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孔子的故事15篇

本文已影響1.88W人 

有關孔子的故事1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

有關孔子的故事15篇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着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裏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裏,“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爲,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爲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

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足見,尊師重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有關孔子的故事2

宰我問道孔子。他說:“對於有仁德的人,別人告訴他井裏面掉下去一位仁人,他會跟着下去嗎?”孔子說:“爲什麼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人,卻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騙,但不可能被迷惑。”君子做事情的時候,要從符合理性精神的現實邏輯出發,即便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和仁德,也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可以被利用,但決不能被糊弄。要用充分理性的精神去生活,成全自己也成全別人。

有關孔子的故事3

宰我問道孔子。他說:“對於有仁德的人,別人告訴他井裏面掉下去一位仁人,他會跟着下去嗎?”

孔子說:“爲什麼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人,卻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騙,但不可能被迷惑。”

君子做事情的時候,要從符合理性精神的現實邏輯出發,即便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和仁德,也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可以被利用,但決不能被糊弄。

要用充分理性的精神去生活,成全自己也就是成全別人。

有關孔子的故事4

孔子有這樣一段故事,記載於《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大意是說,孔子在陳國時斷了糧食,跟隨的弟子都生了病,起不來。子路抱怨說:“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爲所欲爲。”

做人的道德標準,不會因爲順境、逆境而有所不同,那麼能否在各種情況下都堅持住,不動搖,是對自己道德品質的檢驗。而不是象某些人所說的“與時俱進”,從權宜走向權益,離自己的口號越來越遠。

孔子留下做人的道理,維持了我們中華民族兩千年的道德規範,現代人連這個都敢嘲笑,因爲社會的整體道德已經下滑得很厲害了。講出“做好人”的時候,人們卻以爲他們有什麼政治目的或者精神不正常了,人們已經不知道做人的標準了。

有關孔子的故事5

孔子問禮老子,辭行時,老子對他說:“富貴之人送人以財,仁義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貴,就竊用仁人的名義送你一句話吧:頭腦聰慧、洞察一切反而瀕臨絕境,是因爲喜好議論他人的緣故;博洽善辯、寬廣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爲揭發別人醜惡的緣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寬則得衆,苛則失人。胸無渣滓自會處世圓明,眼無成見纔會學富五車。

有關孔子的故事6

■盡善盡美: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

孔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爲最美妙的音樂[[韶]]。 謂其"盡善矣,又盡美也!"而後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對於音樂入迷的情況。後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

■侃侃而談:不慌不忙地談着。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是個一舉一動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家鄉,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在朝見場合,卻長於談論,有些謹慎罷了;在朝廷上,國君不在之時,他與同級官員說話,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同上級說話,和顏悅色;君主來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捨晝夜: 表示時間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時間觀念強,曾對着河流嘆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意思是:光陰一去不復返啊!就如河水這樣晝夜不停地奔流吧!

時間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爲他懂得:時間就是財富啊!

■道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道德良好。

孔子在魯國當了幾任官,他在任之時,魯國政治有了極大改良:賣東西不討價還價;掉了東西不必驚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爲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師專授指點。

孔子的弟子子路,爲人剛勇,一日在孔家彈瑟,瑟聲中帶有殺氣,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歡,又不便發作,就不滿道:"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能進入內室。他爲何要在我家彈瑟啊? 無聊!" 孔子的衆弟子一聽老夫子對子路不滿,馬上就改變對子路的看法和態度,越來越鄙視他。

兩個啓示:在別人家裏最好安份些;

對於頭兒,要懂得投其所好纔是啊!

■道聽途說: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塗同途)

意爲:從道路上聽來一些沒有根據的話,就在道路上不負責任地傳播,這種道德作風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類似的玩藝,被人一本正經地轉來轉去,實際上這些謠言裏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認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夠看出其中的謊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卻信以爲真,樂此不疲。是我們自己太脆弱太輕信還是網絡裏情緒的煽動太容易?要警惕啊!

