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咬人的寶寶長大

本文已影響2.81W人 

讓咬人的寶寶長大,咬人是孩子宣泄情緒的方式,特別是2歲前的孩子,這是正常的現象,因此在批評孩子之前,需要了解這種行爲背後隱藏的原因,來看讓咬人的寶寶長大。

讓咬人的寶寶長大1

“我不舒服”

問題:寶寶6個月了,經常哭鬧,哭急了還咬自己的腳趾,我又不敢抱,以免孩子產生依賴心理,難道就任他咬腳趾嗎?

分析:這種情況下,家長常因怕寵壞寶寶而採用冷處理的方法,但寶寶發脾氣的同時還咬自己的手指(腳趾),則是寶寶感覺不舒服,向父母發求救信號。

對策:當孩子哭鬧時,家長首先要查明孩子是否有生理需求,是不是躺得不舒服,還是肚子痛?如果是出牙引起的疼痛,可以給孩子一些可以咬的玩具和吃固體食物,以用來磨牙和鍛鍊咀嚼功能。

讓咬人的寶寶長大

“我好害怕”

問題:寶寶現在1歲2個月,常常莫明其妙地咬人、掐人,是不是有什麼疾病?

分析:1歲的寶寶還不會用語言表達他的意願和感受,如果看護者忽視寶寶的安全需求,讓他一個人獨自玩耍,會導致他對新鮮、陌生環境的害怕和恐懼。咬人成爲寶寶保護自己、戰勝恐懼的唯一方式。

對策:爲了幫助寶寶重拾安全感,家長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不要因爲孩子膽小而笑話他,懲罰他。最好的辦法是經常和寶寶交談,反覆告訴他,你是多麼愛他,你保護着他,不允許任何人傷害他。一段時間後恐懼感自然會消失,孩子也不會再咬人了。

“我好愛你”

問題:寶寶現在1歲半,已經出了16顆牙齒,和他玩的時候總愛咬我,這正常嗎?

分析:1歲半的寶寶和媽媽玩耍得正高興,忽然向媽媽胳膊上或肩上咬一口,越讓他鬆口,他越是咬住不放,咬得媽媽特別疼。

媽媽納悶,爲什麼會有這麼讓人匪夷所思的行爲呢?寶寶的回答是:“我很愛媽媽,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我是表達對媽媽的喜愛之情啊!”

對策:您應儘量剋制情緒,以抱抱他、親親他的方式來表達對他的愛。要明確地告訴寶寶“媽媽疼”,

可以讓他試着咬自己的手指,問問他“疼不疼”,讓他親身感覺一下疼痛。此外,需要告訴寶寶,咬人不是表達喜歡之情的最佳方式,引導他用語言、手勢、擁抱表達情感

“我需要關注”

問題:先生工作很忙,每天很晚纔回家,兒子迎接爸爸歸來的方式很特別,總是咬他大腿。我們能做些什麼改變現狀呢?

分析:孩子只咬爸爸,而不咬媽媽,原因可能是爸爸和他相處的時間太少了,他用這種行爲方式表示不滿。

對策:和寶寶相處的時間長短不是最重要,關鍵是如何共度親子時光。最好每天固定一個專門屬於孩子的'親子互動時間,全家一起做遊戲,這是增進感情的最佳選擇。

“我很憤怒”

問題:寶寶快2歲了,總愛咬小朋友,我們想了許多方法,也不管用,這是不是和他爸爸有時打他有關呢?

分析:如果家長經常打罵孩子,他很可能會去咬小朋友,這是情感置移的方式,把自己內心的憤怒和不滿發泄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同時也可以說是他在模仿大人的行爲。

對策:攻擊性咬人是有意的侵犯行爲,不利於寶寶與他人的交往和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家長要高度注意。

可以建議寶寶用不傷害別人的辦法來轉移負面情緒,如拍打枕頭,撕報紙等。要對寶寶反覆強調,咬人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爲。

同時,家長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觀念,否則孩子會糊塗:大人爲什麼可以使用暴力,而我卻不可以呢?

讓咬人的寶寶長大2

寶寶咬人是正常現象

其實,小寶寶咬人時非常常見的,很多家長都有被寶寶啃咬或拍打的經歷,不少家長會覺得困惑,擔心寶寶是生病了,或是有行爲問題。

廣州和睦家兒科醫生張亞停表示,這是一種正常的行爲,和成人一樣,寶寶也有有憤怒情緒和攻擊性。在寶寶幼兒期(1歲至3歲),

由於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情緒表達能力還未發育完善,也缺乏自我控制和調節的能力,所以他們有時不能平和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憤怒、挫折、失望、悲傷、開心),也沒有足夠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寶寶只好動用小手或嘴巴,就表現爲拍打或咬人。但樂觀的是,隨着年齡長大,當寶寶有足夠的語言能力表達需求時,或可以自我控制時,這種咬人的行爲就會消失。

寶寶愛咬人家長該如何應對

讓咬人的寶寶長大 第2張

寶寶咬人時家長該怎麼做?寶寶咬人時,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制止,甚至大聲呵斥寶寶,或者用“咬回來”的方式告訴孩子不能咬人,但效果甚微。

家長該如何應對寶寶的咬人行爲?首先,要觀察孩子一般在什麼情況下咬人,是累了、無聊了,還是在發脾氣,如發現與什麼有關聯就及時的避免。

其次,告訴寶寶咬人會疼,當寶寶咬人後,媽媽可以假裝哭泣,並把牙印給寶寶看,告訴他“咬人會疼”,但要注意不要用“咬回來”的方式,因爲這樣只會告訴寶寶咬人沒關係,“爸爸媽媽都可以做,那他也可以做”。

提醒家長,即使是小寶寶也有旺盛的情感需求,家長一定要滿足他們的需要,多陪伴寶寶,陪伴時應專心,不要只是坐在他旁邊,然後玩手機或做自己的事情。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