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性功效與應用

本文已影響2.73W人 

中藥藥性功效與應用。中藥的種類是非常多樣的,我們對於中藥的研究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中藥的藥性也是我們所關注的。下面爲大家分享中藥藥性功效與應用的相關內容。

中藥藥性功效與應用1

1、象思維概述

人類在進行思維活動時,必須依賴於概念、判斷、推理等基本的思維形式,從思維科學的角度認識思維形式,即人們進行理性認識的形式,這種思維形式包括抽象思維、形象思維以及靈感思維。而人類的左右大腦又各司其職,左腦主管理性思維,右腦主管形象思維。由於種族文化等差異,西方人更重於理性思維,而大部分東方人重於形象思維。在思維形式中,形象思維是最富有創造性的。象思維是古人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見乃謂之象”,察象識意,觀象明理,象思維作爲東方哲學的重要內容被廣泛應用在農業、氣象學、天文學、傳統醫學等各個方面。象思維的應用雖然有着悠久的歷史,但象思維這一名稱是由中國哲學家王樹人在1980年所提出的。

“取象比類”以及“觀物取象”等全是象思維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包括象數思維、形象思維以及取象思維等思維方式。象思維是一種將相似相通的事物歸納總結到一起,通過分析、推理、分類以及概括的方法,從而得出其中的內在客觀規律以及事物的本質。《易經》是中華民族形象思維的集中代表,其中僅有少量符號和字數,但是能反映“廣大悉備”之內容,體現出了象思維的功能。《繫辭·下傳》中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這是象思維的體現,並且由此產生出八卦。作爲中國古人認識世界最根本的思維方式,已經滲透到天文、地理、文字、農業、建築、音樂、醫藥學等諸多方面,深刻影響着中華文明的發展方向。“中醫原創思維模式”是被越來越頻繁提及的概念,返璞歸真,從中國古代哲學視角出發,解讀中醫理論內涵,是近年來的熱門方向。對中醫象思維的研究越來越多,以衆多中醫學科院士羣爲代表的專家學者對象思維展開了深入的研究。王永炎等指出,象思維經過觀天地以察象,立象以盡意;得意而忘象,依象而思慮;據象以辨證,據證而施治等幾個步驟,最終實現據“象”而“思”,“依思維道理而生智慧”的根本目的。象思維具有原創優勢,關於象思維的研究有利於推動證候規範研究。

取象運數的象數觀是中醫原創思維模式的要素之一,王琦深入挖掘象數理論,融合取象思維和運數思維,闡釋和發掘中醫學原創理論思維。象思維在中醫臨牀和科研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蔣文傑等分析了象思維在脾胃病中的應用,通過分析以土補土、借谷養中、以甘和中以及焦香醒脾的理論,闡明象思維在脾胃病中的用藥規律。姜春燕等基於象思維的理論,對蛤蚧從名稱、性狀以及習性等“象”特點分析解讀蛤蚧在哮喘病中的應用功效,探討了“藥象”到“藥效”的聯繫。

中藥藥性功效與應用

2、基於象思維探究中藥藥性

中藥的藥性,是對藥味產生作用的性質以及特徵的概括,是中藥理論的核心內容。中藥藥性包括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以及有毒無毒等一系列內容。《本草問答》載:“夫辨藥之形色氣味,正以考其性也,果得其性,而形色氣味之理已賅”。形色氣味者,藥之象也,觀其象則藥性可知。

2、1象思維與四氣

四氣,又稱四性,是指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於四氣理論的描述:“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四氣是藥性理論的一種重要構成,反映了中藥對機體的寒熱轉換的導向作用。中醫學倡導“天人合一”觀,認爲人與自然息息相關,“溫涼寒熱,四氣是也,皆象於天”,四氣也是取象與四時,寒、熱、溫、涼四氣來源於冬、夏、春、秋四季的氣候特點。四氣者,得天氣之偏,而成四氣之異。《本經疏證》載白芥子“氣之溫得於夏初”,採實於夏初以爲藥用,故得氣溫也。四氣之中也有陰陽學說寒涼爲陰、溫熱爲陽。根據象思維類別陰陽的觀點,則有“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用藥規律。病於寒者,用藥病痊,則其性溫熱;病於熱者,用藥疾愈,則其性寒涼,觀象知效,以效識性。

