簡介2

登基之密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四月六日,他被冊爲皇太子。七月二十八日,權勾當軍國政事,即代理監國之任。八月四日,憲宗得父皇傳位,八月九日正式即位於宣政殿。這一年,憲宗28歲。他從一個普通的郡王到登上最高權力的頂峯,僅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這一刻確實來得太快了。難道有什麼神力相助嗎?正是因爲這一緣故,憲宗的登基伴着順宗的內禪一直被人們猜疑着。憲宗登基前後,也的確有一些無法弄清楚的祕密。我們可以列舉這樣一些事例略做說明。

其一

憲宗剛剛被立爲皇太子以後,“二王”集團的陸質借侍讀之機有所規勸,被憲宗制止:“陛下令先生爲我講解經義,怎麼還扯其他的事?”說明此刻的憲宗有自己的政治見解。也就是說,憲宗在這一過程中未必是被動的,也似乎不會不知情。

其二

在這年六月最早動議皇太子監國的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在八月十七日,突然暴病而死,時年61歲。這是偶然的巧合還是事出有因,很值得索解。與韋皋上表差不多同時,荊南的裴均、河東的嚴綬也不約而同地給朝廷發來表章,內容竟然也與韋皋的相同。劍南、荊南和河東,三地節度使相距何止千里,如果沒有幕後的指使,這樣的步調一致真的很難理解。那麼,幕後的指使是誰?從當時的蛛絲馬跡來說,就是那些在宮中掌握禁軍、擁立憲宗的宦官。

其三

在順宗以太上皇身份遷居興慶宮以後,憲宗是不是還允許羣臣和他相見?當事人劉禹錫在《劉子自傳》中說:“當時太上皇身體有病,宰相大臣都不能得到召對。而宮掖事祕,建桓立順,功歸貴臣。”直接用東漢末年順帝、桓帝被立的故事比附憲宗的即位,無法不給人這樣一個強烈的`印象:在此事過程中有外人無法明知的隱情。

其四

發生了羅令則密謀廢憲宗另行擁立的怪事。這年十月,山人羅令則從長安前往秦州,矯太上皇詔令,向隴西經略使劉澭請兵,謀劃廢憲宗另立皇帝。結果,劉澭告密,逮捕了羅令則,憲宗一方面以名馬金銀財物厚賜劉澭,另一方面詔令禁軍審問羅令則,將其黨羽杖死。此事的出現與因果存在很多疑點,但是對於憲宗來說,最大的便利是藉機誅殺了政敵。

其五

舒王李誼之死。舒王在德宗時一直是順宗政治上的強大競爭者,來自宮中的宦官等勢力也一直看好他。羅令則矯詔廢立,最大的可能也就是利用這樣的政治慣性擁立舒王。但是,當憲宗即位,舒王的政治價值在宦官眼裏也就自然喪失,所以,在劉澭將羅令則押送到長安以後,舒王也就非死不可。《資治通鑑》和舊史中都說他在永貞元年十月戊戌“薨”,這應該與憲宗即位後的政治局面有關。

其六

太上皇順宗之死。憲宗在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初一率羣臣爲太上皇上尊號,正月十八日,憲宗下詔宣稱太上皇“舊恙愆和”,說是舊病沒有治癒,這就等於是向天下宣佈了太上皇的病情,此舉十分罕見。憲宗又說“親侍藥膳”,從當月十六日以後,暫時不聽政。然而,在十九日,也就是宣佈太上皇病情的第二天,順宗就死於興慶宮,同時遷殯於太極殿發喪。這就難怪有人估計太上皇早就死了,正月十八日向天下通報太上皇的病情,就是爲掩蓋太上皇被害死的真相。殊不知,這樣做是欲蓋彌彰,公佈太上皇的病情,恰恰暴露出憲宗和宦官的做賊心虛,暴露出太上皇之死的可疑。

