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必背節日日期

本文已影響3.53K人 

小學必背節日日期,節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中國傳統節日曆史文化悠久,不同節日的習俗也是各不相同,要做的事情也不同,那麼來看看小學必背節日日期。

小學必背節日日期1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這四個傳統節日,國家規定了假期,因爲有放假,所以小朋友們都知道。

小學必背節日日期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貼春聯,放鞭炮。

我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節日就是春節,在節日裏,人們爲自己、親人祈福消災,與親朋好友歡慶娛樂,並有時間有機會嘗試各樣的飲食吃喝。

春節的歷史非常悠久,從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歷史的發展中承載了濃厚的文化底蘊。

國內大部分地區的春節活動,都會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基本上主要圍繞除舊迎新、拜神祭祖、驅邪消災等的美好喻意而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着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看花燈,吃湯圓。

有舞龍燈、吃元宵、觀燈、猜燈謎、走百病、迎紫姑等習俗。在莆田,元宵節盛況賽過春節。近一個月時間裏,每天都有不同村莊、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鬧元宵,活動豐富;在福州,甚至還有擺設鰲山的`習俗。

小學必背節日日期 第2張

清明節,陰曆4月5日前後,掃墓,祭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而隆重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

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

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賽龍舟,吃糉子。

端午節,是集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爲一體的民俗大節,由來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納祥、辟邪攘災。

習俗主要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吃龍舟飯、吃糉子、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等。

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糉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

七夕,農曆七月初七,乞巧。

七夕節物風俗,主要有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儲七夕水等風俗活動。

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是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源於“牽牛婺女”星宿崇拜與原始信仰。婺女星後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稱爲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孃媽等,是編織雲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佢誕辰。

千百年來,生活在中國各地的普通民衆圍繞着這一節日都要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中秋節,農曆八十五,吃餅,賞月。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小學必背節日日期 第3張

重陽節,農曆九九,登高,敬老,賞菊。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爲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爲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爲“重九”。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爲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

小學必背節日日期2

一月一日元旦 三月十二日植樹節 五月一月勞動節 六月一日兒童節 七月一日建黨節 八月一月建軍節 九月十日教師節 十月一日國慶

1.1元旦

小學必背節日日期 第4張

4.1愚人

5.1勞動

6.1兒童

7.1建黨

8.1建軍

9.10教師

10.1國慶節

3月8日 國際婦女節 慶祝婦女爲社會、政治、經濟等做出的貢獻 婦女放假半天

3月12日 植樹節 孫中山逝世紀念日,以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爲紀念,1979年全國人大恢復 不放假

清明節 陽曆四月五日左右 祭祖、掃墓

5月1日 國際勞動節 慶祝勞工運動爲社會及經濟等作出的貢獻 放假三天

5月4日 五四青年節 紀念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的反帝愛國學生運動 不放假

端午節 夏曆五月初五 又稱端陽節,主題:吃糉子 。 紀念屈原(存在爭議),賽龍舟。

6月1日 國際兒童節 慶祝兒童福利的促進 兒童放假一天

小學必背節日日期 第5張

7月1日 中國共產黨建立紀念日 紀念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不放假

8月1日 建軍節 紀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開始 不放假

七夕 夏曆七月初七 又稱星期,即中國愛情節、情侶節,神話傳說中鵲橋相會之日

中元節 夏曆七月十五 又稱盂蘭節,俗稱七月半、鬼節,有祭祀靈魂等民間習俗

中秋節 夏曆八月十五 舉家團圓節,主題:賞月、吃月餅

重陽節 夏曆九月初九 敬老節,並有登高等多種主題

9月3日 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紀念1945年9月2日日本與盟國簽訂降伏文書 不放假

9月10日 教師節 慶祝教師爲社會做出的貢獻,1985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設立 小學、初中一年級教師和學生放假一天

10月1日 國慶節 紀念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放假三天

農曆十二月初八 臘八節 祭祖先神靈,祈豐收吉祥 不放假。

小學必背節日日期3

除夕(臘月最後一天)、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小年(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 。

小學必背節日日期 第6張

拓展資料

形成:

中華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會”的法律體制。是構成區域文明國家的基本框架。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人類社會”逐漸形成,逐漸完善的文化過程“,是由猿到人類,文明進化發展得產物。

中國的傳統節日,承載着神話、傳說、天文、地理、術數、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文獻記錄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得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完成,後來得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每個中華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源之處與形成的必要條件。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