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

本文已影響2.88K人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是有很多節日的,而且有一些傳統節日還是比較有趣的,不一樣的傳統節日是有着不一樣風俗,以下了解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1

中國的傳統節日並沒有24個,只有17個,分別是春節、元宵節、龍擡頭、社日節、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下元節、冬至節、臘八節、小年、除夕。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着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着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龍擡頭、社日節(農曆二月初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 ;寒食節(冬至後的105或106天);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八日);冬至節(公曆12月21~23日);小年(由於南北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爲“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一般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除夕(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一共17個,並沒有24個。

另外,二十四節氣當中,也有個別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如:清明、冬至等,這些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們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人類社會”逐漸形成,逐漸完善的文化過程“,是由猿到人類,文明進化發展得產物。中國的傳統節日,承載着神話、傳說、天文、地理、術數、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2

中國的傳統節日沒有24個,只有15個,分別是:春節、元宵節、龍擡頭、社日節、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下元節、冬至節、除夕。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 第2張

傳統節日是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既使人們在節日中增長知識,受到教益,又有助於彰顯文化、弘揚美德、陶冶情操、弘揚傳統。

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

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中華民族在節日中表達出中華民族的價值和思想、道德和倫理、行爲與規範、審美與情趣,也凝聚着千百年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積極嚮往和執著追求。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3

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哪些

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一般是按農曆算出來的,是參考太陽黃經的角度推算的。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4個節氣。以上這些就是完整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有什麼作用

二十四節氣凝聚了我國古人的智慧,由於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運行情況,而根據推算出來的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着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季節交替陰陽變化之時,要注意防寒保暖,保護肝膽系統,預防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飲食調養方面,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讀懂二十四節氣,對於日常生活會有很多幫助。

節氣歌

打春陽氣轉 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 春分瀝皮幹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 第3張

清明忙種麥 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 小滿雀來全

芒種五月節 夏至不納棉

小暑不算熱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 處暑動刀鐮

白露煙上架 秋分無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嚴

大雪河叉上 冬至不行船

小寒進臘月 大寒又一年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