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記者這個職業怎麼樣

本文已影響2.41W人 

現在記者這個職業怎麼樣,記者工作主要負責採訪並完成稿件,根據項目需求撰寫優質、適合威信傳播的內容,能敏感捕捉本地的熱點、新鮮事並進行相關資料的整理、報道,善於策劃,下面來看看現在記者這個職業怎麼樣。

現在記者這個職業怎麼樣1

1記者的日常工作內容有哪些

1、記者及時捕捉新聞線索,有不折不撓的職業精神,能夠順着線索及時找到重要新聞和獨家新聞;

2、記者按照規範要求完成上級下發的任務,能夠在經常採訪的區域能夠獲得第一手消息,確保新聞的實效性;

3、記者要有嚴於律己的職業精神,不虛報新聞,對自己報道的新聞負法律責任,有一定的職業道德,不接受有償的新聞報道要求;

4、記者要擁有吃苦耐勞的拼搏精神,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同時,要不畏風雨,堅守在新聞報道的第一線;

5、記者採寫新聞報道時,附帶的照片需要經過當事人同意,不得私自刊登。

現在記者這個職業怎麼樣
  

2記者的就業前景好嗎

就業前景很好,如果有機會成爲一名記者,那麼在你的職業生涯當中,將經歷很多的可能你的同齡人都接觸不到的`專業人士,例如企業家政府領導等等,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你看待問題的戰略高度,對待社會的認知也會和同齡人有很大的差異。

當然記者這個領域是一個十分辛苦的領域,這個職業也需要有很大的吃苦耐勞的精神,有很強的責任心,同時要能夠耐得住寂寞,因爲在採訪調查過程當中,其實要面臨很多的未知的問題,都需要你獨自去考慮去解決,同時也需要你具有一定的突破能力,因爲任何一篇精品的報道或者是一篇深度的稿件,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現在記者這個職業怎麼樣2

1、工資:

記者職業在 21 世紀初以及之前是非常吃香的工作。在不同地區的報社、電臺和電視臺,記者的收入都曾高於當地的工資平均水平。但這一高標準的待遇到現在並沒有隨着通貨膨脹而增長,反而有減少的傾向。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謂“車馬費”,這是記者參加活動時由廠商向其發放的補貼,視不同媒體標準不同,這一費用有時可以不用上交——但我必須指出,收“車馬費”是一種陋習。這個“車馬費”標準金額是 500 塊,已經連續十幾年沒漲價了。500 塊錢在 21 世紀初可以是一個大學生一個月的全部生活費,現在長則一週,短則一天之內就能花完。

自從互聯網公司的崗位開始進入大家視野之後,跟其中策劃、運營、市場、公關類崗位要求類似的科技記者行業,就從來沒有出現過在工資上的比較優勢。一些離錢近的條線的記者,會轉去曾經的採訪對象公司,去做相關對接崗位的工作。

小地方則是另外一種情況。地方媒體現在或者早幾年前就多進入無法自負盈虧的境地,但是依靠政府的財政補貼,暫時還不需要擔心太多。不過這也僅限於一個城市一家的黨報,也就是《某某日報》。那些所謂市場化運作的都市報、晨報、晚報則還是隨時面臨關停並轉的風險。除黨報黨刊之外的小城市媒體並不是百分之百的鐵飯碗。

2、成就感 vs 壓力:

記者行業的成就感,一般來源於當自己的稿件引起社會反響,被稱爲個人代表作的時候。如果一個記者在歷史上有一篇文章能夠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和討論,基本上他就能稱得上是成功的記者了。

但是要往這個方向去追求,在體制內外都很不容易。體制內需要與審查作鬥爭,還有資本等隱形的門檻,或者可能還會有辦公室政治(涉及到評職稱)。而在市場媒體和自媒體中,“10 萬+”又是一個不僅依靠個人才華,更要求資本和人脈的門檻。

你不需要是一個在編制內的記者,就可以自己開微信公衆號,體驗一下從零開始獲得 10 萬+的影響力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記者當中成名成家的還是少,大多數人與名記者相比,有同樣甚至更多的付出,遭遇了同樣甚至更大的壓力,卻依然無法取得同樣的成績。在這種情況下,他所獲得的成就感跟付出的壓力就是不成正比的。