2、2象思維與五味

五味,是指藥物具有酸、苦、甘、辛、鹹幾種不一樣的味道,因此表現出其特異的作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提到“酸、苦、辛、鹹、甘、淡六味者,成乎地。”古人通過口嘗知味、觀象歸納、實踐總結等方式歸納出藥物的五味特點,根據藥味推測藥物的功效則是基於象思維視角下的推理方式,而這種推理方式經過臨牀的完善,也證實了其實用價值。《藥性論》載:“補骨脂稟火土之氣,而兼得乎天令之陽,故其味辛”。這就是根據藥的“象”而推導出的藥“味”。口嘗而得的五味,也決定着藥物的功效,《名醫別錄》中提到“味鹹,養腎、強骨、益精”,鹹味,多入腎經,能夠發揮補腎強骨填精等功效。防風、獨活等藥其藥味爲辛,質地薄,藥性升浮,因此能夠引藥上行,具有防治脫髮的功效。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道寓於物”,藥之功效,本於五味,味者,象也。五味不止侷限於藥物本身味道的反映,也是對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自“五味”概念作爲歸納藥性的理論,五味也就超出了味覺(滋味)的範疇,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礎之上。“病之象-藥之效-藥之性”的推演過程得出藥的五味屬性。

2、3象思維與歸經

歸經是基於藥物功效對於人體的臟腑經絡選擇性歸納而來的理論。宋金元時期張元素首論中藥歸於十二經,後來的醫藥者不斷總結學習歸納,中藥歸經理論逐漸成爲中藥學中重要的理論。中藥歸經是指中藥作用於臟腑經絡的作用定位。中藥歸經的理論基礎是臟腑、經絡理論,依據是中藥所治的具體病症。總之,中藥作用於其歸屬的臟腑以及經絡效果明顯,對於另外一些臟腑以及經絡作用不顯著。而每一條經絡又與各自所屬的臟腑相互聯絡,機體通過經絡把內外臟器聯繫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十二經脈即手足三陰三陽爲人體的能量通道。而五行在人體上的延伸,形成了五臟、五竅、五液、五志、五官、五音、五氣、五味、五色、六腑、六經等,從而使人體的各個部分分別與自然界的陰陽五行一一對應。天道有常,臟腑、經絡、營衛、氣血與之相應。五行平衡,陰陽協調,人體才能保持健康。與自然界之陰陽相對應的各部位,就會以其色、聲、形態而表現出來。有其外,必有其內;有其流,必有其源。疾病狀態下,可以由體表反映內臟,也可以由內臟反映到體表上。因此當疾病發生時,可以通過經絡得到整體的認識。藥物的外形、顏色、氣味與中藥的歸經之象密切相關。如連翹的外形與心臟相似,故連翹歸心經;百合色白象肺,故百合歸肺經;黑豆以及黑芝麻等黑色藥物屬水歸腎經,具有補腎功能,可治療白髮;丹蔘等紅色藥物,色赤屬火歸心經,可行血補血。中藥歸經理論與臨牀療效、機體自身的因素以及中藥特徵有關,根據這些形態以及屬性上的特點,表明中藥的作用規律以及屬性。運用象思維探究中藥歸經理論,能夠更好地認識中藥的藥性以及藥物作用,發揮中藥的療效,有利於提高用藥的準確性,使得臨牀上用藥更加合理。

2、4象思維與升降浮沉

中醫學的升降浮沉理論更多的是來源於人類對自然世界的認識,與天地、陰陽以及氣等有着密切的關聯。升降浮沉有四個不同的方向,升,方向是向上的;降,方向是向下的;沉,方向是向內的;浮,方向是向外的。升降浮沉就是指藥物作用於人體向上、下、外、內不同方向的作用趨勢。象思維思想下認爲嘔吐等向上,漏尿等向下,自汗等向外,表證未解而入裏。張元素《珍珠囊》中提到:“春升生,夏浮長,秋降收,冬沉藏”,也是類比了春、夏、秋、冬的四季特點。藥物的升降浮沉與其質量、生長環境也有關係,如菊花、桑葉等質地較輕的藥物,長在枝上,均屬於升浮藥,而枳實、牡蠣等較重的藥物,與地面接觸,屬於沉降藥。水屬陰,故水生的龜甲、鱉甲、牡蠣等具養陰潛陽之功,生於水澤湖沼的車前子、澤瀉等,又多利水滲溼等。

