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節幹什麼吃什麼

本文已影響5.37K人 

除夕節幹什麼吃什麼?隨着年尾越來越濃,很多年輕人都開始準備過着大吃大喝的日子。除夕其實就是春節前一天,也叫年三十。那麼在除夕節幹什麼吃什麼?有什麼風俗習慣呢?

除夕節幹什麼吃什麼1

1、餃子

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後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中國的邊遠地區了。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除夕節幹什麼吃什麼

2、餛飩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闢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爲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爲地”,結束了混沌狀態,纔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除夕節幹什麼吃什麼 第2張

除夕夜吃什麼:長面

3、長面

也叫長壽麪,新年吃它,預祝壽長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餅,所以湯麪起初也叫湯餅,開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裏撕片片,和北方吃的“烏鴉頭”、“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後開始用案板擀麪,才逐漸有了長面、短面、乾麪、素面、葷面、掛麪。

除夕節幹什麼吃什麼 第3張

除夕夜吃什麼:湯圓

4、湯圓

湯圓,在南方比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圓形(可往裏加入不同口味的餡),再放入鍋裏煮食,寓意團團圓圓。元宵一般當早點或年飯主食,不管是餐館酒店還是家中,都很流行這道美食。

不少地方在吃年飯的時候還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討個吉利的口採。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來),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鮮菜(三陽開泰),吃花生(長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當然,的年夜飯品種就更加豐富了,什麼雞鴨魚肉、山珍海味,大約一年中能見到的最好的菜餚都擺上了餐桌。

按照民間的傳統習慣,中國各地的年夜飯食俗各不相同: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米糰子、水磨年糕,江浙和閩粵等地初一吃元宵,或炸或煮;福建漳州人初一早上吃生蒜和皮蛋;廣東潮州人初一吃當地特有的“腐圓”;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麪條和燉肉,初二才吃餃子。

除夕節幹什麼吃什麼 第4張

5、年糕

春節食年糕的風俗,興於宋代,盛於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繹爲年年高升之意。

發糕

以上等的粳米爲主料,清水浸七天七夜,再用水磨成粉,瀝乾後,加上白酒糟,再拌上白糖以及豬油,然後擱竹蒸籠裏,慢慢加溫。炊好的發糕,又白又糯,中間有氣孔又細又密,分佈均勻,吃起來軟香可口。

“發糕”不僅是一種春節美食,而且歲歲爲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黃粿

黃粿的製作方法非常獨特,取山中一種獨特灌木燒成灰,瀝其汁,浸泡後的粳米呈橙黃色,裝入飯甑蒸熟,再倒入石臼,用光滑的杵槌杵打,直到飯粒融合,然後分切小塊,趁熱將其揉壓成圓條狀即成。選購黃粿,當數慶元、龍泉兩地的最爲正宗,最有特色,最是味美。

吃上“黃粿”表示本年的豐收,預示着來年的希望。

糖糕

松陽民間過年都有做糖糕的習俗。選用上好的糯米粉加紅糖加水和好,再把紅糖、桂花、芝麻等撒在米粉裏攪拌均勻,放入已鋪好箬葉的蒸籠裏蒸熟而成。做好的糖糕色澤暗紅,香甜可口,也有人在米粉中放入鮮嫩艾葉搗成的糊汁,做出來的糕色澤青綠,又稱青糕。

“糖糕”以糕諧音高,寓意高升。

泡精肉

按照肉的紋路把精肉切成條,放入盆裏,加入澱粉、鹽、味精、雞精、黃酒、雞蛋攪拌均勻,加入適量麪粉再次攪拌,最後放入油鍋炸至酥脆即可,外香脆,裏鮮嫩,吃起來是滿滿的'幸福感。

除夕節幹什麼吃什麼3

1、吃年夜飯,是年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除夕節幹什麼吃什麼 第5張

2、貼年紅。年紅,是春聯、門神、窗花、年畫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3、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唐代時寫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稱之爲“紙炮”、“響炮”。如果把許多單個的爆竹聯結成串,則叫作“鞭炮”、“響鞭”、“鞭”。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4、中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爲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5、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爲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守歲謂之“燃燈照歲”,即大年夜遍燃燈燭,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牀底點燈燭,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