■發憤忘食:形容學習努力,工作勤奮。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爲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 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

■鳴鼓而攻: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準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衆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 論語。先進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係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後臺嗎?你的朋友多嗎? 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

■以強凌弱:憑藉強力欺負弱小。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爲盜。孔子想遊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 來,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着盜跖英雄一起罵:

"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脣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僞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爲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東家之丘:比喻不認識身邊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東,幾千年來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時,並沒有如此名氣。[[孔子家語]]說:孔子的西鄰住着一老頭,卻不是鄰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會直呼其小名,說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

有關孔子的故事7

《荀子·宥坐》記載“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爲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爲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日:籲!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樣,勸說、勉勵的意思,坐同座。古時候的人沒有桌椅,只能坐

地上,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邊,所以,座位右邊是經常關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銘。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個特點:空虛時只能歪斜地放着,即“虛則欹”;當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擺放,就是“中則正”;但是注水又不可太滿,水太多了,它又會自動側翻倒,把水都倒了出來,這就是“滿則覆”。欹器是對它的俗稱,當人們利用它的特性賦予了文化內涵後,又送它一個雅號叫宥坐。

孔子博聞多識,他在魯桓公廟雖然第一次見到宥坐,卻早已知道它的特點,且立即讓學生當場實驗與講解施教。這件事不僅反映出孔子知識淵博,同時映了孔子重視實踐教育,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有關孔子的故事8

春秋時代,魯國有這樣一條法規:凡是魯國人到其他國家去旅行,看到有魯國人淪爲奴隸,可以自己墊錢把他先贖回,待回魯國後到官府去報銷。官府用國庫的錢支付贖金,並給予一定的獎勵。子貢到國外去,恰好碰到有一個魯國人在那裏做奴隸,就掏錢贖出了他。回國以後這個學生既沒有張揚,也沒去報銷所墊付的贖金。那個被贖回的人把情況講給衆人,人們都稱讚這個學生仗義,人格高尚。一時間,街頭巷尾都把這件事當作美談。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不僅沒有表揚這個學生,還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責怪他犯了一個有違社會大道的錯誤,是隻爲小義而不顧大道。

孔子指出:由於這個學生沒有到官府去報銷贖金而被人們稱讚爲品格高尚,那麼其他的人在國外看到魯國人淪爲奴隸,就要對是否墊錢把他贖出來產生猶豫。因爲墊錢把他贖出來再去官府報銷領獎,人們就會說自己不仗義,不高尚;不去官府報銷,自己的損失誰來補。於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假裝沒看見,從客觀上講,這個學生的行爲妨礙了更多的在外國做奴隸的魯國人被贖買回來。

第二則是講,有人掉進水裏,親人在岸上喊,如果能救上他的,就送恩人一頭牛以作報酬,子路聽到馬上跳下水救起那個人,高興地接受了報酬。其他人覺得子路貪小利。孔子卻表揚了他。說你爲大家做了一個榜樣,今後再有人遇到險情,大家都會奮不顧身,整個國家就會有許多人因此而得救。 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既然行善,沒有必要害怕獲得相應的權利。

明代的袁子凡對這兩則故事有過精闢的論述:自俗眼觀之,子貢不受金爲優,子路之受牛爲劣;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乃知人之爲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然此就一節論之耳。他如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當抉擇。

有關孔子的故事9

孔子說,可以和他人說的事但不說,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說的事,卻和他說了,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鄉里間,貌溫恭謙,表現得像個不善言辭的人;當他在祭祀宗廟和議論朝政時很善於明辨,對答如流;與上大夫談話時,中正而有諍辯,敢於說實話;與下大夫交談時,侃侃而談,和氣而又歡樂;君視朝時,恭恭敬敬,但又威儀中適,不張不弛。根據人的性格特徵和場合說話,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氣。

有關孔子的故事10

孔子離開曹國到宋國後,就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練習禮儀。宋國的司馬桓魋想要殺掉孔子,就把大樹給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說:“咱們快點走吧。”孔子說:“上天既然使我具備聖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樣呢?”順境不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練自己的機會,心存正義、自強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對手。

