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將在明天進行第二次出艙

本文已影響1.93W人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將在明天進行第二次出艙,其實,航天員進行艙外活動時大部分時間是從一個工作位置移動到另一個工作位置,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將在明天進行第二次出艙。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將在明天進行第二次出艙1

12 月 25 日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將於 12 月 26 日在軌開展第二次出艙活動。航天員翟志剛、葉光富艙外作業,王亞平艙內配合。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將在明天進行第二次出艙

截至目前,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在軌工作生活已達 71 天。三名航天員乘組於 11 月 7 日執行了首次出艙活動,翟志剛、王亞平出艙執行任務,先後完成了機械臂懸掛裝置與轉接件安裝、艙外典型動作測試等任務,全過程順利圓滿。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將在明天進行第二次出艙 第2張

瞭解到,目前我國“天宮”空間站擁有三套“飛天”航天服。這款航天服可以有效在軌工作三年,設計使用壽命爲 15 次,每次可以支持航天員連續在太空工作 7-8 小時。

官方表示,目前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空間站組合體運行穩定,具備開展出艙活動條件。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將在明天進行第二次出艙2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1年11月7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身着我國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後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中國首位出艙航天員翟志剛時隔13年後再次執行出艙活動任務;王亞平成爲中國首位執行出艙任務的女航天員,邁出了中國女性艙外太空行走第一步。兩名出艙航天員完成在機械臂上安裝腳限位器和艙外工作臺等工作後,將在機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開展機械臂懸掛裝置與轉接件安裝、艙外典型動作測試、艙外互助救援驗證等作業。期間,在艙內的航天員葉光富配合支持兩名出艙航天員開展艙外操作。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將在明天進行第二次出艙 第3張

航天員爲何非要出艙?

簡單地說,太空行走主要有六大用途:一是在太空組裝、擴建空間站;二是在太空維修、維護航天器;三是回收、維護與釋放衛星;四是完成一些科研任務;五是進行緊急太空救援;六是載人登月和載人登火星等。所以,太空行走很重要。

美國曾通過太空行走修復了剛一發射上天就出現重大故障的“天空實驗室”空間站,使它“起死回生”。蘇俄航天員則多次出艙活動修理“和平號”空間站,使它轉危爲安。當前在軌運行的“國際空間站”更是由航天員通過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軌組裝的。美國還通過太空行走5次維修“哈勃空間望遠鏡”等衛星,使它們延年益壽。美國“阿波羅”登月航天員在月面行走時完成了多項科學實驗。

隨着太空行走技術的發展,太空行走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按出艙活動的目的和任務可分爲四種;第一種是驗證類出艙活動;第二種是組裝類出艙活動;第三種是維修類出艙活動;第四種是有效載荷類出艙活動,即回收、修理和釋放衛星或在月面安裝實驗裝置、採集月岩標本等。

2008年航天員翟志剛進行的我國第一次太空行走屬於驗證類出艙活動,而這次“神舟十二號”航天員進行的太空行走屬於組裝類出艙活動或有效載荷類出艙活動。由於這次太空行走時間長很多,而且要完成複雜的艙外安裝任務,包括進行首次人和機械臂的協同配合,用機械臂把航天員載到艙外作業點附近工作,所以難度比翟志剛首次太空行走大不少。

航天員如何出艙?穿什麼?

出艙前航天員必須通過載人航天器上裝的一個小艙室——氣閘艙才行,否則不僅會使整個艙內的所有氣體迅速泄光,造成氣體大量浪費,而且航天員也會由於壓差突然變大而得減壓病。

我國今年發射的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節點艙兼有氣閘艙的功能,供今年出艙的航天員使用,其上方有一個出艙口。貨運飛船已爲核心艙運去了兩套第二代“飛天”艙外航天服,然後由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取出來送到節點艙內組裝。等到明年發射了“問天”實驗艙後,由於該艙配有主份氣閘艙,所以到時可從那裏出艙。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將在明天進行第二次出艙 第4張

由於人一旦暴露在太空中將面臨失壓、缺氧、低溫和輻射損傷等危險,因此航天員出艙時必須穿艙外服,從而把身體與太空惡劣環境隔離開來,並向航天員提供一個相當於地面的環境。艙外服其實就是一種微型載人航天器。

有的艙外服裝有用飲水袋和食物,供長時間太空行走的航天員飲用。由於穿了艙外服後手伸不到臉部,所以有的艙外服中還有搔癢工具。艙外服內有“尿不溼”,在太空行走期間可以小便,但一般不能大便,所以出艙前一般吃低產氣、低纖維、高能量密度的食品,

這次神舟十二號航天員是穿着進行了大量改進與升級的新型“飛天”艙外服。例如,它可支持更長時間的艙外活動,從第一代“飛天”艙外服的4個小時增加到8個小時;航天服頭盔上配有攝像機,可以全程記錄航天員艙外操作過程;重複使用次數更多,關節處更加靈活,航天員戴着手套由第一代可以握持直徑爲25毫米的物體提升爲握持直徑大約爲5毫米的物體。從艙外服的整體效能、可靠性、舒適性有了進一步提高,艙外服的操作動作和信息識別更加迅速、準確,科技感更強,同時具有中國的審美識別性。

航天員出艙活動難在哪兒?

艙外活動技術難點有三個:一是太空無路可走;二是航天員在失重狀態也沒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三是艙外環境十分惡劣,必須使用複雜而可靠的出艙活動系統來克服空間環境的影響,如果出艙活動系統中某個重要部件出現故障,就有可能危急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另外,在太空中行走時人體運動和作業規律完全不同於地面,也有別於艙內,所以要掌握在太空中的運動與控制技術,最重要的.是讓航天員在失重狀態下將身體保持在一定的位置。靠手把扶住周圍的某些物體。因此航天員手、手腕和手臂的肌力和耐力十分重要,這就要求航天員在飛行前要加強手、手腕和手臂肌力的鍛鍊。在航天器裏外都安裝了一些扶手,航天員用可手握住一個一個扶手來回移動身體。

其實,航天員進行艙外活動時大部分時間是從一個工作位置移動到另一個工作位置,因此在艙外活動中如何有效地進行身體移動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將在明天進行第二次出艙3

據瞭解,神舟十三號返回時間預計是2022年4月16日前後。因爲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時間是2021年10月16日凌晨,若在太空中生活6個月,時間就推移到四月份,但具體是4月哪一天回來,需要等官方最新通知。返回的時候,需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根據返回地點的天氣情況來確定具體返回時間,像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時間是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而返回時間是9月17日,三名宇航員在太空中生活了三個月。有觀看神舟十二返回地球直播的人應該都知道,返回當天東風着陸場天氣晴朗。

1.神舟十三號返回地點在哪?

東風着陸場、內蒙古中部預定區作爲神舟十三號返回地點都有可能。因爲,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此次是東風着陸場首次執行載人飛船搜索回收任務。而神舟十三號也很有可能在該着陸場着陸,但具體還要看通知,因爲我國有好幾個載人飛船返回着陸場。

2.神舟十三號返回有直播嗎?

會有直播。屆時央視總檯、百度熱搜、新浪微博等官方平臺都會提供直播入口,想看的朋友在2022年4月16前後鎖定觀看。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將在明天進行第二次出艙 第5張

3.神舟十三號太空中過春節有何不一樣?

據瞭解,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的太空“年貨”已就位 可能會有餃子、湯圓。另外,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會和大家一起守歲,在第一時間把來自太空的祝福送給祖國、送給大家。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