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4.85K人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宏大題材、高遠立意、頂尖陣容、精良製作上的四大看點,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

跨過鴨綠江個人觀後感1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之後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悍然入侵朝鮮。並且,美國多次派飛機侵入我國領空,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入侵我國臺灣海峽,嚴重威脅我國的安全。同年10月,以彭德懷爲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這時的新中國成立剛剛一週年,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各個方面仍然困難重重,我們偉大的祖國還處在艱難時期。抗美援朝的前線上,廣大志願軍在糧食和衣服補給相當困難的情況下,仍舊保持高昂的革命熱情和強大的戰鬥力,不懼艱險、勇往直前、浴血奮戰、不怕犧牲。在戰鬥中涌現了大批的戰鬥英雄,有抱炸藥衝敵陣與敵同歸於盡的楊根思;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有臥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雲;有搶修橋樑保暢通英勇獻身的楊連第;有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有志願軍第一人、?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這種忠於祖國、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極大地鼓舞着廣大戰士,也有力地震懾了敵人,同時也重重的震撼了我的心靈。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貪於玩樂,虛度光陰呢?作爲新時代的中學生,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好好學習,掌握淵博的知識,學習先進的技能,樹立責任感,具有凝聚力,時刻準備着報效祖國,成爲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歡林肯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鍊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來,有無數像志願軍戰士那樣的人,在祖國危難時刻不懼艱險,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國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有一個名字,每一次聽到都會覺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會滿懷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鍾南山院士,我們敬愛的鐘爺爺,一位84歲高齡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擊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國難當頭,他肩負着全民族的希望,義無反顧奔赴武【漢】,與病毒賽跑,與生命賽跑。自己扛住危險,把安全帶給全國人民。他是偉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國人民的定心劑;他是我們的超級英雄,堅定而無敵。

可是我們的鐘爺爺也會累,國之危難讓他憂心忡忡,艱鉅的工作讓他滿是疲憊。我在網絡上看到了這樣一張圖片:在趕往武【漢】的列車上我們敬愛的鐘老睡着了,燈光照着他早已花白的頭髮,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眉頭緊鎖。他的眼鏡還架在臉上,電腦屏幕仍然是工作狀態。這張圖片,讓全國人民心疼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老人。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撐年邁的他如此超負荷的工作呢?當然是鍾老的愛國信仰,無私的奉獻精神。這纔是我們應該去學習,去敬佩的偶像。我們應該心懷和鍾老一樣的信仰:愛國。

富裕、無憂的生活,讓現代中學生的我們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學習是爲了什麼?今天,我們的偶像用實際行動爲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爲了國家,爲了國家面臨危險時,我們有能力盡自己的一份力,這纔是我們學習的信仰,也是我們每個人存在的意義。

目標再遠大,也要從小事做起。我們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耐心整理好每一條筆記,勤奮背好每一篇課文,嚴謹對待每一道題……前有周總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今有我們“爲中華之安全而讀書”。刻苦學習,終有一日我們也能像我們的偶像那樣報效祖國。

他們是楷模,是榜樣,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們永遠敬佩和學習。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跨過鴨綠江個人觀後感2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行走在鴨綠江斷橋上,觸摸着那蕩氣迴腸的深沉過往,儘管它被炸燬只剩下了殘骸,但從那些剩餘的部分依舊能夠看出來,這座橋有多麼的恢宏壯闊。它熊熊立在鴨綠江上,如一尾游龍,又像是一道絢麗的長虹。

發生在今年這個國慶黃金週期間的這一幅幅畫面,串聯起來,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貫穿故事始終的正是“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傳統,薪火相傳。70年來的壯闊輝煌,是無數愛國者鑄就的。祖國,就是我們的母親,愛國,是一種高尚的感情,更是一種神聖的職責,愛母親,不是我們掛在嘴邊空喊的口號,而是我們與生具有的,是我們用自己滿腔的熱血去創造的,是我們用奮鬥的畫筆去書寫的。

初心召喚使命,使命需要實幹。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無論你是紮根一線的基層幹部,還是守邊固疆的邊防戰士;無論你是爭分奪秒的白衣天使,還是傳道授業的大學教授;無論你是車間碼頭的一線工人,還是自主創業的企業大家,愛國、奮鬥都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義務。帶着濃濃的愛國情懷、懷着堅定的理想信念,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從爲祖國的繁榮昌盛,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2