有關孔子的故事11

在《論語:述而篇》裏,談到儒者的修養時,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從這句話裏,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教化弟子的目的,也是要求弟子,最終徹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得真智慧。唯有如此,弟子們,纔可能真正拯救自己,從而也懂得,如何幫助別人,拯救自己。

“志於道”是說,君子爲學,當以悟道爲最終目的。在志向上,以自覺覺他爲最高理想。

“據於德”是指,在具體的修學過程中,首先要守住當下已修得的成果,也即一種在心靈的深處,別人與你是一體的心境。然後,再把這種心境,逐漸擴大。一個人,能感知到他人、乃至它物,與自己是一體的範圍越大,可以說,他所據守的德果,也就越大。其濟世救民的動機,也就越純。唯有如此,愛人、愛物、愛社會、愛國家,乃至愛全天下,纔不會是一句,自欺欺人的妄言。

志於道,據於德,是講君子內修道德的原則。依於仁,遊於藝,是講君子外用道德的方式。

“依於仁”是說,君子爲人處世,以愛人愛物爲準繩,以利人利物爲標的。

“遊於藝”是說,君子要儘可能多地掌握,各種知識與技能,以便於,適時、適機地給他人、給社會,在精神上、物質上,帶來具體而切實有效的幫助。

“遊於藝”的藝,在孔子時代是指“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就現代的分科而言,

“禮”,包括哲學、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識。

“樂”,包括音樂、舞蹈、美術、影視方面的知識與技藝。

“射”,指軍事、武功。

“御”,指各種駕駛、操作技能。

“書”,指文學、歷史修養。

“數”,包括科學與經濟方面知識。

對於上面所提到的六個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作爲一個儒家君子,都必須要有基本的瞭解或掌握。至於深入地瞭解和精通,可根據個人的資質與因緣,有所側重。

這“六藝”看起來內容很多,但在根本的道理上,它們都有相通的地方。如果能明瞭孔子所說“一以貫之”的道理。那學起來,就會很快、很容易抓住重點。這時,你也可以真正做到,優遊徜徉於各種知識的海洋,而不被它們沉溺。

有關孔子的故事12

有一個人掉到水裏去了,孔子的一個學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來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就收了。別人就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這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爲救了人之後,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於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願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觀的效果。

有關孔子的故事13

項橐(tuó),是中國古代的神童。年僅7歲就當了孔子的老師;而《孔子項橐相問書》敘述的就是孔子拜項橐爲師的有趣故事。孔子周遊列國,四處講學,宣揚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車趕路,發現有三個小孩正在玩,其中一個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這個小孩就是項橐。車被城擋住了,走不了了;可是這個小孩仍然在玩着,興致勃勃,就像沒有看見一樣。孔子下車,微笑着說“你怎麼不知道車來了要讓路呢”項橐這才擡起頭來拿起大人的口氣說:“從古至今,只聽說車要繞城而過,那有城要避開車的道理?”孔子聽了非常詫異,小孩如此能言善辯,而且像成年人一樣鎮定自若。孔子對這個孩子產生了興趣,決定要考考他,就問道:“你知道什麼山上沒有石頭?什麼水中沒有魚?什麼門關不上?什麼牛沒法生牛犢?什麼馬不能生馬駒?什麼刀上沒有環?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樣的男人沒有妻子?什麼樣的女人沒有丈夫?什麼時候白天短?什麼時候白天長?什麼樹不長杈?什麼樣的城沒有使者?什麼人沒有孩子?……”孔子一口氣提了40多個問題。項橐認真聽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門,泥牛,木馬,砍刀,螢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樹,空城,小孩......”這些問題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現象,家庭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內容廣泛,項橐都能對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連說六個“善哉”!