現在記者這個職業怎麼樣 第2張
  

3、能力提升和晉升空間:

所謂能力提升,一般指的是如果你不幹這一行了,那麼從這一行當中學過來的東西對你未來有什麼幫助。這一點,不同類型的新聞從業者情況各不相同。

(1)先說人脈。記者在理論上來說都會被認爲是接觸人接觸事比較多的,如果是跑房產、汽車、時尚、醫療、科技、商業、娛樂、體育報道,或者時政消息,這種接觸的人脈可能是大公司老闆或者政府官員等。如果相安無事,可能對未來轉型其他崗位會有幫助。但如果你的志向在完成批評性和調查性報道的話,這種人脈的積累對你可能不僅不是幫助,反而會是負擔。

反過來,如果是跑生活、法制、教育、以及關注貧苦民生這種類型的記者,你能接觸到的大多是普通人和有困難或者是社會邊緣的羣體。這可以有助於你更好地去理解和認識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不過未必能夠幫助你在職業生涯中更上一層樓。

(2)再說技能。記者能集中培養的能力,主要是在短時間內切入和了解一個完全不熟悉的領域。但是問題在於這種能力將會在未來變成連小學生和初中生都必須掌握的東西。所謂“媒介素養”,指的就是自覺的對所接收到的消息保持警惕,判斷消息來源是否可信,並且判斷它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

掌握這種技能當然可以讓你在現有的絕大多數看着朋友圈劣質雞湯就滿足的人當中脫穎而出,但是在未來這可能越來越不會成爲一個優勢。這就好像記者的工資從“跑贏大盤”到“泯然衆人”一個道理。

現在記者這個職業怎麼樣 第3張
  

結論

做好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熱愛,但是記者行業尤其需要。如果自己不喜歡寫字或者表達能力不夠強,如果自己的目標不是對這個世界充滿更多的好奇心,不是去體驗常規人生之外的生活的話,堅持會遇到額外的困難和痛苦。

記者行業的社會影響力在不斷削弱,即使是在小地方。之前若有人從山溝裏到大城市去做記者,村裏人都會另眼相看,可能還帶着記者能夠直通青天大老爺的那種期望。但現在大家也慢慢都認清形勢,記者的聲譽從總體上是正在跌落凡塵了。

由此,優秀記者的消失,年長的,資格老的.記者的退隱,這種人才的流失和斷層,早就不是值得擔心和憂慮的話題,而是正在進行的現實。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優質報道的數量和質量都比以前有下降,用不了多久,當讀者的興趣已經全都被粗製濫造的文章取代時,人們曾看到的那些打動人心,影響社會,塑造一代人的報道,也許就不存在了。

然而,社會的殘酷性,體現在功勞不等於苦勞。也體現在,如果一個很高尚,很進步的東西,因爲沒有迫切的社會需要而滅絕或者是斷絕傳承,它也不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殖和繁衍。我們的後代可能會因爲缺少了某種崇高的情感和追求,而比我們顯得更粗糙,更簡陋,更不能仰望星空,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活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被認爲不好的,沒有前景的職業,也有它存在的不可替代的價值。不過這個價值更多的是在堅定信念的從業者心中。

現在記者這個職業怎麼樣3

前兩天,讀新聞的學妹問我,在當下的市場環境,畢業之後還該不該當記者?

我想這或許不止是我學妹一個人的疑惑,很多新聞學專業和對記者這個職業感興趣的同學都可能多多少少會想過這個問題。

從2017年畢業至今,我做了兩年的記者。雖然時間不長,但我還是希望結合自己的經歷分享一點我的想法。

1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個人情況。我大學唸的是傳媒院校,專業是廣播電視新聞學。

這個專業嚴格來說就業方向是出鏡記者,但我不喜歡剪片子,所以在畢業之後往文字記者方向走了。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央媒的一個新聞網站當文字採編,平時的主要工作是參加一些新聞發佈會或峯會論壇,回來改改通稿或自己寫稿,發給編輯,偶爾會有一些專訪等,以單位分配任務爲主。除了採編工作,記者身上還有廣告任務,就是找到企業方在自家網站上投放廣告信息。