跨過鴨綠江電影觀後感1

追憶“正義”之戰 堅守“正義”之道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70年前,一支正義之師——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唱着正義歌曲,毅然決然地踏上了保家衛國、反抗侵略的征程,御外來強敵,揚家國威名,打響了一場抵抗霸權欺凌、捍衛民族尊嚴的正義之戰。

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生。風雨70載,彈指一揮間;追憶70載,多少艱辛路。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上強調,銘記偉大勝利,推進偉大事業,必須維護世界和平和正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守望正義,無問西東。新時代年輕幹部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始終保持浩然正氣,不懼狂風暴雨,不畏山高路遠,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披荊斬棘、勇往直前,讓“正義之光”照耀大地,讓“正義之道”薪火相傳。

勇鬥爭,揚正義。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義旗,奮起抗爭,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浴血奮戰,奪取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是在鬥爭中成長和壯大起來的,鬥爭精神貫穿於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當前,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肯定會面對各種各樣的風險挑戰、面對各種各樣的要挾威脅。“人間正道是滄桑”。廣大年輕幹部要大力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涵養敢於鬥爭的政治本色,錘鍊敢於鬥爭的錚錚風骨,切實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敢擔當,講正義。抗美援朝戰爭沉重打擊了侵略者破壞人類和平的囂張氣焰,爲世界和平與正義作出了重大貢獻,體現了中國作爲泱泱大國的責任和擔當。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勇於擔當、衝鋒在前,拼來了山河無恙,換來了家國安寧。革命戰爭年代需要擔當,新時代更需要擔當。在新時代,年輕幹部要時刻保持“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精神,不斷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奮鬥目標,激發出無往而不勝的正義力量,不斷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彩華章!

勤學習,樹正義。《荀子·儒效》倡導“不學問,無正義”。正義感正是來自源源不斷的學習,來自革故鼎新的認知。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立足於對當時國內外形勢的科學研判,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學如弓弩,才如箭簇,識以領之,方能中鵠”。新時代年輕幹部要持續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以正義之名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爲世界謀大同。

重公道,有正義。“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後能舉天下之賢”。美帝國主義逆歷史潮流而動,恃強凌弱、侵略擴張,把戰火燃燒到中朝邊境,必然不得人心,必然成爲衆矢之的。毛澤東同志說過:“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正義的事業是任何敵人也攻不破的。”人間自有公理,公道自在人心。年輕幹部一定要把公道正派作爲立身之本、正氣之源、處世之要,把公道放在心裏,把正派作爲標杆,在工作中不摻雜個人好惡,不夾帶私人感情,對任何事情都出於公心,堅持原則、主持正義,真正以公心換公信、以公道促公正。

多奉獻,守正義。在抗美援朝戰爭中,19萬7千多名英雄兒女爲了民族正義、爲了世界和平,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生命,築就了精神豐碑。正義的事業能夠產生堅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力量。無數革命先輩正是源於對國家的熱愛、對人民的情感、對事業的執着,默默地發揮着光和熱,付出着心血和汗水。對事業不求回報的摯愛和全身心的付出,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黨員幹部實現自身價值的必然選擇。廣大年輕幹部要時刻保持“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自覺地把無私奉獻作爲增強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堅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職責,以建功必定有我的志向,朝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爲偉大而正義的事業奉獻青春、貢獻力量。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第2張

跨過鴨綠江電影觀後感2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宏大題材、高遠立意、頂尖陣容、精良製作上的四大看點,將點燃大國豪情,帶領觀衆走進70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首次全景式、史詩般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及抗美援朝運動,展現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以及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等爲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的崇高風範,謳歌了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爲代表的志願軍指戰員不畏強敵、英勇鬥爭的戰鬥精神,反映了中國人民不怕難、不信邪,團結一致的精神風貌。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是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改變中國命運,改變世界格局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着重大深遠的意義。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總檯出品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則以宏大的氣勢和格局,填補了熒屏空白,極具“歷史美學品格”。該劇以國際視野全景式、史詩般展現了艱苦卓絕的抗美援朝戰爭和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熱情謳歌了英雄兒女,旨在弘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展現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局勢下,不畏強權霸權、敢於鬥爭、勇於勝利的重大歷史事件。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影響重大,意義深遠。這一戰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這一戰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萬衆一心的頑強品格。這一戰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這一戰人民軍隊戰鬥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這一戰再次證明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如今,跨過鴨綠江將讓歷史觀照現實,激發觀衆共鳴,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有利於激發全國人民的愛黨愛國熱情,有力地弘揚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樂觀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傳遞“銘記歷史、致敬英雄、珍愛和平”的價值觀,讓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世代發揚、歷久彌新!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3