3、基於象思維探究藥物功效

清代醫家徐大椿言:“凡藥之用,或取其氣,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時,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勝而即資之療疾”。中藥的酸、苦、甘、辛、鹹之五味、外在的'顏色、氣臭以及性狀等,均與中藥的藥物療效有着密切的聯繫。五行是溝通中藥與人體的橋樑之一,《黃帝內經》中以五行學說爲樞紐,將中藥的五色、五氣以及五味等藥性理論與人體五臟相聯繫,基於五行這一共性的內容,中藥治療功效與臟腑的生理病理以及生理建立了溝通的渠道。五行理論在中醫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其通過木、火、土、金、水五象將五臟、六腑、四氣、五味等聯繫在一起,以“天人相應”的視角認識人體以及藥物的作用療效,而這其中也貫徹着象思維的內容,觀藥象而識藥,觀病象而知病,藥象到藥性,病象到臟腑,藥性和臟腑都需要落腳到五行上。《本草便讀·用藥法程》載:“中空者發表,內實者攻裏,爲枝者達四肢,爲皮者達皮膚,爲心爲幹者,內行臟腑,枯燥者入氣分,潤澤者入血分”,則是根據藥的象直接總結藥物的功效規律,這一認識方法,具有濃厚的象思維色彩。清代陳修園認爲萬物在春萌芽漸生,種子在春天播種發芽,更能表明以木製化脾土,如麥芽在春天生長,在夏天成熟,更能夠獲得木火之氣,因此也具有疏肝的功效。藤類植物皆纏繞蔓延,縱橫交錯,無所不至,在外形上與人體的經絡相似,因此藤類中藥具有通絡散結的功效,有通絡關節、消除痹阻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也證實了這一觀點,如雷公藤有效成分在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中的應用;橘絡、絲瓜絡、桑葉絡等皆爲草本之脈絡,其形類絡,故能通行氣血臟腑之絡。菟絲子、女貞子等種子類中藥都可以用於不孕不育的治療。種子是植物繁殖的基礎,根據象思維理論則認爲種子與人類的繁殖也密不可分,被譽爲“種子第一方”的五子衍宗丸,採五子而衍宗嗣,藥理研究證實五子衍宗丸能夠糾正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axis,HPG)分泌障礙,改善精子質量,改善生殖功能。象思維下中藥應用的切實可靠,得到了現代科學研究的證實。蟬具有隻飲不食、只有小便而無大便的特點,蟬蛻可以治療二便異常。同時蟬聲清澈響亮,認爲蟬蛻可以治療中風後失語。中藥的酸苦甘辛鹹之五味、外在的顏色、氣臭、性狀以及中藥的歸經均與其藥物療效密切相關。相同藥用部位的不同藥材具有相似的藥用功效,這也是對象思維的體現。輕清則上浮,沉濁則下降,花、葉或質地輕的藥物作用向上能升能浮,具有昇陽、發表、散寒和催吐等作用,如薄荷、桑葉等;而子實或質重的藥物則作用向下能降能沉,具有清熱、瀉下、利水、潛陰、降逆、收斂和止吐等作用,如枳實、大黃等。另外,相同來源的不同部位也會具有不同的藥物作用。紫蘇三味一體,紫蘇葉質輕發散、宣肺解表,又散中有降,紫蘇梗下氣稍緩,紫蘇子性潤,降氣最速,止咳平喘。

4、討論

象思維是中醫學核心思維方式,中醫學認爲“形同而性近”,即中藥的外在性狀特徵相似,其藥性就應該相似,因此通過歸納總結藥物的外形與人體臟腑的關係,進一步推測藥物歸經。中醫學中通過象思維的思維方式探索天人規律,用象思維認識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等藥性,同時推測中藥的功效,爲臨牀運用中藥以及科學研究提供了廣闊的思路。象思維在中藥中的應用廣泛,同時提示我們象思維在中藥學的應用空間巨大,值得深入探究。

中藥藥性功效與應用2

8種常見養生中藥

一、三七粉

三七粉,常用於預防和治療美容、祛斑、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心絞痛、冠心病、膽固醇等心腦血管疾病方面。

三七粉雖然屬於名貴中藥材,但是沒有具體的使用期限,並且它本身沒有毒性,非常適合中藥養生。三七粉確實功效顯著,好的三七粉,吃4個月左右,身體機能會有一定的變化。

服用方法:可以直接泡水喝下去,也可以合着牛奶一起喝。每天早晨吃早餐後服用一次,中午吃一次,晚上睡覺前吃一次。早晚吃的兩次尤爲重要,是人體吸收的兩個時段。

二、決明子

決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

但決明子可引起腹瀉。女性長期服用,輕則引發月經不規律;重則可使子宮內膜不正常;有腹瀉、低血壓者及懷孕女性也應慎用。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中醫養生知識,決明子是一種瀉藥,長期服用對身體不好,會損傷身體的正氣。

三、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抗衰老。

外邪實熱,脾虛有溼及泄瀉者忌服;枸杞子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或平時大量攝取肉類食物面泛紅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腹瀉的人別吃。

服用方法:最適合吃枸杞的是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長期堅持,每天吃一點,才能見效,泡水喝茶、手抓幹嚼。

四、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有補益心脾、潤肺祛痰止咳,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諸藥之功效。但長期服用能引起水腫和血壓升高,還易引起低鉀血癥,導致心律失常、肌肉無力等。溼盛脹滿者,不宜服用。