我的第二份工作去了一家財經媒體,還是採編記者,不過工作純粹了很多,能有更多自己的自主選題,並且除了寫稿子,再也不用背廣告指標,報社有專門的的經營部門,負責談廣告辦活動。

關於記者這份職業,很多前輩已經公開談論過其社會價值的部分了,我不想再多贅述。

今天我只想從一個求職者的角度出發,現實一點地聊一下記者這個工種。

2

我想先說下記者這份職業有哪些優勢。

首先,工作時間比較自由。

記者不需要坐班,不用每天早起擠着早晚高峯,不用打卡上下班,這一點還是很爽的。有一個剛跳槽到企業的前記者跟我說:“每天下午都有點坐不住,以前這個時候我都在外面逛。”

見多識廣一直是記者吸引很多人的重要原因。

的確,大概沒有一份職業能夠比得上記者,能夠讓你輕易地跨越階層的限制,接觸到政府官員、企業CEO、專家學者等,並使之與你平等對話。在當記者這段時間裏,我接受到的那些高層的商業智慧,匠人的技術精神等等,都會是我一生受益的財富

這裏還要再插一點,但是不是優勢在我看來是見仁見智的。就是當記者常常會有出差的機會,一般在國內到處跑,厲害的可以全世界跑。

現在記者這個職業怎麼樣 第4張
  

我朋友常常羨慕我可以利用出差的機會順便旅遊,但我並不這麼認爲,出差畢竟要以工作爲重,跟旅遊的心態是不一樣的,萬一採訪不順利,稿子寫不出來,狀態會比平時還要更焦慮。再者,旅遊其實是比平時要累的,出差也是。

另外很多人覺得記者人脈會比較廣,嗯,可以這麼說吧,但有效人脈到底有多少,其實也跟個人能力掛鉤。畢竟你認識誰,不代表你就是誰;任何時候只有自己牛逼,牛逼的人才會跟你來往。

最後想說一下的.是,記者的社會地位一般來說還是較高的。即使不再處於21世紀初媒體的鼎盛時期,當下大衆對於記者的評價還是正面的。以我自身的體驗,當我跟別人介紹我是記者的時候,基本上,他們的態度大多數表現爲欣賞和讚揚。如果你所供職的單位越專業權威,這種讚賞的程度還會更高;如果是跟同行介紹,則表現出更尊重和看重。

3

也說說劣勢。

前面說的工作時間其實既是優勢也是劣勢。據說10個記者裏9個都會有胃病,因爲記者時常會因爲工作不能準時吃飯,時常進食不規律,胃很容易出問題。

其次,記者的工作技能不夠全面。這個問題也可能會因人而異,對於我來說,做了兩年的採編記者,除了會寫稿子會查資料會找人採訪,其他如寫PPT、寫方案、做策劃等,我都不掌握,而這些技能又是日後如果想要跳去企業做PR所需要的。

當然,這裏說的是不打算一輩子做記者,日後考慮跳槽到企業的中層以下的情況。如果能一輩子只靠寫作就能“吃好飯”,或者在媒體幹到管理層後直接跳槽到企業當高層,又或者能在媒體幹到退休的,不適用以上情況。

窮可能是記者最大的劣勢了。跟十多年前的媒體市場不同,傳統媒體被新媒體分瓜分市場,記者或者說媒體從業者的門檻在下降,整體薪資標準自然也在下降。

現在記者這個職業怎麼樣 第5張
  

可以跟大家自爆一下我的收入,在新聞網站的稅後工資在4-5K左右,在財經媒體稅後工資7-8K,在一線城市這樣的收入真的只能維持溫飽。據我所知,如果是在二三線城市的地區媒體,記者的工資在5K以下的大有人在。

我知道,肯定會有人說記者還有灰色收入呢。不錯,通常我們叫“車馬費”,就是參加活動時企業方給記者的紅包,通常在500-1000之間。但這種收入不穩定,活動多的時候能用來付當月的房租水電,活動少也就多加幾頓雞腿。再者,這種收入只能算作記者這個崗位的一點福利,收入的大頭還是來源於工資,稿子寫得多寫得好,工資纔會更高,工資纔是記者能力價值的體現。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