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

面對二十一世紀,人類們追求和平,可是戰爭卻每一天都在發生,小到同學之間的分歧,鄰居間的爭吵;大到將一億人送入天堂的二戰,這也包括一九五零年在世界最不適合大兵團作戰的朝鮮爆發的戰爭,主角就是中國和美國。

在朝鮮戰爭中,中朝以一百一十萬人打敗了聯軍一百二十萬超級大軍。說到朝鮮戰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士兵。志願軍雖然衣着簡陋,飢腸轆轆,但就是這樣,他們往往能夠穿着單衣,在大雪地中埋伏數天,然後徒步追擊美軍的坦克;能夠冒着無數飛機大炮穿過死亡屏障,用胸膛將手榴彈頂進敵人的槍口;能夠在大冰河上一個接一個用身體滾過雷區,爲部隊開路……每一個都那麼年輕,卻犧牲得驚天動地。正因爲他們,三年後,戰爭終於停止在了它發生的地方。

其次,在志願軍的背後,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民羣衆時刻支援他們:

在前線,朝鮮人民頂着炮火爲志願軍送食物,把他們當自己的兒子看待,拿起斧頭,木棒,甚至菜刀衝向聯軍,保衛祖國;在祖國的東北,無數人民,志願軍家屬在家裏做炒麪,支援志願軍。志願軍四十二軍就是從我們齊齊哈爾出發的,我們的祖先,可能就在他們的隊伍中,一家人一起努力,打走美軍,這樣才體現出我們中國人民的團結一致。

最讓我感動,也最讓我難忘的,是戰爭的最後時刻。停戰談判結束,距最後時刻兩小時前,一個士兵冒着炮火將停戰的消息送往前線,一個個炮彈在他身旁爆炸,他剛把消息送到就犧牲了,僅差兩小時。最後兩小時,雙方把所有的彈藥盡力打出,證明自己的強大,好像又發生了一場大戰。停戰的那一刻終於來了,那是成千上萬人民以及軍隊一直盼望的事,沒想到一盼就是三年。那一刻,沒有一絲動靜,一種奇特的寂靜後,雙方他探了頭,讓後一起歡呼,慶祝,贈送禮品,他們之間拼過命,有分歧,語言不通,但他們都懂得和平,盼望和平。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第3張

跨過鴨綠江觀後感2

近日,我迷上了一部關於抗美援朝的歷史劇,或者叫戰爭片,是爲跨過鴨綠江

我素來對軍旅劇頗感興趣,再加之抗美援朝這段歷史我本就知之甚少,求知心切,溢於言表。

關於這段轟轟烈烈的歷史,中學上的課本是有提起的,但就是略筆帶過,而所謂的歷史老師要麼諱莫如深,要麼自己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至今都不清楚,爲何學校要有意向我們這些後生遮掩關於抗美援朝的歷史,天曉得是出於何種政治目的。然而,歷史的真相是無法掩蓋的,今日之中國,其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我堅信是任何一個時期都無法比擬的。咱們不必一直是看外人的眼色。我忖度着,這纔是這部電視劇敢拍敢上映的真實原因,而這正恰逢抗美援朝70週年。

言歸正傳,簡要地敘述一下跨過鴨綠江這部電視劇帶給我的一些收穫和感悟。關於抗美援朝,總計有五次大規模戰役以及諸如上甘嶺戰役、長津湖戰役等知名戰役。

在這大大小小無數次戰役中,在裝備、武器遠遜於“聯合國軍”的情況下,在糧草、彈藥等後勤物質嚴重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極端惡劣天氣條件下中國人民志願軍不辱使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4

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

“最可愛的人”浴血奮戰,換來了今天的歲月靜好、山河無恙。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上強調三個“始終沒有忘記”:70年來我們始終沒有忘記黨中央當年作出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重大決策的深遠意義,沒有忘記譜寫氣壯山河英雄讚歌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沒有忘記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