項橐並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人們所尊敬的孔子,就反問了幾個問題,結果孔子一個也答不上來;連嘆到:“後生可畏也”。孔子又說:“我車中有棋,咱們賭一盤吧。”誰知項橐一本正經地拒絕,振振有辭地說:“我不賭博,天子好賭,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諸侯好賭,就無心思治理國家;官吏好賭,就會耽誤處理文案;農民好賭,就會錯過耕種莊稼的好時機,做學問的好賭,就會忘了詩書禮儀,小孩子好賭博,該捱揍。賭博原來是無聊、無用的事,學它做什麼?”孔子聽了這些話,由讚賞變成了敬佩,他拜項橐爲師。七歲的孩子從此名聲遠揚,而孔子以聖人之身,不恥以孩童爲師,其舉動也爲天下人稱讚。

有關孔子的故事14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

孔子一直是後世人景仰的對象,他常常被後人供奉於廟堂之上,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是聖人 ,是高呼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一生摯友;是”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的鶴髮老者;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遜學者。他是平 凡人,又是如此偉大。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系宋國貴 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孫,畏懼宋大夫華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魯國。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紇,樑紇爲魯國武士,以勇力聞於諸侯。紇 於顏氏女野合生孔子。”作爲儒家學說的創始人,身處亂世卻能夠堅持踐行自己的主張,孔子的精神和勇氣實在是令人佩服。古來聖賢皆寂寞,他 們異於常人之處就是要承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寂和苦悶,就算千夫所指,就算窮途末路,也要堅持把“仁”推行到底。

孔子生於禮崩樂壞的年代,他爲了讓更多的窮人孩子能夠讀書,在年輕的時候建立了第一所私學,廣招學徒,一時之間竟也譽滿鄉里,成爲德高望 重的萬世之師。春秋戰國時期,國家間戰亂連連國家尚且不能自保,人民自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存的第一條件是食物,糧食對於戰亂中的人民 是極其珍貴的,連飯都吃不起何談國家政治。因此,肉對孔子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孔子受學生,學費就是“束脩”,也就是肉乾。要知 道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春秋戰國,能吃到粗茶淡飯已經很不錯了,能吃到魚、肉更是難上加難。既然如此,又是什麼原因讓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

據《論語》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齊國,聽到舜的音樂“韶” ,三月不知肉味。這裏並不是說,孔子失去了味覺和嗅覺 ,更不是他三個月不知道肉放在哪裏,找不到肉吃,以致不知道肉的味道。而是說孔子他聽到舜的這首音樂以後,他的思想就定在無邪這個境界, 他在這個境界定了多久呢?三個月。整個身體,很長一段時間都被韶樂所帶來的愉悅和回味所佔據縈繞,他可能會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聯翩, 也可能就是發呆,什麼想不起來,但身心是舒坦的、寧靜的、甜美的,感到極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所以當時的齊國人 都非常敬佩孔子,有如此之高的音樂修養,後人常用“盡善盡美”和“三月不知肉味”來評論孔子向萇弘請教和癡迷於韶樂的這段佳話。

《戰國策》中甘羅一句項橐“七歲爲孔子師”,語焉不詳,爲後世人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間。據說他和孔子之間發生了“車讓城”與“城讓車”之辯 、“落鋤之數”與“落蹄之數”之辯、“沉浮”之辯,都以孔子失敗告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項橐(前494—482)是春秋時莒國人。現在的山東省日照市,據說就是項橐的家鄉。關於項橐的身世,一般有兩種說法。據說項氏家族的老祖宗叫 姬叔度,其封地在項。姬叔度後代項超生項橐等兒子,這是富家子弟出身的項橐。還有一個說法,父親和母親魏氏都是普通農民,他的母親在上山 砍柴的路上生下了他。不管哪種說法都不能確定項橐的身世,他的一切又歸於一個謎。他與孔子“車讓城”與“城讓車”之辯、“落鋤之數”與“ 落蹄之數”之辯、“沉浮”之辯,到最後都變成了一個傳說,關於他的事蹟又成爲了一個千古之謎。

遺憾的是,天資聰穎的項橐12歲便夭折,有人說他是被孔子的學生所殺,也有人說是被諸侯所殺,他的人連同他的事蹟都消逝在歷史的長河裏,給 後人留下了無盡的猜疑。

孔子爲什麼被稱爲孔老二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吟誦起《論語》我們似乎依稀能看到,在三月春風中,一位老師帶領着 一羣學生換上春服,沐浴、歡歌、遠眺,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春遊活動,我們似乎也從中感受到了春的和熙,歌的嘹亮,詩的馥郁。