將太上皇順宗直接殺死,正是擁立憲宗的那些人爲了消除一切可能的隱患,打消那些有着和羅令則等一樣想法的人的幻想,目的最終自然不外乎是穩固自己的地位。而憲宗個人在當時早已是成熟的年齡,整個過程他自然不會茫然不知,權力的誘惑自然不會使他拒絕對太上皇用粗,利慾薰心,更何況九五之尊!元和十四年(819)七月,羣臣討論給憲宗上尊號時,一個宰相主張加“孝德”二字,另一位宰相崔羣認爲“睿聖”的尊號已經可以包括其含義,不必再加“孝德”,憲宗聽了怒不可遏,竟然把崔羣貶到湖南任了一個觀察團練使。憲宗對“孝德”二字如此在乎,正說明他“內有慚德”,心中有所顧及,這從側面反映出他很有可能參與了逼順宗內禪的事件。總之,在永貞內禪、憲宗即位的過程中,一定有隱祕而又不能明言的內容。韓愈與宦官俱文珍關係尚好,在他所作的《順宗實錄》中也隱約透露出了宦官對順宗相逼的痕跡,以致憲宗即位以後,俱文珍等屢屢說其記載內容不實,要求下詔進行修改。這樣做的目的,顯然是爲了掩蓋事實真相。

雄才大略

唐憲宗(出生於778年,逝世於820年)名李純,年號元和806年—820.是唐朝第12位皇帝,他的統治時期是從805年到他逝世。唐憲宗是唐順宗的長子,一開始被封爲廣平郡王,805年初順宗繼位後,李純被立爲太子,順宗試圖進行改革,威脅了宦官的利益,被俱文珍逼迫退位給憲宗,同年八月,憲宗繼位,順宗被尊爲太上皇。

憲宗繼位後,開始對割據的藩鎮開展了一系列戰爭,他繼位次年就開始對西川節度副使劉朋開戰獲勝,同年楊惠琳不肯交出他的兵權,憲宗也對他作戰,楊惠琳戰敗被殺。807年討伐鎮海節度使李錡,813年魏博節度使田興規伏唐朝,813年他開始對抗拒唐朝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作戰,但沒有能夠獲勝,從815年到817年他平定了淮西吳元濟的叛亂。這些成果被稱爲“元和中興”。吳元濟被平定後,全國所有的藩鎮至少名義上全部規伏唐朝。但同時憲宗的地位是由宦官逼迫獲得的,因此他信用宦官,他的軍隊中有許多將軍是宦官,而且有些擁有很高的軍權。

唐憲宗是唐順宗的長子,幼小聰明機敏。有一次,唐德宗把他抱在膝上問道:“你是誰的兒子?坐在我的懷裏?”李純答道:“我是第三天子。”德宗聽了感到驚奇。唐憲宗很想有一番作爲,以圖唐室中興。

唐憲宗是中晚唐皇帝的一個亮點。元和中興,唐王朝一度迴光返照。但和玄宗一樣,都是虎頭蛇尾,有始無終。

憲宗英明果斷,雖然驅逐了王叔文集團,但卻繼續革新。對待割據的藩鎮,採取強硬的措施。先後降服了西川,夏綏,鎮海等節度使。特別是利用李愬消滅淮西吳元濟。使各路節度使重新向中央繳納賦稅,接受朝廷任免官吏。雖然憲宗有心,但最後還是沒有對河北三鎮動武,只是接受了他們形式上的歸順。唐王朝又重新在形式上統一了。

憲宗在對藩鎮作戰時,開始起用宦官監軍。肅,代時只是讓宦官掌管禁軍,但還未讓其出師作戰。憲宗開了個不好的例子。從憲宗身後的歷史看。憲宗時期,是唐朝解決宦官問題的最好時機。後面的皇帝不是有心無力(文宗,宣宗),有力無心(武宗),再就是根本不聞不問的(穆宗,敬宗)。最後一直到宦官和唐王朝同歸於盡。

李純取得一系列成功後,也開始進取心減弱。晚年追求長生不老,開始服食丹藥(李唐的傳統),服藥後變得性情暴烈,動甄對身邊的宦官責打,誅殺。最後被宦官陳志宏所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