他們所鍛造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永續傳承。當前,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面對難得的歷史機遇的同時,改革發展同樣任務艱鉅,面對着一系列重大風險和考驗,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就對我們今天堅定信念,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具有了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今,中國人民面對着美帝國主義的安全威脅,正進行新的抗擊美國霸權打壓遏制的事業。在推動現代化建設的路上我們還有很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戰爭歲月裏對國家民族的忠誠是戰場上英勇無畏的衝鋒,今天在和平歲月中的砥礪奮鬥,在平凡崗位的默默堅守就是一種愛國和忠誠。

作爲新時代路橋人我們是祖國交通大動脈的建設者,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深入學習志願軍的英雄事蹟和革命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踐行時代使命擔當,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落腳點立足崗位、奮發向上。作爲黨員幹部尤其是紀檢戰線上的我們打鐵必須自身硬,更要注重提升自我,提高思想認識,任何時候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爲【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折不扣地推動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時代在變,精神不變,我們更應無比堅定、無比自信。

彭德懷同志在《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工作報告》中說: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如今的中國,經濟、軍事、科技、國防、教育等綜合國力已進入國際前列,政治穩定、人民幸福,已不是百年前任人宰割的羔羊。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增多。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其慘烈和危害極爲罕見。中國在疫情防控鬥爭中,黨中央審時度勢、綜合研判,及時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明確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要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一體行動,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響應,敢打必勝,才能奪取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和全球戰役的全勝。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國際局勢徒增變數,回顧那一段風雲歲月,就是要弘揚抗美援朝精神,萬衆一心,奮力拼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領導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鉅繁重,我們面臨着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着一系列重大風險考驗。因此,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對我們今天堅定信念、勠力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

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奮進,奮鬥成就輝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按照黨的十九大的戰略安排,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直至二〇三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方針、重大戰略、重大舉措,擘畫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宏偉藍圖。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之上,我們應當銘記這來之不易的勝利與和平,從歷史中汲取精神財富,並將之匯聚成勇往直前,無堅不催的強大力量,繼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攻堅克難、勇於勝利,積極投身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輝偉業,在逐夢新時代中激揚中華力量,努力書寫新時代華章。

偉大的夢想、大有可爲的未來,根植於歷史。歷史無言,精神不朽,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仍然生動,正激勵中國人民砥礪前行,也當堅信,用歷史之光照亮前行的路,必將是光明、勝利、偉大的復興之路。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第4張

跨過鴨綠江觀後感2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氣質,政黨也是如此。精神氣質既是先天的、穩定的,又能夠在社會實踐中因後天條件影響而不斷調整變化。

作爲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從實踐出發,用不同的精神形式,踐行自己的“最初心”,完成了時代賦予的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光榮使命。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在捨身赴難的革命時期,共產黨人爲求人民解放和民族獨立,鑄就了開天闢地、堅定理想的“紅船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鬥的“井岡山精神”,自強不息、勇往直前“長征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團結統一、堅持鬥爭的“抗戰精神”,永不停步、團結高效的“西柏坡精神”,堅持真理、無畏犧牲的“紅巖精神”……在革命中,各種形式的精神表現,詮釋出共產黨人不畏艱險、堅守信念的鬥爭精神,實現了使中華民族擺脫落後捱打而站起來的初心和使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篳路藍縷的建設時期,共產黨人爲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鑄就了不畏強敵、英勇鬥爭的“抗美援朝精神”,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大慶精神”,熱愛祖國、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的“紅旗渠精神”,親民愛民、迎難而上的“焦裕祿精神”,愛憎分明、公而忘私的“雷鋒精神”……在建設中,各種形式的精神表現,釋放出共產黨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創業精神,實現了使新中國擺脫貧困落後而富起來的初心和使命。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在大刀闊斧的改革時期,共產黨人爲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鑄就了敢爲人先、勇於革新、奮發有爲、兼容幷蓄的“小崗精神和特區精神”,萬衆一心、衆志成城、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抗洪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勇於攻堅、開拓創新、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載人航天精神和塞罕壩精神”……在改革開放中,各種形式的精神表現,展現出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改革創新精神,實現了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強起來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來時根、方行萬里路。共產黨員個人的精神氣質會隨着實踐和歷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作爲新時代的共產黨員們,既要原原本本繼承前輩們的革命精神、鬥爭精神、改革精神、創新精神,也要從“心”出發,培育和涵養出新的時代精神,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使命,勇往直前、奮發有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