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場館100%使用綠電全面實現碳中和

本文已影響7.68K人 

冬奧會場館100%使用綠電全面實現碳中和,北京冬奧會的籌辦促進了當地環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北京冬奧會將全面實現碳中和。冬奧會場館100%使用綠電全面實現碳中和。

冬奧會場館100%使用綠電全面實現碳中和1

通過嚴格實施低碳管理等措施,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將全面實現碳中和。根據測算,北京冬奧會三個賽區的場館預計使用綠電4億千瓦時,可以減少燃燒標準煤12.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

冬奧會場館100%使用綠電全面實現碳中和

資料圖:北京,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維納斯帶藍調夜景壯美如畫。 圖片來源:ICphoto

這是記者13日從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的。

北京冬奧組委當天發佈了《可持續·向未來——北京冬奧會可持續發展報告(賽前)》(簡稱報告),總結冬奧籌辦中可持續工作的階段性進展。

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部長李森稱,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與城市和區域的發展緊密結合,促進了地區生態環境改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形成了一批可持續成果,包括建立可持續性管理體系、打造生態賽區、嚴格實施低碳管理、促進城市和區域發展與惠及民生改善。

根據報告,北京冬奧會嚴格實施低碳管理,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場館,從源頭上減少碳排放;建設低碳場館,所有場館都達到了綠色建築標準,4個冰上場館使用了新型二氧化碳製冷劑,建成超過5萬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範工程,全面使用低碳能源,賽時全部場館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

同時,北京冬奧組委構建低碳交通體系,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在賽時車輛中佔比超過八成。在此基礎上,積極拓展碳補償渠道,北京和張家口兩地政府將林業碳匯捐贈北京冬奧會,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三峽集團也爲北京冬奧會贊助了碳中和產品。通過這些措施,北京冬奧會將全面實現碳中和。

綠電也就是綠色電力,指通過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等手段,由可再生能源轉化成的電能。

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指出,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延慶賽區有豐富的清潔能源儲備,能夠保證冬奧場館綠電的供應。

冬奧會場館100%使用綠電全面實現碳中和 第2張

根據測算,從2019年6月第一筆綠電交易開始,到北京冬殘奧會結束,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的場館綠電預計使用4億千瓦時,可以減少燃燒12.8萬噸的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

報告還顯示,針對雪上項目主要分佈在山區的情況,北京冬奧組委採取措施從設計源頭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守護賽區的青山綠水,實現了“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的目標。

北京市延慶區區長於波介紹,目前,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216萬平方米的生態修復全部完成,原生樹木原地安家,亞高山草甸完美迴歸,野生動物通道有效建立,賽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恢復。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和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帕森斯分別發表祝賀視頻,對報告的內容給予高度評價。

巴赫表示,北京冬奧會正助力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向世人展示面向未來、更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北京冬奧組委在國內外利益相關方的共同參與之下,成功將國內外各方對可持續性議題的關注提高到新的層次。

帕森斯表示,我們有理由相信,北京冬奧會的籌辦促進了當地環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必將通過讓殘奧運動員實現體育卓越,從而激勵和振奮世界。

冬奧會場館100%使用綠電全面實現碳中和2

央視新聞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月13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部長李森介紹,在世界各地舉辦的大型體育賽事,場館的賽後利用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這一屆北京冬奧會,從申辦到籌辦、到舉辦的過程中,將努力破解這個難題。北京冬奧會使用了6個2008年的奧運場館,充分借鑑了他們賽後利用的經驗,新建的全部場館都制定了賽後利用計劃,並且在規劃設計時就充分考慮了賽後利用問題,統籌規劃、同步設計,有效降低成本,具體來說有幾方面:

一是這些場館賽後要積極申辦、舉辦高水平賽事。北京冬奧會的競賽場館都是世界一流的場館,在籌辦過程中,地方體育部門,包括場館的業主單位,都與國際冬季單項體育組織建立了很好的'協作和溝通機制,賽後將繼續申辦舉辦高水平的國際賽事和國內的一些賽事,真正通過高水平的賽事,來帶動場館的運營,也爲冰雪運動的發展出力。

二是全面向社會公衆開放。除了競技比賽外,場館將向社會大衆體育健身提供服務,所有的新建場館在規劃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瞭如何向公衆開放這個問題,比如說北京賽區新建的一個標誌性場館,就是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冰絲帶”的冰面是1.2萬平方米的全冰面設計,當時考慮全冰面,就是爲了考慮到如何向社會開放,因爲大道速滑主要是用外圈400米跑道,場芯部分將有兩塊標準冰場,這是我們創新的部分,賽後可以同時容納2000人上冰。

冬奧會場館100%使用綠電全面實現碳中和 第3張

三是場館的四季運營。冬季運動因爲受季節性影響比較大,冰上項目都是室內冰場,一年四季都可以造冰,都可以向公衆開放,舉辦大型賽事、文化休閒活動。對於雪上的場館,延慶和張家口賽區只能在冬季開展項目體驗和比賽,針對這種情況,北京冬奧組委在山區山地場館的規劃建設中,從賽區整體出發,充分考慮了春、夏、秋三季運營的問題,利用賽區的人文歷史和自然生態優勢,建立戶外運動項目,比如健身跑、越野跑、山地自行車、登山攀巖等,並加快發展區域特色旅遊休閒、山地度假、戶外運動等產業,實現場館四季運營。大家可能到張家口賽區看過,張家口賽區的雲頂滑雪公園,其實在春、夏、秋這三季,休閒度假、避暑旅遊的人數其實遠遠高過了冬季滑雪的人數。

四是實現場館和地區的聯動發展。場館的賽後利用,不是一個孤立考慮某一個場館運營的問題,而是要融入地區的發展,從整體上去謀劃、推進。比如延慶賽區依託冬奧賽區、冬奧場館,包括世園會、長城,這是延慶賽區的三張金名片,等於是三張金名片聯動發展,以全域旅遊爲主導,大力發展特色體育、文化旅遊產業。

冬奧會場館100%使用綠電全面實現碳中和3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月13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介紹,北京2022年冬奧會最大程度使用了2008年場館的遺產。

國家體育場是當時2008年奧運會的開閉幕式場地,2022年將仍然使用爲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開幕和閉幕式場地;國家游泳中心原來的水立方在冬奧會當中將變成冰立方,作爲冰壺和輪椅冰壺的場地;國家體育館和五棵松都是2008年的體育場館,將在冬奧會的時候用作冰球的場地。還有一些2008年的土地,像2008年的一個臨時場館曲棍球場,在冬奧會的時候建設爲速滑館,同時像北京冬奧村、北京媒體中心等等使用的土地都是在2008年的時候預留出來的。另外在城市基礎設施方面,北京冬奧組委也大量使用了2008年的遺產,比如像地鐵8號線和10號線以及相應的變配電設施、自來水廠等等,都將爲這次冬奧會提供切實保障。

冬奧會場館100%使用綠電全面實現碳中和 第4張

這些利用,尤其是對原有的體育場館的改造,並不是簡單的功能的轉換,而是注入了新的項目和功能,比如說水立方仍然可以在賽後作爲游泳中心來使用,冰壺場地是可以轉換的,通過幾天時間的轉換,就能把它從水變成冰。這也是原有設施利用的一個亮點。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