這個春遊的發起者是這羣學生的老師,他的名字叫孔子。讓中華民族在幾千年來刻進了國人骨子裏的名字,這個不起眼的人,創立的儒家學說在後 世成爲萬世吟誦的經典,甚至對其他民族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系宋國貴 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孫,畏懼宋大夫華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魯國。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紇,樑紇爲魯國武士,以勇力聞於諸侯。紇 於顏氏女野合生孔子。”於是,公元前551年孔子誕生在魯國陬邑的一個小城鎮,一家人爲新生命的到來而興奮不已。那麼孔子,叫孔丘叫仲尼,爲 什麼又要叫他孔老二呢?

孔子父親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鄹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爲鄹邑大夫。叔梁紇的元配施氏爲孔紇一連添了九個女兒,孔紇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 妾,雖然生了一個兒子名爲孟皮,卻腳有殘疾。渴望生個兒子的孔紇,他在72歲時三娶18歲的顏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記·孔子世家》中說“( 叔樑)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在《史記正義》解釋爲:紇娶顏氏女徵在時,年逾六十四,不合禮法(周禮),故曰野合。傳說在孔子 出世前顏徵在曾夢見山神駕着祥雲,口中喃喃自語:“禱尼丘得貴子,繼衰周而素王,擇空桑爲產地。”孔紇與顏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壯 丁,即爲孔子。

孔子出名的弟子

孔子3歲喪父,隨母親顏徵在移居闕里,並受其教。15歲立志於學,希望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相傳孔子曾經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 。公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自十五歲有志於學至此時已逾15年,孔子經過努力在社會上已站住腳,故云“三十而立”。博學多才,成爲當地 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並在闕里收徒授業,教學子以“仁義”。凡帶上一點“束脩”的,都收爲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 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相傳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其中最著名的還是孔門十哲:子淵、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 、子游、子夏。《論語。先進》載,“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 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顏回(前521——前490)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以德行見稱,顏回從小就勤奮好學,篤信孔子學說,並“聞一知十”,領會深刻,能夠將孔子的 學說,活學活用。顏回是個很低調的學生,他爲人謙遜,才氣不外露,最開始還讓孔子認爲顏回是個不聰明的學生,但他堅定踐行孔子的學說,理 解深刻,成爲了孔子的得意門生,孔子屢稱他品格高尚,說 他“三月不違仁”,“不遷怒,不貳過”。

冉求(前522——前489)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有,通稱冉有。擅長在政治上摸爬滾打,多才多藝。因爲冉求自身出自於商人之家,長於計算,曾經季 氏宰臣,幫助季氏進行田賦改革,聚斂財富,被老師孔子嚴厲批評過。前487年曾率左師抵抗入侵的齊國軍隊,並且身先士卒,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

子貢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複姓端木,字子貢(古同子贛),以字行。漢族,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浚縣)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 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爲“瑚璉之器”。子貢是個政商界的人才,曾任魯國、衛國之相,在曹國、魯國之間經商,“君子愛 財,取之有道”子貢因經商有道,而成爲孔子孔子衆學生中的首富。《論語》裏記載他言行的語錄有很多,後世人對他的評價也很高,被稱爲儒商鼻祖。

有關孔子的故事15

孔子在路上聽到有人哭,上前打探,那人說:“我叫丘吾子,我有三個過失,晚年而自覺,追悔莫及:我少時好學,周遍天下,回到家裏,父母都去世了,是一失也;長事齊君,君驕奢而失去人心,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離絕,是三失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再見者,親也。”遂投水而死。

孔子感慨地對弟子們說:“你們應引以爲戒啊!”

聽了孔夫子的教導,學生們告辭孔子而回家奉養父母的有十三個之多。

《論語》有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丘吾子的遺憾警示我們:行孝不能等,且行且珍惜。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