服用方法:含化之後幹嚼吞下、泡水。

中藥藥性功效與應用 第2張

五、人蔘

人蔘大補元氣、生津安神、補脾益肺,能興奮神經系統,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強體壯者長期服用,或過量服用人蔘,易口乾舌燥,甚至流鼻血。

有些人認爲:人蔘是一種補品,吃了對身體總有好處,這是錯誤的想法。無論是紅參還是生曬參,在服用過程中一定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過量服食。

另外,一定要注意季節變化。一般來說,秋冬季節天氣涼爽,進食比較好;而夏季天氣炎熱,則不宜食用。

在服用人蔘後忌吃蘿蔔、忌飲茶。人蔘忌與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極易與人蔘中的蛋白質結合生成沉澱,影響吸收而降低藥效。

六、胖大海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潤腸通便之功效,適用於風熱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啞。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啞,用胖大海無效。特別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虛者,應該慎用。

七、菊花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陽虛體質者不適合服用;氣虛胃寒、食少泄瀉者應慎服;陰陽兩虛型、痰溼型、血淤型高血壓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

服用方法:以蘇杭一帶所長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飲用,每日3次。

八、金銀花

金銀花味甘、性寒,既能清裏熱,又能散表熱。因金銀花葯性偏寒,不適宜長期飲用,尤其是脾胃虛寒、陰證瘡瘍或氣虛體弱的人,以及月經期女性不能服用。

服用方法:一茶匙乾燥的金銀花茶,用一杯滾燙開水沖泡,燜約10分鐘後即可飲用,可酌加冰糖或蜂蜜。

中藥藥性功效與應用3

服用中藥的禁忌

服用的禁忌大致可分爲五種:

1、中藥配伍禁忌

某些藥物因配方後可產生相反、相惡關係,使彼此藥效降低或引起毒副反應,因此禁忌同用。

2、孕婦用藥禁忌

主要爲避免動胎、墮胎,因孕後婦女大多數對大寒、大熱、峻瀉滑利、破血祛瘀及毒性較大的藥物耐受性差,因此對相關藥物必須忌用。

3、服藥期間禁忌

俗稱忌口,主要爲避免服藥時的干擾因素,以便提高藥效,可分爲某一種藥物對應的忌口與不同病情條件下用藥時的忌口兩類,前者如人蔘忌蘿蔔、鱉甲忌莧菜、甘草忌鰱魚、常山忌蔥、茯苓忌醋等。後者爲慢性病服藥須忌生冷,熱性病治療期間忌辛辣、油膩,癰瘍瘡毒、皮膚疾患忌魚蝦、鵝肉及辛辣刺激之品。

中藥藥性功效與應用 第3張

4、中藥湯劑禁忌過夜服用

因爲中藥裏含有澱粉、糖類、蛋白質、維生素、揮發油、氨基酸和各種酶、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煎煮時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湯藥汁裏。一般服法是趁溫熱時先服一半,4~6小時後再服一半。如果過夜服用或存放過久,不但藥效降低,而且會因空氣、溫度、時間和細菌污染等因素的影響,使藥液中的酶分解減效,細菌繁殖滋生,澱粉、糖類營養等成分發酵水解,以致藥液發餿變質,服用後對人體健康不利。

5、中藥不宜加糖服用

一些人在服中藥時,常因湯劑苦口難以下嚥而加糖,對此,有關專家指出,一些中藥是不適宜加糖後再服用的,加糖後的藥劑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時也降低了藥效。

專家介紹,中藥有寒、熱、溫、涼四氣和辛、甘、酸、苦、鹹五味。其中,辛能散,甘能緩,酸能收,苦能澀,鹹能軟,不同口感的中藥具有不同的藥效。有些中藥加了糖就會改變苦味湯藥的藥性而影響療效。

一些苦味藥能刺激末梢神經,反射性地分泌唾液、胃液等消化液,以達到幫助消化、促進食慾的目的。如果在藥裏放了很多糖,完全掩蓋了苦味,就會失去健胃之效。

另外,中藥的化學成分一般都比較複雜,糖特別是紅糖中含有較多的鐵、鈣等元素,一旦與中藥裏的蛋白質和鞣質等成分結合後,就會引起化學反應,使藥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變性,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藥效。

俗話說:“吃藥不忌口,壞了大夫手”。忌口即指治病服藥時的飲食禁忌。忌口是中醫治病的一個特點,歷來醫家對此十分重視,其有關內容也廣泛存在於《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醫籍中。實踐證明,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爲我們平時食用的魚、肉、雞、蛋、蔬菜、瓜果、醬、醋、茶、酒等普通食物,它們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能,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均產生一定影響。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